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早晚稻氮磷钾锌肥施肥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广西水稻产量、养分吸收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为确定广西早晚稻施用氮磷钾锌肥的效应及水稻最高产量施肥量和最佳效益施肥量提供参考。试验设不施肥(CK)、优化施肥(OPT)、不施氮肥(-N)、不施磷肥(-P)、不施钾肥(-K)、不施锌肥(-Zn)、农民习惯(COM)共7个处理,分析水稻植株氮、磷、钾、锌等养分以及实际产量。结果表明,OPT处理的水稻稻谷产量最高,为6427.5~6622.5 kg/hm~2;OPT处理对养分的吸收量在各施肥处理中是最高的,分别为N 109.05 kg/hm~2、P_2O_551.15~61.35 kg/hm~2、K_2O 199.95~211.65 kg/hm~2;OPT处理氮肥利用率为17.1%~29.4%,磷肥利用率为4.0%~5.2%。广西水稻适宜施用量为N 150 kg/hm~2、P_2O_549.5 kg/hm~2、K_2O 75~105 kg/hm~2、Zn 15 kg/hm~2。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水稻在沿江潮土上进行生产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2008年夏播期间在张家港市沿江潮土地区,进行了不同肥力潮土上水稻生产中氮、磷、钾三要素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水稻"南粳5055"的增产效果为氮肥钾肥磷肥,且氮、磷、钾肥平均增产率分别为3 6.0 4%、3.9%、1 2.1 4%;对水稻产量结构的影响,氮肥、钾肥主要是增穗、增粒,磷肥主要是增粒,钾肥的增穗、增粒效果均差于氮肥;氮、磷、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水稻"南粳5055"在标准产量(含水率1 4.5%)水平时,每100 kg籽粒的N吸收量为1.67~2.39 kg、P_2O_5吸收量为0.72~1.11 kg、K_2O吸收量为2.80~3.40 kg;4个试验点间土壤N、P_2O_5、K_2O供应量有明显差异,N供应量为67.36~108.75 kg/hm~2、P_2O_5供应量为49.18~77.97 kg/hm~2、K_2O供应量为194.07~225.37 kg/hm~2;4个试验点的土壤养分利用系数,碱解氮为0.38~0.54、速效磷为0.97~1.41、速效钾为1.17~1.84;4个试验点的肥料养分利用率差异较大,N为13.07%~39.06%、P_2O_5为4.02%~12.87%、K_2O为14.22%~54.32%。  相似文献   

3.
奉贤区鲜食玉米生产中的肥料效应及其利用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氮肥、磷肥、钾肥对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及其利用率,特进行此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是决定鲜食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肥料对鲜食玉米产量的贡献率较高,为82.1%;肥料中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40.9%、35.4%和18.2%。以氮、磷、钾肥配施,即每667 m~2施用纯N 19.0 kg、P_2O_5 7.5 kg、K_2O 7.5 kg的鲜食玉米鲜量产最高,每667 m~2为859.0 kg。  相似文献   

4.
研究不同水平氮肥施用量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化学氮肥(N_0P_2K_2)、70%优化施氮肥(N_1P_2K_2)、优化施氮肥(N_2P_2K_2)、130%优化施氮(N_3P_2K_2)。结果表明,不同施氮处理下,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均表现为优化施肥处理最优,其中,油菜产量的高低顺序依次为130%优化施氮肥(N_3P_2K_2)优化施氮肥(N_2P_2K_2)70%优化施氮肥(N_1P_2K_2)不施化学氮肥(N_0P_2K_2)。结合土壤肥力和经济投入量可得,在中低肥力田块中,产量最高的肥料配比为处理N_3P_2K_2,投产比为1∶7.88;最经济的肥料配比为处理N_2P_2K_2,投产比为1∶8.98。  相似文献   

5.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求,进行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本地水稻产量的限制因子是氮,氮素利用率最高,缺失氮肥有显著的减产效应,而缺失磷肥、钾肥的减产效应不显著;从效益来看,最佳施肥量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缺失钾肥处理的肥料效益最高。本区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水稻的施肥原则以参照最佳施肥量处理的施肥量,适当减施钾肥可以减少成本投入。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荔波县中等肥力田测土配方施肥对西红柿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及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当地西红柿主体品种南蔬3388,进行"2+X"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是西红柿增产的主要因素,以优化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优化施磷肥的增产效果较好,优化施钾肥的增产效果次之,产量、净收益均以优化施肥区[(N)18公斤/亩、磷(P_2O_5)16公斤/亩、钾(K_2O)16公斤/亩]最高,分别为2 502.92公斤/亩和4 752.64元/亩。  相似文献   

7.
磷肥施用方法对滴灌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完善膜下滴灌水稻磷肥施用技术,为膜下滴灌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磷肥施用方法对膜下滴灌水稻的增产效应、产量结构、氮磷钾养分阶段吸收量和分配特征的影响,以及氮磷钾肥在土壤中的移动及分布.结果表明,滴灌水稻氮、钾肥随水滴施配合磷肥40%基施+60%滴施增产39.1%;稻株氮、钾养分含量生育前期最高;分蘖期吸收氮磷钾占全生育期30.72%、19.31%和22.32%;氮肥移动性好,磷肥移动性弱,钾肥介于两者之间.滴灌水稻氮肥和钾肥可全部随水滴施,磷肥应采取滴施为主,基施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盐化土壤氮、磷、钾肥对油葵养分吸收、产量和籽实品质的影响,在宁夏灵武农场中度盐化土壤(盐化度≥0.5%)设置油葵肥效试验,测定油葵(S606)生长状况、干物质累积量、养分吸收利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变化均符合Logistics生长曲线,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N_2P_2K_2处理的植株株高最高,各肥料对植株增高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生物有机肥,对茎粗贡献为生物有机肥氮肥钾肥磷肥。(2)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变化符合Logistics曲线,氮肥及磷肥对油葵植株干物质的累积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钾肥对干物质累积作用贡献较小;氮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促进作用,而磷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抑制作用。(3)总体上施用氮、磷、钾肥分别显著提高植株氮总吸收量(TNA)、磷总吸收量(TPA)、钾总吸收量(TKA)以及100 kg籽实需氮、磷、钾量,但是显著降低其对应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N_2P_2K_2处理油葵N、P_2O_5、K_2O吸收累积量最高,分别为3.75、1.18、15.20 g/株。平均每生产100 kg籽实吸收N 4.18kg、P_2O_51.48 kg、K_2O 25.34 kg。整个生育期中36.17%的养分由花期形成,灌浆期的养分累积仅次于花期(23.44%)。(4)氮、磷、钾肥均能够提高油葵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任2种肥料配施,经分析单株叶干质量及株高对产量起到主要正效应。N_2P_2K_2处理产量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为4 558.8 kg/hm~2,比对照提高23.19%。(5)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油籽品质。经分析,氮肥促进粗蛋白、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积累,降低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磷肥促进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蛋白、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钾肥促进粗蛋白、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三大基本营养元素,缺一不可;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为了科学了解测土配方肥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肥效,也是施测土配方肥中氮肥、磷肥、钾肥的使用效果;因此通过玉米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对比试验,摸清作物常规施肥和施测土配方肥中氮肥、磷肥、钾肥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配方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的方法测试水稻肥效试验,并采统计学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_2P_2K_2处理(每公顷施K67.5kg、N180kg、P90kg)水稻产量最高,为10234.5kg/hm~2;用2次回归分析,得出每公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91.55kg,磷肥95.85kg,钾肥64.80kg。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成功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因此,笔者认为1hm~2的水稻田的施肥量这么分配:钾肥量为63~66kg,磷肥量为85~90 kg,氮肥量为188~192kg。这也是根据各个区域的农业具体的自然地理差异、生产劳动经验以及对施肥比例的把控存在差异而分配的。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测土配方施肥对卷心菜增产效果,研究了氮、磷、钾配比与卷心菜成产的作用关系,确定卷心菜生产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N_2P_2K_2+沼液增产最显著,较无肥区增产57.79%。氮肥通过影响植株的发育而影响卷心菜产量,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而磷、钾的影响较少。增产率以氮肥最高(28.25%),钾肥次之(17.11%),磷肥第三(15.44%);产投比以氮肥最高(8.32),磷肥次之(8.08),钾肥第三(5.56);产出率以钾肥最高(50.92),氮肥次之(47.59),磷肥第三(45.96);肥料利用率趋势同产出率;从相对经济产量来看,以磷肥最高,钾肥次之,氮肥最低,这也进一步说明缺失氮肥将阻碍产量增加,而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沼液在处理2中兼作基肥和追肥,减少了化肥用量,提升了卷心菜品质。在扣除肥料成本后,处理2的经济效益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进行田间试验,探讨在钟祥市土壤上油菜最佳的氮、磷、钾施肥用量及配比,逐步建立适合本市土壤和作物特性的施肥模型,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2015年布置油菜"3414"试验,研究当前推荐氮肥用量(N 10 kg/亩)、磷肥用量(P_2O_5 4.8 kg/亩)、钾肥用量(K_2O 3 kg/亩)对油菜的增产效果。施肥增产效果显著(不施氮除外),平均增产量为20.3~103.7 kg/亩,增幅为19.8%~101.3%。施肥增加毛收入65.1~354.3元/亩,增加投入27.5~85.5元/亩,产投比为1.3~6.7,纯收入15.5~280.1元/亩。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为5.25%~8.4%,P_1、P_2的农学利用率分别为18.35%和15.21%。结果表明,在平衡施用其他大量元素养分的条件下,施用氮对油菜增产起到一定作用,磷肥对油菜增产作用有限,钾肥对油菜增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三元区杂交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试验结果看,3个试验点(三个主栽杂交水稻组合)有2个表明不施氮肥、不施磷肥、不施钾肥均会影响作物产量,1个试验点表明不施磷肥对作物产量影响不大;有2个试验点表明不施氮肥与不施钾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说明氮肥与钾肥增产作用相差不大,在增产作用中氮肥〉钾肥〉磷肥。缺磷区和缺钾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分级标准无差异;缺氮区相对产量和碱解氮测定值分析结果.与“福建省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分级标准有较大差异,因此,水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土壤碱解氮丰缺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肥料利用率分析结果。只有1个试验点氮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只有1个试验点磷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2个偏低;有2个试验点钾肥利用率在平均值区域,1个偏低。因此,认为该试验区在近年来化肥年使用量普遍较高的状况下,氮、磷、钾肥利用率较低,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水稻氮、磷、钾利用率试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试验目的通过水稻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我县常规施肥下水稻对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情况下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点田间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对比试验,摸清温泉县常规施肥下主要农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的效果。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38.01kg/666.7m^2,增产率12.23%;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提高6.36%、35.73%、55%。  相似文献   

16.
应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原理,设置常规水稻种植区常规稻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利用率提高9.47%,磷肥利用率提高11.09%,钾肥利用率提高22.00%,得出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常规水稻种植区最佳施肥指标为纯N 331.20 kg/hm~2、P_2O_5103.50 kg/hm~2、K_2O 113.10 kg/hm~2,最佳产量为10 605.15 kg/hm~2,利润为16 814.40元/hm~2,产投比为7.94。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出适合重庆市铜梁区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无害化的合理施肥量和比例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石骨子田上进行了水稻"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效应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配施表现出相互促进和相互拮抗的的效应。土壤基础肥力中等,土壤氮较低,磷钾含量处于高水平,施肥量是氮肥磷肥钾肥;农学效率为氮肥14.44 kg/kg,磷肥2.13 kg/kg,钾肥3.12 kg/kg,氮磷钾肥6.03 kg/kg;氮磷钾的偏生产力为27.10;肥料利用率为氮肥29.9%、磷肥2.0%、钾肥11.8%;100 kg水稻籽粒吸收纯N1.72 kg、P2O50.48 kg、K2O 1.72 kg;在生产中施纯N 10~12 kg/667 m2、P2O50~1 kg/667 m2、K2O 7~8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荔浦县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2013年下半年在荔浦县青山镇实施了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单位肥料获取量以氮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肥料利用率为钾肥氮肥磷肥。测土配方施肥区相比于常规施肥区,氮肥肥料利用率提高2.68%、磷肥肥料利用率提高0.56%、钾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1.27%。可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高效节本增效技术,适合在荔浦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品种宜香10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钾肥(K2 O)用量0、150、225、300 kg/hm2(K0、K1、K2、K3)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及钾肥利用率的差异,建立水稻钾肥效应方程,计算水稻最高产量及经济最佳施钾量.结果表明:施钾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10.1%~16.5%,钾肥用量与籽粒产量有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施钾对产量构成影响从大到小顺序为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千粒质量;适量的钾肥施用量可以促进水稻对氮、磷的吸收,提高氮肥、磷肥的利用率;水稻秸秆钾含量占全株80%以上,籽粒占13.2%~20.2%,施钾增加了水稻植株中钾的积累量,同时提高了秸秆中钾的分配比例;水稻钾肥利用效率范围为19.6%~30.7%,以150 kg/hm2处理最高,钾肥偏生产力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钾肥农学利用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提高水稻产量、经济施肥量、钾肥利用效率及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因素,建议鄂西山区及同类地区冷浸田的施钾量为150~225 kg/hm2,且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是缓解土壤钾素缺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肥料利用率和每生产100千克稻谷吸收的氮磷钾养分量是确定水稻施肥量的重要参数。通过本试验研究可知:勉县水稻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36.37%、磷肥利用率18.68%、钾肥利用率44.61%;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32.78%、磷肥利用率16.26%、钾肥利用率45.65%;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较,氮肥利用率提高3.59%,磷肥利用率提高2.42%,钾肥利用率降低1.04%;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肥料利用率提高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