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巴山区悬钩子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及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巴山区有悬钩子属植物40种15变种,隶属于3组15亚组,是我国悬钩子属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在该属植物起源和演化中占重要地位。部分类群的花粉形态观察结果表明孢粉学分析是该属植物系统分类研究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春元  周秀佳 《广西植物》2004,24(4):297-301
通过野外调查、采集标本、分类鉴定和查阅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的药用资源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该保护区有悬钩子属植物 1 6种和 1变种 ,它们都可以作为药用植物入药 ,且资源蕴藏量大 ,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该项研究有助于该保护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对扩大该属植物药源和发展地方经济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悬钩子属基因库的建立与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进行了7个省悬钩子属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悬钩子属基因库,开展了悬钩子属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悬钩子属植物种类繁多,类群复杂,而且多为多倍体和杂种。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DNA序列在悬钩子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叶绿体DNA序列多应用非编码区,且多与ITS序列联合分析;核基因组中ITS序列应用最为广泛,主要用于研究悬钩子属空心莓组与木莓组的进化关系、栽培品种间亲缘关系及部分杂种和多倍体的起源等;在该属植物中发现了ITS个体内多态性,但未进行ITS假基因检测,其系统学应用价值需重新评价;低拷贝核基因只有GBSSI和LEAFY有相关应用。同时认为,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学研究中应用的DNA序列及研究类群均较少,缺乏对整个悬钩子属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指出应进一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筛选合适的DNA片段,并结合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等手段对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系统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熊先华  徐波  鞠文彬  高云东  邓亨宁  高信芬 《广西植物》2018,38(11):1411-1903/11/21
该文在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标本查阅与鉴定及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西藏墨脱县产的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进行了系统整理。结果表明:目前发现该区共有悬钩子属植物28种4变种,其中Rubus lineatus Reinw. var. glabrior Hook. f.为中国分布新记录植物,小柱悬钩子(R. columellaris Tutcher)、红毛悬钩子(R. wallichianus Wight et Arn.)、独龙悬钩子(R. taronensis C. Y. Wu ex T. T. Yu et L. T. Lu)和疏松悬钩子(R. efferatus Craib)为西藏分布新记录植物。该文还对《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该属部分学名的不恰当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10年来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悬钩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萜、鞣质、甾等。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保肝、镇痛等。  相似文献   

7.
皖南悬钩子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皖南悬钩子属植物的种类及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属植物皖南有20种5变种,并报道了该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福省建悬钩子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属植物在福建计有41种,5变种。其中1种、1变种是新分布。  相似文献   

9.
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的建立与维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进行了7个省悬钩子属(RubusL.)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199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在南京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悬钩子属田间基因库,开展了是钩子属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本文论述了悬钩子植物在植株大小、地上部寿命和直立性、前蘖发生、顶端生根特性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的遗传多样性及与此相应的田间基因库建设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悬钩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悬钩子属植物是传统药用植物,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对其中的二萜及三萜类成分作了总结,引用文献30篇。  相似文献   

11.
植物激素对空心泡叶片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心泡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属小果类果树,其聚合果肉质多浆,芳香,果味酸甜。空心泡目前尚处于野生状态,是一种很有利用前景的植物。有关悬钩子属植物组织培养已有许多报道,所有这些工作都  相似文献   

12.
江西悬钩子属的分类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大量标本和文献,对江西悬钩子属植物的分类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江西境内共有悬钩子属植物43种7变种2变型,其中红花悬钩子Rubus inopertus(Diels)Focke,大红泡R.eustephanus Focke ex Diels,深裂锈毛莓R.reflexus Ker var.lanceolobus Metc为江西新分布。编制了检索表,并讨论了江西悬钩子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3.
北方几种小浆果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悬钩子属、醋栗属、越桔属、沙棘属、接骨木属和五味子属等6属12种小浆果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其中绿叶悬钩子、牛迭肚和刺果茶Biao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截止目前,关于小浆果植物的核型资料报道甚少。  相似文献   

14.
黄果悬钩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在国外作为一种重要的浆果类果树已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悬钩子属植物虽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但绝大部分目前仍处于野生状态。选择和保护其中一些优良的种类和类型加以开发利用,可以为我国人民提供一种高营养、高抗性的新型果品,并且对我国“第三代果树”的开发利用具有直接地促进作用。黄果悬钩子(Rubus xanthocarpus Eureau et Franch)是悬钩子属中一种珍贵的草本性野生果树。  相似文献   

15.
悬钩子属植物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悬钩子属(Rubus)植物是蔷薇科(Rosaceae)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已知有750余种,我国约有210多种,分布广泛,但以长江以南及西北地区多见。本属植物中有些种类果实柔嫩多汁,营养丰富;有些种类的果实、种子、根及叶可入药,药用价值较高,具活血化瘀,祛风祛湿,清热解毒,止血止痛,固肾涩精等功效。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覆盆子研究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就近年来悬钩子属植物生物学作用研究情况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6.
悬钩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概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了国内外学者对悬钩子属植物的调查、研究 ,阐述了该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地理分布 ,栽培状况 ,生理生化特征 ,药用有效成分分析 ,药理作用和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针对当前国内对悬钩子属植物的利用 ,提出了保护野生资源 ,发展人工种植 ,合理利用资源 ,制定中草药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SOP)和中草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鉴定药用有效成分 ,开发相关有机食品和保健产品等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 L. f.)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莓亚属中一种落叶小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悬钩子属植物在欧美各国栽培已久,并已选育出许多栽培类型进行推广;在我国除东北哈尔滨一带有零星栽植以外其他地区仍以野生为主,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尚未进行,资源流失、破坏的现象仍十分严重。秦巴山区是我国悬钩子属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之一,从甘肃文县到湖北郧西、竹溪都有山  相似文献   

18.
王焕冲  和兆荣  孙航 《广西植物》2012,32(3):315-317
报道了蔷薇科两种悬钩子属植物在中国的重新发现,分别为美叶悬钩子(Rubus calophyllus C.B.Clark)和拟针刺悬钩子(R.parapungens H.Hara),并提供了简要的描述和标本照片。  相似文献   

19.
秦巴山区悬钩子植物的种质资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秦巴山区有野生悬钩子38种12变种,是我国悬钩子属植物比较集中的分布区之一,对秦巴山区悬钩子种质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悬钩子类果实中维生素类(尤其是维生素E)和SOD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异常高,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不同程度地高于栽培水果,是一种急待开发利用的野生果树。2.黄果悬钩子、粉枝莓、华中悬钩子、弓茎悬钩子、喜阴悬钩子、插田泡、茅莓、山莓和高粱泡等具有直立生长、植株健壮、少刺或无刺、丰产、抗寒耐旱等经济性状,是悬钩子类果树选种和育种的优良种质材料,其中有些种类还可以直接引种栽培。3.悬钩子植物的美化环境和水土保持作用及药用保健价值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蔷薇科两种悬钩子属植物在中国的重新发现,分别为美叶悬钩子(Rubus calophyllus C.B.Clark)和拟针刺悬钩子(R.parapungens H.Hara),并提供了简要的描述和标本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