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群  刘洪 《眼科新进展》1996,16(1):16-17
糖尿病眼病与甲皱微循环改变的相互关系武汉市洪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马群,黄震唏武汉市洪山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微循环室刘洪糖尿病常可引起视网膜病变,其眼底表现为微血管瘤,出血斑、渗出班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微小血管病变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缩影,甲皱微...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群  刘洪 《眼科研究》1996,14(2):128-130
自身对照检查83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甲皱微循环改变。直线回归分析表明微循环管袢数、管径、流速、细胞聚集、白色微血栓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3.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测视网膜循环时间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测了正常人、高血压者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11种眼底病,结果证明:正常人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在3.0秒以内,可代表视网膜微循环状态;视网膜血管疾病微循环阻滞RCT延长。根据RCT3.0秒界限可将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进行分型。其它眼底疾患RCT一般正常;但当其病变累及视网膜血管进而发生视网膜萎缩、机化时,也会影响到视网膜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微循环这一名词是1954年在国际会议上正式命名的。在我国60年代中期开始对甲皱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分析。由浅入深地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认为微循环是一门正在兴起的综合运用理工技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尖湍边缘科学。近年来国内外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视网膜微血管血液循环解剖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视乳头周围辐射状毛细血管的解剖循环过程结合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尿病”)的 RPC 改变系统观察报导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测了正常人、高血压者及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11种眼底病,结果证明:正常人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在3.0秒以内,可代表视网膜微循环状态;视网膜血管疾病微循环阻滞RCT延长。根据RCT3.0秒界限可将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进行分型。其它眼底疾患RCT-般正常;但当其病变累及视网膜血管进而发生视网膜萎缩、机化时,也会影响到视网膜微循环,从而使RCT延长。因此观测RCT,对某些眼底病的临床诊断,疗效判定与预后推断,都具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40例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皱微循环异常与自身抗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身免疫病患者甲皱微循环异常与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明显相关。抗BNP抗体阳性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甲皱微循环异常例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其它抗体(SSA/SSB/APL/ds-DNA)阳性患者与正常人比较甲皱微循环异常例数、它们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抗RNP抗体滴度与甲皱  相似文献   

7.
沿视网膜内界膜表面形成的膜,在临床上的表现形态可由不明显的半透明皱摺至视网膜之内外表面均有广泛的细胞增生,由于它的收缩牵引导致视网膜全剥离(视网膜固定皱摺)而失明。临床上称它为黄斑前纤维增生、视网膜前玻璃膜及表面皱摺性视网膜病变。类似情况可在眼外伤、眼内手术、眼内炎症及视网膜血管疾患后发生。由于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血管阻塞、Eales氏病、镰状细胞贫血及长期视网膜剥离,可产生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的眼部并发症,血脂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一方面血脂升高通过增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加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另一方面,血脂紊乱还可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微循环系指视网膜血管末梢单位,即毛细血管前微动脉(?)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这一部份。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后终将形成其末梢单位(微循环)的阻滞。根据视网膜微循环的阻滞状态可将动脉阻塞分为完全阻塞与不全阻塞;静脉阻塞分为缺血型与渗漏型,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与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证实,现就视网膜血管阻塞病人,正常人及高血压者的视网膜内循环各期,通过荧光眼底血管造影作一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球结膜血管的变化比视网膜血管出现早,有助于了解全身微循环的变化,对不少疾病的诊断及病情估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观察了249例高血压患者的球结膜血管改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赵凯 《眼科新进展》1997,17(4):244-245
胰激肽释放酶(TPK)为微循环障碍改善剂,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及闭塞性周围血管病等。该药可能有改善视网膜微循环作用。作者对40例资料完整的高血压视网膜病患者,经用TPK治疗3mo,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40例(80只眼)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患者均来自眼科门诊病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5~62a,平均54a,患高血压病平均为6a,排除肾脏及其它系统疾病。1.2方法用检眼镜、裂隙灯检查眼底,40例中有30例合并有眼底改变(Scheie)。…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动脉硬化在老年人疾病中占重要地位,是常见病多发病。在临床实践及资料统计中,病员须得病多年而眼部往往尚未发现明显网膜动,静脉有明显病变.近些年国内外对微循环的认识,可以反映出全身性病变的情况,可在球结膜微循环中得知,球结膜血管的改变较视网膜血管病变出现早,且改变较显著,因此在球结膜血管观察,老年性疾病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提供一条正确而简便的渠道。检查时用裂隙灯显微镜放大25.6倍,选择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眼部无炎症者,查前避免局部用药,在室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糖网)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告糖尿病病人可以出现球结膜、甲皱微循环改变,但是这些改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未定论,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 48例经内科确诊的糖尿病病人,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2±13岁. 二、眼底检查 48例病人以2.5%新福林加2%后马托品充分散瞳后,进行眼底镜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眼底镜检出病变  相似文献   

14.
严宏  褚西秦 《眼科研究》1997,15(1):20-22
观察全身及视网膜局部血管中ET1的水平,与豚鼠视网膜微循环和代谢的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的微循环改变与青光眼密切相关。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检查,可同时提供视网膜以及其血管信息,对视网膜各层微循环的检测效果良好,近年被运用到青光眼的研究和监测中。放射状盘周毛细血管(RPC)密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正相关,因而在青光眼评估中尤为重要。OCTA对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的评估主要在视盘...  相似文献   

16.
高糖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视网膜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糖尿病视网膜微循环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存在密切关系。有研究显示,VEGF增高与一氧化氮(NO)呈直线正相关,提示NO可促使VEGF的表达,而VEGF也促使NO的产生,两者之间存在着正反馈;亦有研究认为VEGF可能通过NO的介导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眼和视网膜动脉血流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揭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量高血压、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正常对照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参数。结果高血压组的眼动脉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糖尿病组的眼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管横断面积,糖尿病高血压组的眼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高血压组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比高血压组显著下降,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明显增加;眼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比糖尿病组显著增加。结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眼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既呈现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又有血流灌注阻力增加的特征。糖尿病所致的视网膜循环阻力增加和高血压所致的视网膜血流灌注压下降,二者作用叠加模式使视网膜循环血量降低,早期就出现视网膜缺血性改变。糖尿病未发生视网膜病变前应用血管扩张药预防性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来观察疗效。糖尿病伴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可考虑用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和首次提出的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血流速度比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Ⅱ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患者甲襞微循环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  武宝玉 《眼科》1998,7(4):231-234
为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微循环改变的关系。对90例Ⅱ型糖尿病并发现网膜病变患者甲臂微循环刊物观察,并对63例非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DR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与非DR者比较,DR患者血液流速显著减慢,血细胞聚集明显增强,管袢周围渗出增多。提示微徨血流状太怕异常对D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激光光凝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方法之一,激光光凝后,视网膜微循环受到影响,作为构成视网膜内层微循环主要血管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激光光凝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客观检查报道不多,我们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对一组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前后的CRA、CRV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婴 《眼科新进展》1996,16(3):185-187
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循环障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眼科杨婴综述何守志审核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微循环障碍,研究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这一变化,已经发现的有内皮素、胰岛素样生长因于,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