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23例患者中包括周围神经病11例,Lamber-Eaton综合征7例,运动神经元病2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1例,进行性小脑变性1例,边缘系统脑炎1例.多为慢性或亚急性起病,18例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进一步检查发现肿瘤,5例为发现肿瘤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早期识别副肿瘤综合征对隐匿性肿瘤的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7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7例患者中己发现原发肿瘤,而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有6例,占22.2%,首先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21例,占77.8%,神经系统损害中累及周围神经有8例,亚急性小脑变性7例,边缘叶脑炎1例,Lambert-Eaton 5例,脊髓受损表现2例,视神经受累2例,僵人综合征1例,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1例.原发肿瘤为肺癌有19例,结肠癌1例,卵巢癌1例,乳腺癌2例,胰腺癌1例,肾癌1例,未找到原发肿瘤2例.结论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容易漏诊、误诊,早期明确诊断、筛查原发隐匿性肿瘤,对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病率位于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之后,但死亡率在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最高,在美国位居第五~([1])。由于其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隐匿,很多患者到晚期才被发现,治疗难度很大,肿瘤复发率和临床死亡率都很高~([2])。因此,临床上越来越迫切需求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大量研究发现维甲酸生物学独特,药物来源广泛,价格低  相似文献   

4.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CD),也称亚急性小脑变性,是一种与恶性肿瘤相关但原因不明的小脑非转移性病变.PCD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PNS者不足1%[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CD病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5.
郑竞红 《现代医院》2007,7(4):70-71
目的探索肺癌所致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护理特点。方法18例病人采用了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及针对副肿瘤综合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结果100%病人对疾病特点有所认识,无护理并发症。结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护理在注意原发病护理的同时,更要注意到副肿瘤综合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为各类肿瘤之首[1 ] 。临床表现有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肿瘤局部扩张引起的症状;由癌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癌作用于其它系统引起的肺外表现(副癌综合征)等。症状体征典型的患者就诊时,临床医师通过X线胸片、胸部CT、MRI、纤维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学等相关检查可初步发现或明确诊断。但部分患者就诊时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本文对我院收治和转院后随访的以副癌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2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及检查手段,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神经副肿瘤综合征(NP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熟悉此类病变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8月确诊的18例神经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和分析。结果临床类型:肌无力综合征8例,周围神经病6例,亚急性小脑变性2例,斜视眼阵挛-肌阵挛1例,运动神经元病1例,其中,肌无力综合征合并皮肌炎1例。肿瘤类型:肺癌、卵巢癌、肝癌等。结论神经副肿瘤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自身免疫是可能的发病机制,识别这些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早发现潜藏的肿瘤。  相似文献   

8.
正乳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逐年增加并且趋于年轻化~([2-3])。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最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并辅助以清扫腋窝淋巴结(ALND)作为治疗的关键步骤~([4-5])。前哨淋巴结(SLN)是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或扩散所经过的第一站淋巴结,一般认为如果SLN没有发现肿瘤转移或扩散,可说明该区域的其他淋巴结不会发生或者发生转移或扩散的可能性极小,相反则说明肿瘤会转移~([6-7])。因此,乳  相似文献   

9.
正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是人体重要的钙磷调节因子~([1]),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软骨病、佝偻病等~([2-4])。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与维生素D的含量有很大的关系~([5]),维生素D的缺乏使人感到疲劳,引起情绪低落甚至导致抑郁~([6]),有的学者发现维生素D可以促进细胞分化、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从而减轻癌症的发展~([7])。人体补充维生素D有两种方式:食物摄取和接  相似文献   

10.
正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降钙素的前肽物质,大量临床研究表明~([1-3]),PCT在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血清PCT变化可以了解细菌的感染程度,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4-7])。近年研究发现,PCT与恶性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相关,被认为是部分肿瘤的潜在标记物。现就PCT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一直居于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的前列,近些年来更是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预计202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将达到1500万,死亡1 000万,现患病例3 000万。在我国肿瘤死亡占全部死因的四分之一~([1])。据估计我国2011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 372 175例,发病率为250.28/10万;死亡病例2 113 048例,死亡率为156.83/10万~([2])。有文献~([3])预测我国在未来20年  相似文献   

12.
<正>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第四大妇科恶性肿瘤~([1]),随着筛查和治疗手段不断提高,宫颈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对于早期宫颈癌,放疗和根治性手术同样有效,5年总生存率可达90%。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患者在发现肿瘤  相似文献   

13.
正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速度是全球的2倍多,城市地区尤为显著~([2])。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17.10%,死亡率为7.88%,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3])。乳腺癌筛查是WHO推荐的一项二级预防措施,旨在"健康"女性人群中,发现乳腺癌可疑患者,达到发病前早期发现的目的,以  相似文献   

14.
<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生命全程的理论出发,生命早期是健康一生的生命基础。生命早期机体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身体调节机制和状态的逐步形成,对后续生命各阶段的健康有重要影响~([1])。生命最初2年若经历营养不良,不仅导致低出生体重,也有可能是引起成年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2])。3~6岁为学龄前期,其神经系统发育较快,动作、语言和思维  相似文献   

15.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减损,以致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而从粪便中排泄,引起消瘦、营养缺乏等的临床综合征群。80%-97%的患者有腹泻~([1])。严重低血钾(K+2.5mmol/L)时,可产生呼吸肌麻痹、严重心律紊乱等,加重患者基础疾病病情,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2])。2015年3月,本院消化科收入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致严重低血钾患者一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卵巢恶性肿瘤是第3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是死亡率最高的生殖道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发现时多为晚期,治疗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大多数患者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缓解,但复发率较高~([1])。卵巢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约为20%~([2])。在完成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50%的患者可达到病例缓解~([3]),故大多数患者需结合术后化疗。目前卵巢恶性肿瘤的一线化疗药物为铂类与紫杉醇,宫颈癌是第2常见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1])和2015年我国癌症数据~([2])分析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罹患癌症首位,并呈现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我国女性因乳腺相关知识水平低、筛查意识落后、思想束缚等因素造成病情延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3-5])。一  相似文献   

18.
马向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98-2900
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PNS)是指恶性肿瘤产生与释放生理活性物质对于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血液系统、胃肠道以及皮肤等远隔部位的影响。目前关于肿瘤如何影响远隔部位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机制为机体在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抗体结合并破坏肿瘤细胞,这些抗体与正常组织产生交叉反应,可能是副肿瘤综合征病因之一。正确识别副肿瘤综合征可以帮助临床工作者早期诊断原发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正卵巢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在30~50岁女性中发病率呈持续增高,全球发病率在4.8/10万~10.8/10万~[1],死亡率居于三大妇科肿瘤之首。卵巢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位置深且多变,早期诊断困难,70%为晚期发现~[2]。其对化疗不敏感,治疗后的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30%~[3],早期发现早  相似文献   

20.
周楠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757-1760
<正>儿童超重和肥胖现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1-2])。常见的流行性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和消耗间长期不平衡导致的一种反常的、脂肪堆积过多的状态~([3-4])。超重和肥胖不仅会大幅度增加糖尿病、高胆固醇、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而且影响儿童心理健康~([5-6])。肥胖症的治疗难度大且长期效果差,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Whitaker等~([7])研究发现,排除遗传因素,如果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