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张集煤矿17218工作面沿空巷道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及矿压观测的分析,掌握了其矿压显现规律。针对沿空巷道变形量较大提出了控制巷道变形的技术措施,使其满足了工作面安全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完全无煤柱相互搭接工作面矿压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错层位巷道布置完全无煤柱相互搭接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采用理论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进行研究.理论研究发现,错层位巷道布置与传统厚煤层沿煤层底板巷道布置首采面矿压显现特征相似,出现接续工作面后,上一区段采空区下方进风巷道和接续工作面采场上方岩层的矿压特征出现变化.通过对沿煤层底板巷道布置、沿煤层顶板巷道布置以及采空区下方巷道布置三种情况进行模拟,验证了错层位巷道布置接续工作面采空区下布置接续工作面处于低支承应力状态,采场上方垮落带高度增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工作面巷道布置中,推广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新集二矿实施沿空掘巷技术时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得力,沿空掘巷完全能保证工作面掘进和回采安全。  相似文献   

4.
综放沿空巷道矿压显现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陈庆敏  陈学伟 《煤炭学报》1998,23(4):382-385
通过矿压观测,总结了综放工作面沿空巷道矿压显现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证明沿空巷道是综放回采巷道的最佳布置方式。采用锚杆注浆技术对鲍店煤矿1306综放沿空巷道进行了预加固试验,使巷道顶板下沉量减少85% ̄86%,两帮位移量减少了24% ̄46%。  相似文献   

5.
工作面围岩压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是巷道合理布置和煤柱合理留设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综合方法获得了轻放面围岩压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轻放回采巷道围岩及支架沿走向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可分为3个阶段;工作面围岩运动具有近场效应,轻放面平巷在临近工作面附近变形剧烈,平巷支护设计理念应从载荷控制向变形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6.
张敏  王树全 《煤矿开采》2005,10(1):71-73,75
介绍了谢桥矿首次应用沿空窄煤柱护巷的情况,通过采掘期间的巷道矿压观测及工作面的掘采实践效果分析,介绍了窄煤柱护巷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技术对策,为类似煤层巷道设计及工作面回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轻放采场围岩压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面围岩压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是巷道合理布置和煤柱合理留设的关键因素,采用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综合方法获得了轻放面围岩压力分布及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轻放回采巷道围岩及支架沿走向变形规律基本一致,可分为3个阶段;工作面围岩运动具有近场效应,轻放面平巷在临近工作面附近变形剧烈,平巷支护设计理念应从载荷控制向变形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矿压显现规律,为沿空留巷巷道围岩控制提供参考,以祥升煤业6201工作面沿空留巷为背景,在沿空留巷巷道内布置多个矿压测站,收集矿压数据进行分析。矿压观测结果表明沿空留巷巷道在工作面回采动压影响下,需经历剧烈变形阶段到逐步稳定,最后达到最终平衡,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291mm,两帮最大收敛量为324mm。  相似文献   

9.
郭正宝 《煤炭工程》2012,(Z2):110-113
针对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结构的非对称性,邻近区段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的非均衡性,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出发,研究了巷道围岩的轴向及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并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对其进行验证,为沿空动压巷道的支护方式的确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王洼二矿210503工作面回风顺槽在沿空掘巷过程中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准确评价工作面开采对沿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对该巷道进行了矿压实际监测。通过分析巷道掘进期间和回采期间的矿压监测数据,得出巷道表面位移、深部围岩位移以及锚杆和锚索受力情况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合理优化巷道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煤炭技术》2017,(5):1-2
布尔台煤矿42#煤层采用综放开采技术,工作面区段间留设25~30 m的宽煤柱,造成资源浪费。为节约煤炭资源,消除由于煤柱引起的灾害,决定采用沿空留巷方式。为掌握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分布对沿空巷道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沿空巷道围岩结构力学模型,确定了沿空巷道位置处的应力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410(1)工作面的特殊地质条件,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得出巷道在掘进期间的塑性区、垂直应力、巷道围岩的变形特征。结合现场实测,得出综采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的特征。并提出沿空巷道矿压控制措施,以达到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13.
张兆威 《中国矿业》2021,30(S1):338-343
为研究浅埋复合顶板沿空留巷矿压显现特征,以哈拉沟煤矿12201综采面沿空巷道为研究对象,基于FLAC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顶板切缝对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以及随工作面推进沿空巷道围岩体的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对巷道顶板进行切缝,能够有效阻断采空区积聚应力向巷道传递的进程,减小煤体内部应力集中现象,随着回采工作面的推进,应力集中区域逐渐向煤体深处转移,在工作面后方0~30m范围内,沿空巷道垂直应力与垂直位移的峰值随距工作面距离增加逐渐增大,且增幅较快,工作面后方30~45m范围内,沿空巷道垂直应力峰值与垂直位移变化量增幅开始减小,并呈现出逐渐稳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综放工作面沿空侧回采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巷道维护困难,根据沿空侧回采巷道的支护方式,通过现场实测的方法,分析了回采巷道在掘进阶段和回采阶段的矿压显现规律,为回采巷道的合理性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沿空留巷顶底板变形量大的问题,以丁集矿1462(1)轨道顺槽为研究对象,综合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超前工作面距离的增加,巷道围岩垂直位移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超前工作面60~120 m 时,巷道围岩变形量在20 cm 以内;超前工作120 m.提出侧向切顶卸压结合分段支护的方案治理巷道变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使得巷道垂直向位移下降62.5%,验证了该方案的理论可行性,经现场应用后效果良好,顶底板间距增高率达44%,可为同类型巷道支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井下实际观测,总结了沿空巷道及工作面在不同时期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矿压显现机理及各类影响因素,为沿空送巷设计、工作面采取合理的顶板管理模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确定沿空掘巷巷道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以某矿7432深井工作面为例,分析了工作面走向不同距离的侧向煤体中不同深处的(4,6,8,10,12 m处)应力变化特征,并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沿空巷道滞后工作面300,280,240,220,200,180,150,100,60 m等方案巷道变形量、垂直应力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掘进工作面滞后工作面不小于300 m时,巷道能够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8.
 8104工作面为塔山矿第一个临空开采工作面,为解决相邻工作面开采期间,5104临空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分析了综放末采期间的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及临空巷道超前压力分布及塑性区分布区域,提出了临空巷道停采线附近围岩控制支护设计方法,为工作面顺利停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矿井安全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孤岛工作面沿空掘巷可以减少煤柱的浪费,最大限度的采出煤炭资源。但在上区段残余支承压力以及本区段回采时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下,孤岛工作面沿空巷道矿压显现异常强烈,出现大面积锚杆锚索失效,甚至造成片帮冒顶的灾害性事故发生,严重制约着孤岛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以宜兴矿1202孤岛工作面为例,在分析矿压显现规律的基础上,对强矿压显现的巷道进行支护优化设计,为类似条件的巷道支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下伏煤层工作面底板沿空巷道受上覆煤层开采的动压影响,巷道矿压显现剧烈、底鼓变形严重,严重制约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推进。通过对底板动压沿空巷道采用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前后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中空注浆锚索加固对于控制巷道变形的应用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