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小麦在收获季节连遇降雨造成籽粒穗发芽现状,研究分析发芽小麦对原料籽粒品质特征容重、硬度指数、生芽率、降落数值等的影响,以及对制成面粉后其特征品质如灰分、粗蛋白、湿面筋、降落数值、白度等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发芽小麦按照不同比例混入正常小麦中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发芽小麦对改良小麦特性品质、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并进行了馒头、面条的蒸煮试验分析及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混入不同比例发芽小麦均对小麦品质、加工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降落数值对发芽小麦的反映比较灵敏;真菌毒素检测表明随着发芽小麦含量的增加,黄曲霉毒素增多,发芽小麦含量与黄曲霉毒素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成熟与收获时如遇连续降雨天气,势必造成小麦粒萌动发芽,一旦麦穗发芽将使小麦籽粒重量下降、产量降低,发芽小麦不仅导致小麦产量降低,直接影响小麦及面粉品质特性。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发芽小麦,达到节约粮食,成为小麦收获后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在正常小麦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芽小麦进行混合搭配来研究分析发芽小麦对产品加工、食用品质及卫生安全的影响,为发芽小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3.
发芽小麦对面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发芽是从小麦吸水膨胀开始的,随后其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体积增大,种皮破裂,长出幼根和幼芽。发芽小麦不仅降低了出粉率,而且对小麦粉的理化指标和内在品质影响很大,既减少面粉的营养物质,又影响面制品的蒸煮和烘焙性能,大大降低了面粉的食用品质。 1 发芽小麦对面粉降落数值的影响正常小麦(无发芽现象)粉的α—淀粉酶活性适中,其降落数值为300S左右,小麦发芽后,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强,使得降落数值明显下降,一般均小于150S。α—淀粉酶活性太强,会导致面团缺乏耐揉性  相似文献   

4.
发芽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收获前后因天气原因及储藏不当,易产生发芽。针对发芽小麦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变化,以及所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阐述了芽麦形成的原因及发芽小麦的检测方法;综述了发芽对小麦粉品质所造成的影响及发芽小麦利用现状,同时提出了改善发芽小麦食品加工品质的方法及对发芽小麦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降落数值与面粉加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降落数值(Falling Numclr)是评价谷物发芽损伤,测定α-淀粉酶活性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降落数值可鉴定小麦面粉品质劣变的程度,进而指导面粉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推广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省近年推广种植的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物理、化学及面粉和面团品质性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山东省小麦品种的综合加工品质性状,为小麦的食品加工、品种的改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导致发芽小麦食用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以及国内外改善发芽小麦食用品质的技术进展;介绍了微波在农产品加工及食品领域的应用;综合小麦的籽粒结构、发芽小麦中酶的分布、微波的选择性加热、面筋蛋白质及酶蛋白对热的敏感性差异等特点,简要分析了微波辐照改善发芽小麦食用品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3,(4):23-26
小麦籽粒富含B族维生素,其大部分集中于小麦糊粉层,经加工后B族维生素受到极大损失。通过测定高、中、低筋3种小麦在7个剥皮率梯度下面粉基本指标及B族维生素含量变化,研究小麦剥皮处理对面粉品质及面粉VB族含量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剥皮率对小麦制粉和面粉品质具有明显影响,对面粉VB族含量差异性显著,且4%剥皮率能有效降低小麦B族维生素流失,提高面粉中VB族含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发芽状况对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强面筋、中强面筋和弱面筋类型的3个小麦品种的烘焙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发芽程度加深,籽粒蛋白质含量降低,α-淀粉酶活性增强,面粉和面改变。小于41h发芽处理的强面筋、中强面筋泪科小于18h发芽处理的强面筋小麦,其面包烘焙品质与对照处同一水平。发芽面对包烘焙品质影响,弱面筋类型品种比强面筋类型品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发芽小麦粉碎回添的方式制备混合小麦粉。探讨了不同添加量的不同阶段发芽小麦粉对面粉质量及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同时为了改善混合小麦粉的面团特性及烘焙品质,在混合小麦粉中添加了谷朊粉,研究了谷朊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面包感官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发芽小麦复配谷朊粉面包制作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当露白阶段(发芽18 h)、芽长1/4(发芽41 h)及1/2阶段(发芽65 h)的发芽小麦粉的添加量分别不大于30%、20%及15%时,其混合小麦粉的烘焙品质与正常小麦粉处于同一水平;面包的最佳生产工艺:发芽小麦(露白阶段)含量为15%,谷朊粉含量为3%,酵母添加量为1.2%,加水量为30%,其感官评价分值为91.4;发芽小麦可以粉碎回添的方式用于全麦面包的制备,扩展了收割与贮藏过程中发芽导致不适于制粉的小麦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数据通讯传输中的安全及加密问题,分析了IP协议的安全体系结构和虚拟专用网的原理,论述了基于IPsec的虚拟专用网实现原理及相关技术,认为IPsec是目前唯一一种能为任何形式的Internet通信提供安全保护的协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酪氨酸酶是合成黑色素过程的关键酶,通过测定酱油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来确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酱油对酪氨酸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率达到50%时(IC50)酱油固形物含量浓度为19.8g/L。酱油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动力学行为表现为可逆混合性抑制类型。  相似文献   

13.
王悦 《数码印刷》2009,(10):47-48
2009年9月3日.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这可谓是图书出版界的一大盛事,展商众多.形式多样.亮点频频。其中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专区“是首次亮相图博会.同样也是本届图博会最大看点之一。图博会上首设的“按需出版及印刷精品展区”进一步向世人展示了印刷的魅力与对出版业发展的推动力,赢得了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14.
HACCP实施中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HACCP是国内逐步推广实施的一个食品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当今食品卫生监管部门所关注的热点。针对在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中HACCP建立实施出现的一些问题,从创建HACCP的前期工作、HACCP的建立、HACCP的运转等3方面着眼,重点阐述了HACCP操作过程中容易忽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服装品牌资讯是设计师获取服装流行趋势的重要渠道.服装种类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为服装品牌的分类整理提供了多种思路.在建立服装品牌数据库的过程中,针对现有服装品牌在线分类查询系统的单一性缺点,总结出了一套用于描述服装品牌的关键性词组,并借用TAG这一关键性技术,将其应用到服装品牌在线查询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为保护环境与食品安全, 有毒有害物质的现场快速检测以及分析数据即时反馈显得越发重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与其应用程序的不断完善, 智能手机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简述了智能手机数字图片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图片采集设备及其传感器类型、图片颜色模型、图片数字化软件、分析数据处理与网络共享, 以及该方法在食品安全、医疗诊断、生物检测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对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未来的发展也做出了展望。得益于智能手机软硬件的不断完善, 数字图片比色分析法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制基于漆酶的时间-温度指示剂(time-temperatureintegrators,TTI),指示并预测相应食品的货架期。方法利用漆酶对愈创木氧化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通过调节加酶量,使愈创木酚的氧化反应产生随时间和温度累积的颜色变化效应,从而获得4种不同效果的TTI。在4、10、25、35℃恒温条件下对4种不同TTI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计算其反应活化能值。结果 4种TTI的活化能指示范围分别为0~50、17~67、15~65、11~61kJ/mo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颜色变化所产生的指示效果明显。根据TTI反应的终点与食品货架寿命的终点相吻合的原则, 4种TTI可分别用于牛奶、肉类新鲜度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基质—增塑剂系统、形态结构、性能、产品开发及市场应用等方面研究进展,同时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建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子鼻和乙醇传感器判别草莓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静  赵秀洁  孙柯  王卓  屠康 《食品与机械》2016,32(5):117-121
以红颜草莓果实为试材,在4℃(低温组),相对湿度85%~95%条件下贮藏,研究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方法。分别运用电子鼻和单一乙醇传感器采集草莓贮藏期间的气味。主成分分析结合感官评定将草莓的新鲜度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4℃贮藏0~3,6,9~12,15d。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分类型支持向量机(SVM-C)构建了基于气味判别草莓新鲜度的模型;应用电子鼻和PLS-DA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84.2%,88.3%;而基于SVM-C法构建模型,建模组和验证组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9.2%,96.7%。应用乙醇传感器技术和PLSDA法、SVM-C法构建模型,准确率分别为83.3%(PLS-DA法建模组),86.7%(PLS-DA法验证组),90.8%(SVM-C建模组),90.0%(SVM-C验证组)。该研究可为建立草莓采后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新鲜度实时监测的方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