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便通胶囊和麻仁胶囊防治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便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麻仁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便通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周,治疗和随访持续1年。观察2组患者便秘无效率、便秘发生率、平均便秘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便秘无效率、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便秘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P 0. 05)。结论:便通胶囊防治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优于麻仁胶囊,且不良反应低,是防治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致便秘有效且安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68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经6周3个疗程治疗后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6.2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实施穴位埋线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耳穴疗法为主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耳穴疗法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0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加耳穴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出现便秘的时间。结果:两组在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干预治疗后,干预组便秘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14%),显效率分别为92%与71%(P〈0.05)。结论:耳穴位疗法为主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疗效好、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便秘是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会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近年来,笔者采用耳穴埋豆法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便秘36例进行治疗观察,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所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2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所引起的性功能障碍的首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温胆汤治疗;对照组36例,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上使用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定疗效,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定,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89%,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精神症状未见波动,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胆汤联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性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对精神症状影响不大,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水蛭大黄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32例用中药水蛭大黄合剂为主联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西组)。35例以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西药组)。结果提示两组整体疗效相似。但发现中西组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并减少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同时可使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对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48例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和单纯针刺对照组A、单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B.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阳性症状评定量表(SAP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精神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BPRS、SAPS、SANS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及疗效与两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ESS量表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B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分析及中西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十分常见,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为观察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以便提供护理对策。我们对61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住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中西医护理及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1例均为女性住院病人,年龄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及斑块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8年6月该院住院治疗或门诊用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心理治疗联合中医调控疗法。使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动脉内膜及斑块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5个月及8个月后观察动脉管径低于对照组,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下肢动脉管径缩小、内膜中层厚度增加、斑块数变多,影响患者健康,不利于预后,建议临床使用中结合病人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叶凤珍  张素娟  陈远岭 《中草药》2016,47(14):2502-2505
目的探讨麻仁软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的19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64例,分别给予麻仁软胶囊、番泻叶、酚酞(果导)片治疗,用药后观察排气,记录排便时间以及腹痛、腹胀情况。结果 3种药物通便疗效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仁软胶囊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番泻叶和酚酞片组(P0.01);且番泻叶、酚酞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副作用,麻仁软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番泻叶组、酚酞片组(P0.01)。结论麻仁软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采取四物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且处于育龄期的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56例作为临床对象,所有患者予以四物汤加减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结论: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实施四物汤加减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产生的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水蛭大黄合剂治疗精神分裂症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67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其中32例用中药水蛭大黄合剂为主联合小剂量精神病药物治疗。35例以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提示两组整体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便通胶囊和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便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08月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精神障碍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备用治疗便秘药物,当便秘发生时给予及时治疗,对照组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观察组给予便通胶囊,随访和观察期为1年。观察便秘发生率、便秘症状评分、便秘总有效率、平均服药天数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为治疗3 d,便秘仍未缓解而退出研究者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症状评分、平均服药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便通胶囊和芪蓉润肠口服液均是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有效药物,但便通胶囊疗效与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泌乳素血症(HPRL)在精神疾病诊疗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本观察拟比较生麦芽与炒麦芽在HPRL男性患者降泌乳素方面的差异,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HPRL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生麦芽组35例,炒麦芽组35例,安慰剂组30例。生麦芽组完成31例,脱落4例,  相似文献   

15.
<正>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的同时导致女性闭经是常见的药物副反应。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闭经50例,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均来自门诊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氟哌啶醇、奋乃静、三氟拉嗪、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对持续抗精神病药物治疗>3年的住院精神分裂症277例患者进行眼压测量,把长期单独或联合服用氯丙嗪患者与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眼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长期(>3年)单独服用氯丙嗪和联合服用氯丙嗪患者的眼压明显高于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者(P<0.05);使用氯丙嗪各组的青光眼发病人数均较其他药物组多(P<0.05),且以闭角型青光眼为主。结论长期服用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可引起患者眼压升高,并使其患闭角型青光眼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溪治湿痰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的疗效。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因服抗精神病药物引起闭经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观察组给予丹溪治湿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立哌唑5 mg/d口服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催乳素(PRL)水平,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总完成率为1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26/3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L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溪治湿痰方与阿立哌唑均能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闭经患者的PRL水平,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青松  王秋菊 《四川中医》2007,25(10):63-64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还原汤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同时经两种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无效后,又用氯氮平较大剂量治疗无效的患者给予中药内服配合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结果:痊愈42例,显效29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结论:活血化瘀还原汤可能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抗精神病药物的敏感性,使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有效的和药物受体结合,从而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方  王娣 《山西中医》2012,28(2):35-37
目的:评价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便秘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脉冲治疗仪治疗。经2周治疗后,观察2组缓解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有效性。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95%CI=69.3%~96.2%);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95%CI=54.1%~87.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205 7,P=0.027 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疗法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疗效优于普通脉冲治疗仪,其收益为OR=0.42(95%CI=0.11~1.60,跨过1),NNT=7(95%CI=2.98~21.99)。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和利培酮分别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得出治疗效果更加的用药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04年6月至2009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换药治疗,即:采用开放、观察性、无分组设计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换用利培酮治疗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很快改善,其它副反应也随治疗的进行而逐步缓解,也未发现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尿常规等的影响。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相比,利培酮在临床疗效,耐受性,安全性,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