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行业特色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实践与探索为着入点,把握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时代脉搏,厘清现代学徒制的"双元"特征和"对接"方向,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试点现代学徒制模式为例,探讨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和合作企业的要求,重构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并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后疫情时代企业需求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引入成果导向理念,聚焦学徒学习成果,设计了兼顾企业现实需求,适应行业转型升级和学徒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分类设置的培养岗位,确定分层的学习成果水平,设计大容量、多模块、能力进阶的课程体系,并明确了弹性学分制和专业主体的诊断与改进要求。为后疫情时代,制造类专业校企协同有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航海类专业为例,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开展了研究。从现代学徒制职业标准体系的打造、教学团队的构建、教学资源的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打造等方面论述了企业主导型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并总结了实施效果,以期共享现代学徒制航海人才培养经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中,合作企业对学生(学徒)未来的岗位要求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校企合作制定的岗位标准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为例,简述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船体装配工岗位标准的制定过程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基础,论述了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选择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形成了以工学结合、校企共育、双师共培为特点的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问题,对如何构建企业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在阐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基础上,从合作组建现代学徒制领导机构、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共建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共同确定考核评价体系四方面提出了企业主导下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以期为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现代学徒制是把传统学徒制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技能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分析我国推行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面临的主要困境,从构建顶层设计规划、凝练"工匠精神"、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学徒制培训教学"双标准"、培养"技艺精湛、敬业乐业"的现代师傅和专业教师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0日,教务处特邀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易艳明博士为全院教师作了《现代学徒制的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的专题讲座。易艳明博士介绍了学徒制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德国双元式学徒制、英国项目式学徒制的发展现状、特点;围绕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和现代性特征,讲解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分类、时代特征与优势;从落实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深化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合理配置与开发教学资源以及创新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模式等方面,分享了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探索现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的需求,结合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就业分析,模拟实际工作过程,改革课程建设,完成了《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岗位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旨在将传统的企业学徒和现代职业教育有机融合。目前,现代学徒制仍处于摸索阶段,教学理论尚不成熟,"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的优势尚未凸显,"线下+线下"教学模式为高职现代学徒制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本文主要探讨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线上+线下"教学手段,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和谐共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的战略需求,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良性发展,高职院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与创新创业融合型工匠人才。以现代学徒制汽车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出发点,建立多层次学徒制实践基地,融入递阶式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和汽车产业链工匠精神要求,构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创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孵化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培养综合型高素质双创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基于校企融合的汽检专业"双主体、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着眼点,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以学校和企业互需、互补、互利为出发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坚持校企双主体的原则,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标准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课堂与车间的对接、实习与就业的对接、教师与师傅的对接,有效解决了汽检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素养,也缩短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标准是指导高职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论文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提出了"校企协同、能力导向"的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研究了校企协同、共建基于职业能力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研制方法,提出了标准体系引领下的过程管理型订单培养和线上线下立体资源开发思路,解决了轨道交通专业建设缺乏标准指引、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缺乏对接、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教学资源不足等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企业与社会需求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而岗位职业标准则是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为了做好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基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企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得出了该专业对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岗位分布与工作任务、能力、知识与素质要求,从而提出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与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本衔接进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业转型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深入分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2"高本衔接培养过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基于能力本位理论提出了层次递进的专业培养定位,螺旋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制定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产品导向"课程标准,设计突出职业能力考核的转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基于行业评价的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的内涵及实现路径。提出以培养的人才受不受行业企业欢迎,作为衡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标准,按照行业标准制订培养计划,以应用为目的构建课程体系,必须以行业、企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开展高职实践训教学,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方流动,以实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明确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分析了其职业面向,剖析了该专业的主要岗位的职业能力结构,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个性化地设计了该专业基于丰田汽车"订单培养"的"岗位流程"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丰田STEP1-STEP4教学包。  相似文献   

18.
港航管理业的新发展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学徒制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对接企业文化,是满足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方式。为此,要参照优化流程,按照现代学徒制模式优化港航管理专业项目课程体系。同时,通过配套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组织实施,为优化后课程体系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实施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融合的新途径。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和现代学徒制《船舶焊接实作》课程标准,对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过程中企业实训课课程标准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级精品专业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数控技术专业(船用配件加工方向)人才培养是与船舶制造配套企业、数控设备制造企业工作岗位高度融合,以数控加工设备使用与维修岗位技能要求为重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机电设备维护、模具制造、企业现场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数控专业以"教学一体、实训生产一体"的工学集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该专业先后被评为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专业、湖北省重点专业以及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专业实训室被评为国家紧缺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