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红军  韩璞  于希宁 《动力工程》2004,24(6):809-812,818
针对火电厂单元机组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及参数时变的受控对象,提出了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整定的PID解耦控制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能够提供一个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来辩识系统模型,进而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实现多变量解耦控制。通过对火电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研究,表明系统达到了动态近似解耦、静态完全解耦和无静差跟踪,并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等特点。图5参6  相似文献   

2.
一类多变量控制系统的解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旭  熊忠辉  高升  肖伯乐 《动力工程》2003,23(2):2308-2312
该文提出在静态增益系数评价多变量控制耦合程度的基础上 ,增加动态耦合度和静态交叉耦合率二个概念 ,能更全面地评价多变量控制系统的耦合程度。对于 2× 2多变量控制系统 ,按系数正、负号的个数分为奇耦合和偶耦合 ,并证明奇耦合系统都能用解耦方法改善控制品质 ,同时给出解耦控制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在电站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图 3参 6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基于无模型控制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方法,讨论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原理和设计思想,给出了这种控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此方法的解耦特性,还分析了球磨机制粉控制的特点,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对多变量强耦合时变的球磨机制粉控制对象具有良好的解耦性能和自学习控制特性,此控制方法为解决复杂对象的控制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1 000 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单元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其协调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小偏差方法对模型进行线性化,设计相应的多变量解耦补偿器,实现了输入、输出变量的全解耦,建立了三输入三输出的协调控制系统,并通过煤质和给水比焓扰动以及升降负荷的仿真实验对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5.
锅炉燃烧送引风多变量互耦模型及解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建华 《动力工程》1992,12(1):39-44
本文通过锅炉燃烧过程风烟流程的机理分析,得出了合适的互耦作用模型.依据多变量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探讨了送引风的解耦与控制问题,提出了符合生产实际要求并且宜于工程实现的解耦器模型.并提供了一种解耦与控制组合型送引风控制系统方案及其设计和参数整定的方法.文章还结合设计实例阐明了控制方案的特点和设计步骤.图6参5  相似文献   

6.
魏乐  韩璞  于希宁 《动力工程》2005,25(2):226-230
带有汽 汽换热器的单元制机组的过热汽温系统和再热汽温系统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作用,两个系统的动态特性会随着机组负荷的变化发生较大改变。为此,将两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环路成形H∞控制方法,设计出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多变量鲁棒协调控制器。为了便于工程应用,将设计出的多变量H∞控制器运用Taylor级数展开的方法简化为PID形式。在多个工况点的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控制器的负荷适应性较强,具有良好的解耦效果,等效的PID控制器较好地保留了H∞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图6表1参7  相似文献   

7.
针对火电机组被控对象非线性、迟滞、燃料大惯性并存的特性,建立了330 MW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非线性模型,并对此模型在额定工况点下进行线性化,以此线性化模型为基础,在机组原有的协调控制系统中增加多变量解耦控制器,进而设计出与之对应的多变量协调控制系统,并通过工程试验与机组原有的协调控制效果相比较,实际结果证明了多变量智...  相似文献   

8.
刘久斌  李德桃 《动力工程》2005,25(6):840-843
火电厂锅炉负压和送风系统是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及时变参数的受控对象,利用改进型DRNN神经网络来辨识系统模型,进而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整定,实现多变量解耦控制。对负压和送风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仿真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曲线。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解耦目的,系统能做到稳定性高,鲁棒性强,调节及时,反应速度快,动态偏差小,无静态偏差。该控制方法适合于负压和送风控制系统,符合工程实际,控制品质好,有实用价值。图11参4  相似文献   

9.
锅炉给水泵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久斌  李德桃 《动力工程》2004,24(4):526-528
现有给水泵系统都采用单变量系统进行控制,但该系统本质上是多变量系统,用单变量方法解决多变量问题给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带来隐患。将锅炉变速给水泵控制系统视为多变量控制系统进行了讨论,用Bristol-skinkey方法进行了分析,应用V规范解耦环节结构解耦,利用总和时间常数法对等效对象进行了校正、整定,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曲线。结果表明,系统间能做到分别调节,相互作用小,无静态偏差。分析和整定方法适合于给水泵系统,控制品质好,符合工程实际,有实用价值。图6表1参3  相似文献   

10.
火电机组负荷多模型鲁棒预见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火电机组负荷多模型鲁棒预见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负荷区间进行模糊划分,然后在每个模糊子区间建立相应的结构参数摄动模型,并使用鲁棒预见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最后总的控制量为多个子控制器输出的加权平均。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使负荷系统获得良好的全局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控制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五年来国内外火力发电机组锅炉控制技术的发展表明:由于系统中存在多种非线性、不确定性及大惯性等不利因素,特别是在发电机组大型化和电网负荷大范围频繁变动的形势下,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传统控制技术受到了很大限制;而不完全依赖于精确数学模型的模糊控制、神经控制、自适应控制和预测控制等为锅炉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模拟人类推理和决策的智能控制成为其发展方向。本文作者认为,从非线性科学角度出发,从机组整体上考虑锅炉的控制问题,有助于提高锅炉乃至机组整体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模糊PID控制器在火电厂主汽温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梅金  罗飞  李如雄 《动力工程》2005,25(2):231-233,238
把解决模糊控制中的强化作用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作为研究方向,针对火电厂主汽温系统的大滞后、大惯性、非线性等特点,提出将模糊控制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的思路,设计了模糊PID控制模型并与普通PID控制和简单的模糊控制进行了比较。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是解决模糊控制中的强化调节作用与静态稳定性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13.
针对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具有强耦合、多干扰、典型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一种理论加经验的混合智能控制方法,将传统PID控制、前馈控制、专家控制相结合,把三种方法的简便性,可靠性,抗扰动快速性、灵活性融为一体,发挥各自的长处,为工业控制开壁一种新途径。该系统成功应用在长沙曙光电子管厂20t/h锅炉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应用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企业实施SPC管理的重要作用,阐述了SPC的实施程序,根据实施经验重点总结了SPC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10 kV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方式及应用,馈线自动化的典型控制技术方案,着重对馈线自动化控制技术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对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控制方式,以及主站监控式、子站监控式的集中式馈线自动化作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各种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在不同供电区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就地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C类及以下供电区的农村、城郊架空线路,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B类及以上供电区接有重要敏感负荷的电缆线路。集中式馈线自动化,适用于城市中心区B类及以上供电区的主电缆线路。  相似文献   

16.
A suboptimal control strategy to control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in a direct-fired batch type furnace is formulated. It minimizes deviations from a prescribed temporal load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the energy input in terms of the fuel consumption. The control method requires a model for the heat transfer and combustion, which is describe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shows that the fuel input and heat transfer to the load can be controlled to maintain a specified instantaneous temperature. This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a feedback loop that is constructed by comparing the desired and measured temperatures. A parametric study is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7.
自控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梅春  刘泽华 《节能技术》2003,21(2):13-15,19
分析了暖通空调领域中自动控制的特点及分类,指出传统的PID控制和现代的DDC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普遍应用,预测了人工智能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七台河发电厂进口350MW汽轮机组的DCS分散控制系统采用的是HONEYWELL公司的TPS系统,协调控制系统作为TPS系统的一部分,被称之为MCS,MCS覆盖了整个锅炉侧的自动调节及部分汽机侧的调节系统。MCS控制策略主要由HPM(高性能过程管理器)实现,对七台河发电厂35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相关的控制策略和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