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也门71区块在基底获得重大油气发现,油气藏类型为裂缝性凝析气藏,基底裂缝的识别和评价是储层评价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露头和岩心观测为基础,利用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相互结合,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并对储层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描述。依据孔隙度、成像测井特征、电阻率特征和气测值,将71区块基底裂缝性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类3个级别,高产井中的Ⅰ、Ⅱ类储层占主导地位,说明裂缝为基底凝析气藏的主要油气渗流通道和聚集空间。  相似文献   

2.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集层是碳酸盐岩储层,裂缝是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重要渗流通道和储集空间。因此,识别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碳酸盐岩裂缝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规律性差,通常难以识别。结合近几年国内外专家对预测裂缝方法的研究,在预测裂缝时可以应用常规测井综合概率方法预测裂缝,也可以应用成像测井资料直观的识别裂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利用统计学的方法预测裂缝。  相似文献   

3.
裂缝是岩石发生破裂的一种地质现象,井壁上发育的裂缝将影响声波、电性等信号传播。常规测井资料进行裂缝识别的传统方法是手工经验识别,定性判断裂缝发育带。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人为因素干扰较多,工作量较大。在对常规测井资料裂缝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取对裂缝响应敏感的测井曲线裂缝指示信息,建立裂缝发育概率模型。通过与工区成像资料对比,该方法能够实现利用常规资料快速、定量预测裂缝发育带的目的,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渗透砂岩致密油藏中普遍发育有大量天然裂缝,裂缝的存在使得储层形成了具有两类有效孔渗的复合储层,为此必须对储层裂缝进行识别与准确判断。本文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测井曲线组合判断及测井响应识别模板方法说明了常规测井系列可以有效识别储层垂直缝、水平缝及得出裂缝的识别参数,其中重点应用感应-八侧向、声波、井径等系列举例说明了其在识别储层裂缝上的优势,应用测井曲线组合综合判断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单一类曲线识别储层裂缝的精度,综合分析可以提高准确度27%。  相似文献   

5.
测井方法是目前识别和探测致密储层裂缝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常规资料中的双侧向测井可以对裂缝的张开度、孔隙度、渗透率进行定量估算。应用FMI成像测井资料可以确定裂缝层,定量计算裂缝走向和倾角,判断天然有效裂缝发育状况及诱导缝的产生程度。常规资料与成像等新测井技术结合,能够更直观准确的指示裂缝,使裂缝性致密储集层的解释精度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鄂尔多斯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存在对储层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根据鄂尔多斯延长组岩心、常规测井及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对单井的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声波和电阻率作为裂缝敏感参数,结合R/S分析法来识别裂缝,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断裂是控制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根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将裂缝分为三大类型,即成岩裂缝、构造裂缝和溶蚀缝洞,构造缝又分为微裂缝、斜交缝、直劈缝和网状缝,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以直劈缝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裂缝的成像特征,标定出常规曲线的响应特征,总结出不同类型裂缝对应的不同测井响应规律,建立了定性识别砂砾岩储层裂缝的模式。根据这一模式,以T85006井为例,用成像测井裂缝解释结果验证了模糊识别方法的合理性,并对全区所有井的裂缝进行解释。应用生产动态资料对解释结果进行了评价,说明目前开发中遇到的水淹和水窜问题受裂缝发育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属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裂缝的存在对储层产能建设意义重大。根据红河油田延长组岩心、常规测井及电成像测井资料的分析,对单井的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取声波和电阻率作为裂缝敏感参数,结合R/S分析法来识别裂缝。再将研究结论推广到该区水平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松辽盆地断陷层的火山岩中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藏,为了探索火山岩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天然气藏的有利区位预测,作者选取了松南长岭地区火山岩发育的营城组为研究目的层,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火山岩测井相;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火山岩裂缝发育带,进行单井裂缝评价;以地震资料的三瞬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参数的计算和选取,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及天然气识别模式。应用测井资料与地震反演资料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及天然气预测的难题,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火山岩储层广泛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该类储层在国外发现了极其可观的油气藏,在我国也发现了大量的火山岩油藏,如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等。在火山岩地层中,裂缝能储存油气并起到提高渗透率作用,因此,裂缝是火山岩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因素。由于火山岩空间分布变化大、内部岩性复杂,使得在火山岩中找裂缝成为学科内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金龙10井区为例,针对性地解决火山岩储层裂缝预测这一难题。首先对各种火山岩裂缝预测方法展开探讨,重点分析了叠前反演AVO裂缝属性法、叠后蚂蚁体分析技术,然后从测井和地震两个方面来研究火山岩裂缝分布规律。最后以取心井为基础单元,将岩心、测井及地震裂缝分析融合在一起,可以看出综合分析解释结果能反映取心井段裂缝的存在,由此可以说明裂缝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偶极子声波测井理论为依据,根据物理模型相似性原理,用水泥、细砂和水为主要材料制作了无裂缝、水平裂缝和竖直裂缝三种模拟井。使用一发双收,6cm,8cm,10cm,12cm四种源距的偶极子声系分别在三种模拟井中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赵茜  韩冰  谭云龙 《辽宁化工》2014,(3):340-342,345
致密砂岩裂缝储层形成的复杂油气藏,已经成为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的焦点,常规勘探理论和方法在裂缝型油气藏评价中面临许多挑战,本文从砂泥岩裂缝型油气藏储层评价出发,分析各种常规预测裂缝有利发育带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针对砂泥岩裂缝性储层识别这一难点,提出利用测井方法综合预测裂缝发育带的方法,指出储层裂缝预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的勘探开发中,许多测井识别气层的主要资料只有普通电法测井、声波测井及中子伽马测井,为了利用各项测井资料有效识别天然气,我们提取了声波时差相对比值、中子伽马归一化值及电阻率相对比值等特征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交会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有效地快速直观显示天然气层的标准和方法,为统计学应用于测井资料识别天然气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应力方向的重要性。水力压裂缝的延伸方向以及注采井网合理布置等,都和地应力的方向有密切关系。现今地应力方向及其大小对于钻井工艺设计、储层压裂改造和开发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DSI测井资料可以获取地层的纵、横波资料,进行岩石机械特性参数计算,依据岩石力学原理,可计算地应力及预测地层破裂压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致密岩层中由于大量裂缝存在形成了具有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储层。为评价此类储层,必须准确地识别裂缝。本文选取了孔隙度差值、电阻率相对幅度差、岩石孔隙结构指数等常规测井资料及解释参数建立了裂缝判别模型,对裂缝性储层进行了识别,经取心样品检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其很好的自适应性和非线性映射能力,神经网络技术在石油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模糊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岩心和成像标定的常规测井数据实现对单井裂缝密度的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彭科翔  李少明  钟成旭  张颖 《当代化工》2016,(11):2520-2523
页岩遇水容易膨胀以及实际生产时页岩气并不含水,液测导流能力并不能真实反映页岩气在地层裂缝中的渗透能力。压裂用支撑剂多是以钢板夹持支撑剂、蒸馏水为驱替流体完成测试,由于钢板表面平滑、刚性不可嵌入,无法反映页岩储层裂缝壁面不规整、支撑剂在页岩壁面特性,蒸馏水属于液相介质,无法反映天然气气相流动,因此需要改进实验方法。通过对API标准的导流室改进后,采用露头页岩岩心加工成的岩板模拟储层人工裂缝,氮气模拟天然气在页岩岩板夹持下的气相流动,测试其导流能力,优化铺砂浓度。理论分析认为,支撑裂缝只要有一定的宽度,其渗透率仍远高于页岩基质的渗透率。气测裂缝导流能力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地层情况,为铺砂浓度优选和页岩气藏压裂设计施工等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成像测井在火山岩储层裂缝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裂缝的识别与评价在储层评价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能提供类似岩心表面成像的高分辨率井壁图像,是火山岩储层裂缝评价的首选资料。  相似文献   

19.
宋英明 《河北化工》2014,(10):105-106,109
为了探测井下地质异常体,并且验证矿井物探的解释成果,将地面测井方法移植于井下,故产生了矿井防爆测井,通过对防爆测井的研究、实例运用,结果表明,防爆测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