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液压伺服高速拉伸试验方法对低合金高强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应变率范围为0.003~530/s。研究了B340LA低合金高强钢的动态力学特性,得到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延伸率、流变应力、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动态测试应变率的升高,B340LA材料的流变应力、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随着升高,且B340LA高强钢材料在中应变率范围内的延伸率和成型性最好。分析了B340LA钢的高速拉伸断裂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低合金高强钢的微观变形机制主要为晶体间滑移和晶粒沿着拉伸方向变形,晶粒拉伸发生变形形成扁平晶,并沿着高速拉伸方向产生流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热成型技术在白车身的应用,阐述B柱热成型对车身减重的效果,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同时介绍了热成型零件的优点、热成型技术的加工工艺及热成型B柱车型在侧面碰撞试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质量控制七大工具中的层别法及帕累托图,对某公司汽车热成型B柱零件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产生报废率高的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通过一系列质量改善活动,使该公司的汽车热成型B柱零件报废率从7%下降至3%,降低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B型钢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其成型工艺是由一个帽型和两个C型成型过程组合而成。通过对B型钢成型过程的理论分析,计算确定了B型钢的成型道次数,和每成型道次的加工参数,确定了B型钢的辊花图。采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B型钢的成型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了B型钢在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情况,并对B型钢在成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B型钢冷弯成型的孔型优化等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B280VK低合金高强钢在应变率分别为0.003、20、80、180和530/s下进行高速拉伸试验,对其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应变率下B280VK低合金高强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不同应变率下的材料延伸率、流变应力、抗拉强度以及显微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材料应变率的升高,B280VK低合金高强钢的流变应力、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增大。另外,基于Johnson-Cook本构模型,建立该B280VK低合金高强钢应变率相关性塑性变形本构模型,本构方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30CrMnSiA高强钢原始焊接接头和一次补焊接头为研究对象,通过拉伸试验、疲劳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补焊对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补焊后,30CrMnSiA高强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略微降低;热影响区是接头拉伸性能的薄弱部位,而焊趾处是接头疲劳性能的薄弱部位;补焊对焊缝附近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强铝合金半固态精密成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7000 系列高强铝合金已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类高强铝合金因合金元素含量高,存在凝固组织粗大且不均匀、合金元素偏析严重、铸件易开裂等问题,难以直接铸造成型。文中开展了7075 铝合金环缝式强电磁搅拌流变制浆及半固态精密成型技术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环缝式强电磁搅拌半固态精密成型技术有效提高了7075 铝合金成分均匀性,铸件组织细化,热裂倾向减少明显,合金的成型性能和零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可以实现高强铝合金零件的近净成型。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某车型侧面移动式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热成型B柱撕裂问题,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建立了与试验对标良好的侧面碰撞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分析找到了B柱撕裂的原因,提出了弱化B柱根部区域门槛加强板支撑盒和改进焊点工艺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撕裂区域应力集中,B柱没有出现撕裂问题,提高了车身侧面碰撞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9.
分别测定了QSS400桥壳钢钢板及其热冲压成型后桥壳材料在应力比R=-0.8的不对称循环载荷条件下的四点弯曲疲劳曲线,研究了热冲压加工对QSS400钢显微组织和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SS400钢虽然在800℃热冲压成型过程中经历了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过程,但由于钢中微量强碳化物形成元素铌的阻碍作用,桥壳材料的显微组织并没有粗化,仍然保持了11级的细小晶粒度,因此疲劳强度也降低得很少,仅减少4%.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Domex700MC高强钢组织、性能的基础上,进行了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工艺及其焊接接头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可以获得满意的接头性能;焊接接头最薄弱处是热影响区;为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力学性能,控制焊接热输入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数控激光焊接高强钢材料焊接质量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法优化设计试验,并对焊接试件进行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焊缝金相组织和显微硬度试验,焊接接头SEM分析,焊缝盐水腐蚀试验等多种焊缝质量的检测.同时分析了高强钢焊缝质量常见缺陷,并给出了一套可以有效控制焊接高强钢加工质量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Mn-Si双相钢薄板成型性以及在成型过程中微空洞形成的实验研究,分析讨论微空洞形成对双相钢薄板成型极限应变的影响。从材料的损伤观点出发,探讨了双相钢薄板成型过程中微空洞形成的规律,提出了微空洞形成参数、微观组织参数以及宏、微观力学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利用此表达式,对Mn-Si双相钢薄板成型极限应变进行了估算,得到了与成型极限图(FLD)实测数据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阻点焊工艺将热处理后1.8mm的22MnB5钢与1.5mm的TRIP590钢实施了焊接处理,并且对点焊后的22MnB5/TRIP590不等厚异质高强钢的点焊试样分别做以拉剪试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显微组织的观察,分析了焊接电流这一焊接工艺参数对于点焊接头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B柱是汽车侧面碰撞重要的承载结构件,热成形技术作为先进的集工艺和材料于一体的技术,在汽车B柱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针对B柱进行热成形钢轻量化设计;根据高强钢减薄强度等效经典公式,从能量角度推导出新的强度等效公式,并根据工程应用对公式进行合理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强度等效公式,对汽车B柱原材料进行热成形钢替换设计,对零件的成形性和吸能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整车侧碰试验对轻量化效果进行验证,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结果可知:根据强度等效原则,并补充了安全系数因子,考虑替换前后钢材料在材料参数因素、残余应力、尺寸偏差和屈强比因素的影响,修正了车身零件的材料强度等效减薄公式;对1500HS材料进行厚度设计,实现零件的材料-工艺-性能的最佳匹配,保证成形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材料厚度由2.2mm降低到1.6mm,重量由原来的4.5kg降至3.2kg,轻量化减重达27.3%;基于C-NACP侧面碰撞分析工况,进行仿真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前后均可以满足五星标准限值要求;同时试验与仿真误差4%以内,表明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AZ31镁合金热压缩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计算得到了流变应力方程,分析了合金压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并用HyperXtrude有限元分析软件对AZ31镁合金方管挤压成型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AZ31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在350℃以上较快达到稳态,易于加工成型;热压缩变形后合金中的孪晶组织随温度的升高有所减少,且晶粒不断长大,在高应变速率时由于动态再结晶不充分,晶界附近形成类似"项链"状的细小晶粒组织;有限元模拟分析发现方管角部金属流速低于中心位置,在HyperStudy中经工作带优化后流速分布均匀,采用优化设计的模具挤压生产出了合格的AZ31镁合金型材。  相似文献   

16.
对普通热冲压成形钢,高淬透性、高抗氧化性热冲压成形钢,高强韧性热冲压成形钢,超高强度热冲压成形钢,高抗氢脆敏感性热冲压成形钢,纳米粒子强化超高强度热冲压成形钢等热冲压成形钢近年来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热冲压成形钢零件轻量化与功能性的关系,强度与氢脆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织细化对其强韧性的影响机理,并对热冲压成形钢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交叉轧制AZ31B镁合金进行数控热渐进成型的工艺试验,考察了AZ31B镁合金板在不同温度和成型工艺参数下的热渐进变形规律。结果表明:最佳成型工艺条件为在250℃时采用0.1 mm的进给量和1 800 mm.min-1的进给速度,此时板材成型极限角可达61°;在热渐进成型工艺条件下板材的厚度变化仍遵循余弦法则。  相似文献   

18.
分析HR950/1300HS高强度钢的疲劳性能发现,基于给定的最大循环周次(107),得到应力比(R)=0.06的疲劳曲线,在失效概率为10%、置信度为90%时计算得到的下限疲劳强度为273.1 MPa、标准偏差为6.92 MP。采用热辊压成型高强钢的电池框架进行疲劳损伤分析与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随机振动疲劳损伤分析方法,电池框架的最大损伤因子只有0.13,最大损伤值对应的均方根应力值仅为49.66 MPa;基于定频振动疲劳损伤分析方法,最大损伤值仅为5.806e-8。根据CAE分析与试验综合评价,采用热辊压成型高强钢的电池框架结构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陈光霞 《机械》2010,37(5):63-66
为了对SLM快速成型不锈钢零件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分析与研究,用SLM制备了拉伸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对其断口进行电镜扫描,分析其断裂特点;利用SLM设备制备了金属立体,进行显微硬度的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LM快速成型金属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拉伸试样为韧性断裂;零件内部具有良好的致密性、晶粒细小,显微硬度高于一般奥氏体不锈钢;内部组织结构均匀,具有定向凝固特征;成型件物相主要以奥氏体存在。SLM成型金属件具有良好的组织特性及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刘进  景作军 《机械》2011,38(6):24-29
在汽车车体构件制造中的辊弯成型工艺应用项目研究中,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研究了汽车B柱变截面辊弯成型仿真的有限元建模方法,主要包括板料模型和成型辊模型的建立、单元选择、边界条件、各种参数的设置及成型辊的速度加载等内容,然后采用刚性轧辊沿板料长度方向平动的方式对板料成型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了板料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