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学习班于1992年6月15日至19日在一军大附属珠江医院召开。该院张积仁博士经对胃肠肿瘤相关的5种不同寡糖结构进行分析纯化,从中发现一种分子量为40kd、含N-糖苷型寡糖结构的糖蛋白。其不仅具有胃肠肿瘤标志物的特性,而且对NK、LAK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NK、LAK细胞的识别抗原结构和抑制因子。并应用一种新型抗体制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一株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cl相应抗原的纯化及分析。MGcl经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后,获得纯化的IgG56,31mg与2g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MGcl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中纯化出MGcl相应抗原,经蛋白酶处理,高碘酸氧化,电泳脂蛋白袭色,SDS—PAGE及Immunoblotting等实验分析证实MGcl相应抗原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子量为72Kd和52kd。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一株鼠抗人胃癌单克隆抗体MGcl相应抗原的纯化及分析。MGcl经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后,获得纯化的IgG56,31mg与2g溴化氰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MGcl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中纯化出MGcl相应抗原,经蛋白酶处理,高碘酸氧化,电泳脂蛋白袭色,SDS—PAGE及Immunoblotting等实验分析证实MGcl相应抗原是一种低分子量的糖蛋白,分子量为72Kd和52kd。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糖基化抑制对肿瘤细胞中性鞘糖脂(N-GSLs)合成的影响。方法 以衣霉素(Tunicamycin)为N-糖基化抑制剂,观察其对胶质瘤细胞株SWO-38糖蛋白及N-GSLs合成的影响。结果 当衣霉素浓度≥5ug/ml,作用时间≥8小时,它可以在体外选择性地抑制N糖蛋白的合成,同时也抑制N-GSLs的合成,而对N-GSLs单一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N-糖基化抑制剂在抑制细胞N糖蛋白合成的同时,对细胞N-GSLs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体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相对应的肿瘤相关抗原,对鉴定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程度、灵敏度、亲和性及通过分析相关抗原的表达,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关系和提供临床运用可行性依据等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在制备了特异性较好的抗人小细胞肺癌单抗4B_3、2F_7的基础上,从细胞、组织及蛋白水平研究了相对应的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行为及初步特性。研究发现这两株单抗所识别抗原分子量均在50kd,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或组织中明显表达,而在其它类型的肺癌中仅部份病例有表达现象,除肝癌外其它肿瘤和正常组织均无明显表达。  相似文献   

6.
 取含胃癌单抗MG9的小鼠腹水,经DEAE—52离子交换层折后,获得纯化的MG9(IgG1)56.8mg,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亲和层析的方法从胃癌组织中纯化出MG9相应抗原,经外源性凝集素识别,高碘酸氧化,电泳考马斯蓝染色,乙酰苏丹黑10B染色,免疫印渍及氨基酸组成分析等实验证实MG9相应抗原是一种新的胃癌相关糖蛋白,分子量110~120kd.血清ELISA法检测结果提示对胃肠肿瘤的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糖基因、N-糖链在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MHCC97-H和MHCC97-L中的差异表达,明确二者与肝癌转移及其耐药的相关性,确证肝癌转移诊断及抗肿瘤治疗新靶点。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分析糖基因,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凝集素结合分析糖链的特征;通过RNA干扰技术干预差异表达的糖基因,检测干扰前后MHCC97-H细胞的体外侵袭力及其药物敏感性。进一步修饰N-糖基化(衣霉素和糖基肽酶处理),检On,0N-糖基化修饰前后MHCC97-H细胞的体外侵袭力、体内成瘤性及药物敏感性。结果糖基因、N-糖链在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特异性RNA干扰技术使MHCC97-H细胞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MGAT5)表达下调时,该细胞在体外的侵袭能力下降,药物敏感性增强(t=7.312,P〈0.05)。MHCC97.H细胞经N.糖基化修饰后在体外的侵袭能力下降,体内成瘤性受到抑制,药物敏感性增强。结论人肝癌细胞中糖基因、糖蛋白N-糖链的差异表达与肿瘤细胞的转移及其耐药密切相关,可为肿瘤化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伴随着相关糖蛋白的糖基化改变,糖蛋白聚糖结构的多样性对其生理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凝集素芯片是一种简单、快速、高通量的方法,可以分析肿瘤标志物糖蛋白的N-聚糖部分,是肿瘤相关糖蛋白质组学有力的研究工具。本研究探讨使用凝集素芯片检测肿瘤标志物糖蛋白N-聚糖,以期鉴别疾病性质。方法:利用生物芯片技术使用凝胶基片构建以不同凝集素和荧光标记糖蛋白特异性亲和为原理的凝集素芯片,可以检测糖蛋白的N-聚糖的特征性结构,比较相似糖蛋白的差异,进一步可以检测和比较不同来源相同肿瘤标志物糖蛋白的N-聚糖部分的细微差异。结果:凝集素芯片结果准确,荧光标记糖蛋白浓度与荧光值达10~1000nmol/L的Cy3浓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1mg/ml是合适的凝集素点样浓度;凝集素芯片非常敏感,在本研究的条件下,最低可测得达1pg的相应糖蛋白,凝集素芯片结合荧光探针技术可以鉴别不同来源甲胎蛋白N-聚糖结构的细微差别。结论:凝集素芯片检测糖蛋白N-聚糖结构切实可行、准确方便;凝集素芯片可以给出肿瘤标志物糖蛋白N-聚糖结构的信号模式图及其变化,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指示性摘要】整合素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受体,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对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血管生成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某些整合素表达的增加或减少都有可能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文章就整合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对肝癌的侵袭、转移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整合素与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示性摘要】整合素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受体,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对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血管生成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某些整合素表达的增加或减少都有可能影响肝癌的发生、发展。文章就整合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对肝癌的侵袭、转移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刘晓秋  朱海龙  叶小卫  唐惠琼 《肿瘤》2008,28(4):322-325
目的:研究肝癌患者的血清淀粉酶糖链变化、中医证型差异及与自由基的相关性。方法:凝集素亲和沉淀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肝炎患者血清淀粉酶的多种凝集素结合率;同时检测血清丙二醛(malindialdehyde,MDA)、血清淀粉酶活性,分析淀粉酶的各凝集素结合率与自由基的相关性,分析以上指标在不同证型肝癌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硬化组淀粉酶的ConA、PSA、PNA、LCA的结合率亦明显高于肝炎组及正常组,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LCA的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的ConA结合率明显高于肝癌气滞血瘀患者;血清淀粉酶的PSA、PNA、LCA结合率与MD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唾液酸基、岩藻糖基减少,致D-半乳糖的暴露增多,此外,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末端D-半乳糖基亦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肝硬化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亦有以上变化,这可能与自由基损害糖链有关。肝癌肝郁脾虚患者血清淀粉酶分子中核心岩藻糖基化的高甘露糖型、杂合型糖链增多,其糖链末端的D-半乳糖基减少,致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暴露增多;而肝癌气滞血瘀和肝癌肝肾阴虚患者血清淀粉酶糖链无此变化,表明肝郁脾虚在肝癌患者血清淀粉酶异常糖链的形成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占祥  杨帆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2):906-907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Inhibitor,RNasin)是体内的一种糖蛋白,对多种实体性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文采用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制备的RNasin,体内、外观察其对人SHG44及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1材...  相似文献   

13.
癌胚抗原(简称CEA)由Gold和Frcdman首先于1965年从结肠腺癌和胎儿结肠粘膜组织浸液中分离出来.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病人血中CEA明显增高,并与肿瘤的面积,预后及治疗效果有关。但肝、胆疾患时循环中CEA亦可明显增加.肝脏在调节CEA中有重要作用。CEA是一种分子量为200,000的糖蛋白,糖含量为55~65%.糖链终未多为岩藻糖或唾液酸亦可为半乳糖和N-乙酰萄糖胺。CEA的结构与其代谢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基膜蛋白(Laminin)是细胞外基质组织的高分子量非胶原糖蛋白。原先认为Fn 主要存在于不同细胞表面、疏松结缔组织、血液和其它体液中,但近来有人发现在培养的间充质细胞和几种上皮细胞中也有Fn 产生。在恶性转化期间,这些细胞表面Fn 消失或减少。基膜蛋白为基底膜糖蛋白成份,近来已从小鼠肿瘤和人胎盘及  相似文献   

15.
张积仁  张学庸 《癌症》1990,9(5):372-374
本文用一株鼠抗人结肠癌单克隆抗体MC_s,经盐析。DEAE—S_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与澳化氢活化的Sepharose 4B偶联制备免疫吸附剂。用免疫亲和层析的方法从结肠癌组织中纯化出单抗MC_5相应抗康,经电泳乙酰苏丹黑10B染色,考马斯亮蓝染色,加热实验,高碘酸氧化,SDS—PAGE和免疫印迹等分析证实MC_5相应抗原是一种新的结肠癌相关糖蛋白,分子量分别为67KD和55KD。  相似文献   

16.
96KD糖蛋白诱导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从 H2 2肝癌细胞中纯化 96 KD糖蛋白 ,并观察其诱导肿瘤免疫作用。方法  ( 1)分离 96 KD糖蛋白 :H2 2肝癌细胞破膜、可溶性蛋白分级硫酸铵盐析、Co A- Sepharose亲和层析、DEAE- Sephacel离子交换层析分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 2 )诱导肿瘤免疫 :用不同剂量 96 KD糖蛋白分别皮下免疫 5组小鼠 ,每周 1次 ,连续两周 ,末次免疫后的第 7天用 2× 10 5H2 2细胞攻击 ,观察各组肿瘤发生率及瘤重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不同剂量免疫组皆显示保护作用 ,用 18μg/只 96 KD糖蛋白免疫组效果最明显。结论 使用从 H2 2肝癌细胞中分离的 96 KD糖蛋白免疫小鼠后 ,对同类癌细胞攻击显示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蛤蚧蛋白组分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蛤蚧组织液中筛选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的蛋白组分,体外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蛤蚧蛋白,用sephadexG-50凝胶层析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蛤蚧蛋白组分,采用MTS法观察蛤蚧蛋白各组分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其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并用RT-PCR法检测蛤蚧蛋白组分作用后bax、bcl-2、cmyc和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sephadexG-50凝胶层析可分离出3种分子量不同的蛤蚧蛋白组分,3种蛤蚧蛋白组分都具有不同程度地抑制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分子量为3~20KD的蛤蚧蛋白组分抑制作用最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显示3~20KD蛤蚧蛋白作用后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均增加,RT-PCR法检测发现3~20KD蛤蚧蛋白组分作用后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稍降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基因在蛋白作用前后均无表达。结论实验提取的蛤蚧蛋白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分子量3~2KD的蛤蚧蛋白组分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蛤蚧蛋白通过调高肿瘤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蛤蚧组织液中筛选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的蛋白组分,体外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 提取蛤蚧蛋白,用sephadexG-50凝胶层析分离出不同分子量的蛤蚧蛋白组分,采用MTS法观察蛤蚧蛋白各组分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观察其作用前后的细胞凋亡,并用RT-PCR法检测蛤蚧蛋白组分作用后bax、bcl-2、cmyc和p5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sephadexG-50凝胶层析可分离出3种分子量不同的蛤蚧蛋白组分,3种蛤蚧蛋白组分都具有不同程度地抑制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其中分子量为3~20KD的蛤蚧蛋白组分抑制作用最强,且具有剂量依赖性.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显示3~20KD蛤蚧蛋白作用后坏死细胞和凋亡细胞均增加,RT-PCR法检测发现3~20KD蛤蚧蛋白组分作用后c-myc基因mRNA表达水平稍降低,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升高,但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l-2基因在蛋白作用前后均无表达.结论 实验提取的蛤蚧蛋白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分子量3~2KD的蛤蚧蛋白组分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蛤蚧蛋白通过调高肿瘤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的乳腺癌相关抗原的初步分离纯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丛尧  袁宏银  王坤  陈家宽  吴洲清 《癌症》2000,19(9):896-899
目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一种新的乳腺癌相关抗原。方法:将乳腺癌组织粗提取物进行DEAE-纤维素阶段洗脱,经ELISA法检测其特异性蛋白峰,通过SDS-PAGE电泳和ELISA方法进一步纯化及鉴定该抗原,并用酶法,热稳定性检测其理化特性。结果:洗脱的3个蛋白峰中,峰1与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抗体反应,不与健康妇女、良性乳腺疾病和其它肿瘤患者的血清反应。乳腺癌相关抗原存在于峰1中,分子量为85kDa,为糖蛋白。  相似文献   

20.
冯学胜  汤钊猷 《肿瘤》1995,15(4):311-312
应用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观察人肝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经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和干扰素Alpha(IFN)培养过的人肝癌细胞体外抗瘤活性。结果显示经TNF(100U/ml)或IFN(100U/ml)培养过的人肝癌细胞对人肝癌TIL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5),两者合用,结果更显著(P<0.01);应用MTT法观察TNF和IFN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发现TNF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P<0.05),而IFN无此现象(P>0.05),两者合用时抑制作用明显(P<0.01)。上述结果表明TNF和IFN可以通过直接或/和间接的方式增加肝癌细胞时其TIL的敏感性,进一步的研究将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