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特点,将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相结合,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网络层次分析法(ANP)构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网络结构模型,确定所有评价指标的权重,该方法克服了以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不能反映指标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弊端;然后引入模糊综合评价(FCE)的思想和方法对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ANP-FCE模型。对我国北方某水电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的结果显示,该评价模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2.
层次分析法在山西省水资源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建立了山西省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11个城市进行了水资源安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晋城市的水资源安全等级最高,水资源安全形势最乐观;太原市、忻州市、长治市、阳泉市、晋中市、临汾市、朔州市、阳泉市的水资源安全等级都处于亟待解决的状态;吕梁市和大同市的水资源安全等级最低.  相似文献   

3.
根据河池市水资源现状,先构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确定各层指标权重,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综合指数法对河池市水资源状况进行了综合安全评价。研究表明,2005-2010年河池市水资源系统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仍有很多指标不安全,甚至为严重不安全。为保证社会经济和环境各方面协调发展.对河池市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安全关乎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台州市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式建立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指标的权重,以"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求得各指标的子安全度,结合综合指数法对台州市2011-2015年水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台州市该阶段的水安全情况处于基本安全状态,化学需氧量、河流污染百分比、年降雨量、城市用水重复率是台州市水安全状况的主要影响因子。以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台州市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台州市2016-2020的水安全状态仍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且呈逐年上升向安全状态转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考虑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反应模型,突出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建立符合太湖流域自身特点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按照水资源状态、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水资源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对指标进行分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太湖流域2000—200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水平处于适载与超载的临界状态,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6.
基于PSR模型的贵州省水资源安全诊断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从需水压力、水资源状态、人为响应3个方面构建贵州省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模糊隶属度函数标准化法和综合指数法对贵州省2001—2015年水资源安全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2001—2015年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由0.48上升至0.78,从临界安全状态上升至相对安全状态。从影响贵州省水资源安全的三大类要素变化情况来看,需水压力指数受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节水技术的提高,万元工业、农业产值用水量显著下降,由2001年的0.40上升至2015年的0.71,由临界安全状态转变为相对安全状态,并逐渐向安全状态发展。水资源状态指数受自然因素的主要影响变化较大,多处于临界或相对安全状态。人为响应指数受各项水利工程设施逐步完善、环保意识增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逐步加大的影响,从2001年的0.40上升至2015年的0.82,由临界安全状态转变为安全状态,提升最为明显。人为响应指数的提高是促进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向相对安全、安全状态发展的主要因素,表明人类行为对水资源安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合理评价湖北省水资源态势,在系统考虑湖北省水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同时遵循代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等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湖北省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熵权法与模糊集对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水资源评价模型,对湖北省2008-2016年水资源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6年湖北省水资源状态呈现出波动式升高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9年间湖北省的水资源状态良好;(2)从水资源DPSIR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研究时段内水资源影响和水资源响应是影响湖北省水资源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基于GRNN模型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东文  郭荣 《人民长江》2012,43(5):2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符合丰水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从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状况、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资源管理能力5个方面提出50个评价指标,并运用GRNN神经网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对文山州不同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 不同规划水平年各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为2~3级,反映出文山州现状及中、长期水资源处于可持续与基本可持续之间的状况,亦表明所建立的GRNN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② GRNN网络评价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度高、参数调整少、不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优点,可以更快地预测评价网络,能够满足客观评价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贫困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中国主要流域和分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海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小,开发潜力较小,其它流域和分区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经对比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说明本文建立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可靠有效的,能为水资源规划、跨流域调水和水利工程运行提供较可靠的水文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资源节约、水资源良性循环、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出发,建立了综合反映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的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可量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效益,为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效益评价提供科学方法,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彭涛  秦振雄 《人民长江》2019,50(5):88-93
城市水资源安全定量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城市水资源发展战略,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建立了包括水量安全、水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安全3个子系统在内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了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构建了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并以广州市为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2004~2014年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状况及其主要障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水资源安全水平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安全级别从较不安全上升至临界安全水平;水量安全是影响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的首要因素,人均水资源量、产水模数、客水比例等是阻碍水资源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评价模型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城市水资源安全的时序演变特性和主要制约因素,评价结果比较贴近实际情况,可为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有效可行而又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的生态安全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安徽省为例,构建以TQR(威胁-质量-调控)为概念模型的水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赋权并计算2013-2018年生态安全指数来评价水资源生态安全水平,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障碍因素诊断和安全动态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水资源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克拉玛依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克拉玛依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从空间配置、时间配置、用水配置、水源配置等方面入手,设计两个步骤来解决:(1)选取12个用水指标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2)拟定各类需水方案、供水方案组合叠加生成调度运行方案,形成水资源配置方案集,并设置各方案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再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WRMM模型配置结果,然后对克拉玛依市2011年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的最佳水资源配置方案8,供水保证率达到100%,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57%,灌溉水综合利用系数为0.75,为提高克拉玛依市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区域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综合评价重庆市水资源安全情势,分析多重背景下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以WPI模型构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5个子系统资源(R)、途径(A)、效率(U)、能力(C)和环境(E)。采用加权函数法计算1997—2013年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和5个子系统得分值,并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建立水资源安全因素判定模型,对子系统进行优等、中等、劣等因素划分。结果表明重庆市水资源安全值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系数为0.022 8 /a,水资源安全状况趋于好转,并且与因子分析对比结果基本一致;但各子系统时序变化差异较大,途径和能力子系统分值逐年上升,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分值比早年有所下降,该阶段的效率子系统分值变化不大;因素评判结果显示,途径因素和能力因素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提高,从劣等因素变为优等因素,但资源和环境因素却逐渐演变为重庆市水资源安全的劣等因素,效率因素降为中等因素。未来重庆市水资源安全存在一定风险,需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改善,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来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三角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得到水资源健康安全、水资源发展安全和水资源保障安全3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度。从时间序列上对2010-2016年广州市水资源安全进行评价,并对其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综合指数处于极安全-较安全之间。影响广州市水资源安全的限制性因子主要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三产总产值比例、城市化率。综上所述,广州市水资源现状为较安全,此研究将为改善城市水资源安全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藏地区本身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加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导致水资源成为限制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西藏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以西藏7个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为例展开研究。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筛选出了19个指标,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概念模型(DPSIR)的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系统,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分析法来确定指标权重,以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西藏水资源比较脆弱;其中,拉萨地区为重度脆弱区,日喀则、那曲、阿里地区为中等脆弱区,昌都与山南地区为比较脆弱地区,林芝地区为不脆弱区。总之,对高海拔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展开评价研究,可为水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成分分析法在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度量,对于区域认识和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有重要的意义。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引入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并以浙江省为例,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定量分析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的最主要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子可以归为3类:社会经济因素、水资源开发利用因素、水环境破坏因素,从单个因子来看,GDP和固定资产值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其因子载荷量均为0.992,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承载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自然资源,对于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水资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秩比法和最小相对信息熵原理对传统熵权法进行改进。在耦合客观与主观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点选取14个评价指标对曲陆坝区5个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无调水的情况下,5个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79、0.390、0.335、0.287、0.283;在有调水的情况下,5个水平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46、0.367、0.323、0.351、0.365,通过比较分析,说明外流域调水能显著改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西部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水资源保障条件较差,随人类开发强度的增大,对水土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中探讨了松嫩平原西部水资源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模型及安全基准的确定,对水资源安全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成都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在PSR模型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最终得出成都市水安全评价综合指数,并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未来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5年-2013年成都市水安全状况均处于安全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采取措施来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加大技术投入,建立节水型城市;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环境投资,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完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预警机制,提升应对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及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