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例126岁。停经39^+5周,阴道流水1h,于2003年5月29日20时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8月24日,孕期正常,近半个月出现双下肢浮肿,无头痛及眼花。查体Bp150/95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况佳,腹部呈足月妊娠型,腹围120cm,宫高45cm,胎位ROA/LST,胎心132次/min、140次/min。肛查:宫口未开,胎膜巳破,先露为头。B超示宫内双胎,第一个头位,第二个臀位,尿PRO(+)。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88岁。因突发意识不清入院。检查:T37℃,P30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瞳孔直径2.5mm,两侧等大等圆,对光反应迟钝,心音低钝,腹软,病理反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7.0×10^9/L,L36%,N70%,PLT54.0×10^9/L。血生化:K^+1.9mmol/L,Na^+142mmol/L,C1^-117mmol/L。血气分析:PH7.27,PCO229mmHg,HCO3^1-13.6mmol/L,BE^-11.4mmol/L。  相似文献   

3.
张淑贤 《现代保健》2009,(20):196-196
1病例介绍患者,25岁,G2P1,末次月经2008年6月7日,预产期2009年3月14日,孕23周,B超检查证实为双胎妊娠,孕34周因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经药物治疗一周无效后入院。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病史,入院查体:T,P,R,BP均正常,心肺(-),肝脾未扪及肿大,腹壁及双下肢浮肿(+++),宫高32cm,腹围98cm,胎方位ROA/LSA.胎心音138—142次/min。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101g/L,RBC3.45×10^12/L,WBC10.6×10^9/L,LYMF17.6%,MID0.9%,GRAN81.5%,PLT181×10^9/L;  相似文献   

4.
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植入宫颈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性,39岁,因“停经39^+2周,反复阴道流血10^+d”,于2007年10月10日入本院。病史采集:G5P1^+3,超声提示宫内早孕,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及射线、药物接触史。入院前10^+d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无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症状,当地医院超声提示:前置胎盘(具体类型不详)转入本院。患者曾行人工流产术3次,11年前因胎儿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死亡。入院查体:T为36℃,P为74次/min,R为20次/min,BP为123mmHg/79mmHg,自动体位,心、肺(-),腹膨隆,可见一陈旧性切口瘢痕,无明显压痛。产科检查:宫高为34cm,腹围为92cm,胎心为142次/min。入院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胎方位LOA,BPD为9.3cm,FL为7.1cm,  相似文献   

5.
王桂荣  曹秀芳  伯风京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8):1051-1051,1055
患者,女,29岁,因孕9月,双下肢浮肿半月,胎儿心电监护异常1d于2009年4月28日入院。查体:T36.2,P78次/min,R19次/min,BP:130/100mmHg(1mmHg=0.133kPa)。心肺正常,腹膨隆,宫高32cm,腹围99cm,尿常规:尿蛋白3+。颗粒管型:12个/低倍视野。胎儿心电监护:nst混合型。B超检查:BPD9.6em,FL7.6cm,羊水深3.8cm,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0岁,因“停经26周,发现胎死宫内1^+d”入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采集病史:末次月经为2006年10月8日,预产期为2007年7月15日。停经2^+个月时行超声检查,定期产检,无异常;否认孕期药物、毒物及射线接触史。患者孕2产0^+1,第1次妊娠为人工流产,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等。入院查体:T37.3C,P82次/min,R20次/min,BP98mmHg/60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宫高26cm,腹围94cm。辅助检查:超声提示BPD5.4cm,股骨长4.0cm,羊水深度10.0cm,羊水指数25cm;未见胎心、胎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7岁,2007年4月5日行骨髓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于2007年8月1日第4次入院化疗。查体:T36.5℃,P80次/min,BP120/80mmHg(1 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腹部无明显异常,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1×10^9/L,Hb 99g/L,RBC3.2×10^12/L,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2岁,住院号201 272,因“停经9^+个月合并双侧卵巢畸胎瘤”于2009年1月28日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8年4月22日,预产期为2009年1月29日。本次妊娠经过顺利。入院查体:T为36.4℃,P为78次/min,R为20次/min,BP为100mmHg/80mmHg,心、肺无异常,双乳发育正常,腹隆如足月妊娠,宫高为37cm,腹围为103cm,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38岁,已婚,G9P3^+4,因停经38^+4周,腹痛3^+d,于2005年8月18日急诊入院。患者LMP;2004年11月21日,预产期:2005年8月28日,孕期未作产前检查。约3d前出现阵发性腹痛,初为每5min~6min持续疼痛30s;约2d前腹痛加熏为每2min-3min持续疼痛30s~40s,并伴阴道流血性分泌物及阴道流液,在家中待产未果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T37.6℃,P84次/min,R20次/min,BP105mmHg/70mmHg,  相似文献   

10.
患儿 男,主因生后发现左腰背部巨大肿物,呻吟、面色发绀2h于2005年12月18日入本院儿科;孕1产0,孕37^+3周;因前置胎盘曾保胎10周,超声示羊水明显减少、胎儿横位而行剖宫产,Apgar评分1min为5分,5min,10min均为10分。生后发现,左侧腹部、腰背部巨大肿物。入院查体:T36C,P120次/min,R68次/min,Bp75mmHg/40mmHg,呻吟、  相似文献   

11.
患者因停经9个多月计划分娩入院。查体:T36.8℃,P84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患者心肺正常,肝脾未及。产科检查:宫高29em,腹围91cm,LOA,胎心率128次/min。B超提示:单胎头位、脐带绕颈。血常规:HB116g/L,RBC394×10^12/L,WBC7.44×10^9/L。入院后患者强烈要求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因“社会因素”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以头位娩一女婴,体重2600g,脐带绕颈5周,脐带长136cm。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性,33岁,已婚,住院号17576,因“停经19^+2周,右下腹持续性疼痛1d,加重0.5h,伴肛门坠胀”于2008年5月21日19:00以“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入院。病史采集: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08年1月8日,预产期为2008年10月15日,系第1胎妊娠,未行系统产前检查。入院查体:T为36.5℃,P为84次/min,R为22次/min,BP为120mmHg/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无明显肌紧张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如孕4^+个月。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4岁,因“停经40周,阴道流液4h”入院待产。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19次/min、110/70mmHg;意识清楚,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无皮疹,双眼睑无水肿,颈软,气管居中;心律整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哕音;下腹隆起,如足月妊娠,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宫高30cm,腹围88cm,头先露,已入盆,胎心140次/min,左枕前位,胎膜已破;双下肢无水肿。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①宫内孕,40周,孕2产0,左枕前位;②胎膜早破。患者不能耐受宫缩痛,要求剖宫产。剖宫产术后,常规给予头孢三嗪(未做皮试)4.0g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内静脉滴注。约1min后,患者出现胸闷,  相似文献   

14.
汪惠兰  袁碧波 《现代保健》2008,(31):105-105
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腰痛一周入院。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人院时查:BP 120/80mmHg,R18次/min,T39.2℃,P 80次/min,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可,自动体位,心肺未检出阳性体征,腹平坦、软,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紧张,肝、脾、胆、肾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上中输尿管点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入院尿常规化验报告示:白细胞(+),蛋白(+),红细胞(++),血常规报告示:白细胞13×10^9/L,中性细胞0.82。B超检查无异常。入院诊断为:  相似文献   

15.
王某,女,23岁,农民,因服农药乐果约120ml 1h中毒入院。入院时查体:T36.9℃,P96次/min,R23次/min,BP120/75mmHg(16.0/10.0kPa),意识不清,躁动,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率96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96次/min;心肌酶谱:CK于56 U/L ,CKMB 25 U/L,LDH 80 U/L。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7岁,因中上腹胀痛伴恶心呕吐1d、加重4h于2006年3月22日入院。入院前1d,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胀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于当地医院肌肉注射止痛药(用药不详)后疼痛无缓解。4h前患者自觉症状加重,伴畏寒、呼吸困难、心悸,以“腹痛待查”收入我科。既往常有关节疼痛,半年前曾患急性胰腺炎(AP)已治愈。入院查体:体温37.5℃,脉搏59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62/101mmHg(1mmHg=0.133kPa)。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双侧中下肺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哆音。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腹平,肌张力增高,左上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肠鸣音减弱,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RBC3.94×10^12/L,WBC4.70×10^9/L,PLT68×10^9/L,Hb119g/L,N0.77。生化检查:淀粉酶(AMY)177U/L,脂肪酶(UP)573U/L,血糖13.7mmol/L,白蛋白(ALB)24.9g/L,球蛋白(GLB)35.9g/L,尿素氮(BUN)7.60mmol/L,肌酐90.8μmol/L,钙离子1.76mmol/L。入院诊断考虑:AP。予以抑制胰液分泌、预防感染、稳定内环境、降压及中药等治疗,患者腹痛缓解不明显。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多关节游走性疼痛,追问病史,患者曾多次出现脸颊红斑,皮肤瘙痒。考虑是否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行CT检查示:胰腺略增大;腹腔及盆腔大量积液;肠壁广泛肿胀,以小肠为甚;双侧胸腔积液伴双下肺部分不张;肝实质损害。  相似文献   

17.
例1 女,26岁,以“孕8个月,腹痛、腹胀、呕吐1d”入院。体检: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宫高脐上30cm,胎心正常,白细胞计数1.7×10^9/L,中性粒细胞0.83,入院2d后腹痛加剧,抽血呈奶酪样,三酰甘油(TG)10.0mmol/L,胎心180次/min,血淀粉酶1280U,尿淀粉酶256U,B超示胰腺轻度肿大,急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胎儿已死亡,行剖宫产术,入院第13天,经各种抢救无效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王莹  张燕 《现代保健》2009,(5):116-11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0岁,主因“第四胎,第一产,孕41周”于2008年5月26日16:00入院。入院查体:T36.1℃,P84次/min,Bp120/80mmHg,无贫血貌,心肺未闻及异常,宫高35cm,腹围101cm,先露头,低浮,胎心1407次/min,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式,先露头S-2,宫颈未消,宫口未开,质软,位置居中,DC〉11.5cm,骨盆各径线大致正常,估计胎儿约3500g左右。无产兆。  相似文献   

19.
汪志敏 《现代保健》2009,(23):170-170
1病例介绍患者,男,29岁,因尿频、尿急、伴发热于门诊就诊。查体:体温37.6℃、脉搏70次/min、血压110/70mmHg、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肾区叩击痛(+)。尿常规白细胞(+++),血常规WBC12.1×10^9/L,N0.82、L0.17。  相似文献   

20.
1病例介绍 患者,28岁,孕1产0,因停经40^+6周,规律腹痛2h于2007年11月2日入院。平常月经规律,停经50d出现恶心症状,同时测尿HCG呈阳性,孕4个月出现胎动,孕期平顺,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4℃,P80次/min,R20次/min,BP14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下肢水肿(-)。产科检查:腹围104cm,宫高36cm,胎位R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