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内燃机轻型汽车在开启空调制冷系统时车辆动力性能迅速降低、耗油量大幅度升高的问题,结合传统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及电源系统的特点,提出使用电动空调压缩机代替皮带驱动空调压缩机的方案。并基于MAHA FPS2700平台,试验测试了发电机负载增加后对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油耗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改装电动压缩机提高了整车动力性能、降低了油耗。  相似文献   

2.
根据汽车空调高低压管路的物理特性,针对热量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以某车型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同轴管在空调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利用HyperMesh软件来简化处理模型,通过CFD分析比较了高低压一体式与螺旋式同轴管的换热能力.分析比较说明螺旋式同轴管有更好的换热效果.通过一维仿真软件KULI建模,分析对比空调系统增加螺...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CO2双螺杆压缩膨胀机的优势以及膨胀机和压缩机同轴连接的受力情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将膨胀机和压缩机做成同轴可以很好地抵消轴向力。并设计了新型的进气装置可以很好地实现CO2热泵空调系统的冬夏季转换,CO2双螺杆压缩膨胀机自身的进排气调节可以取代热泵空调中的四通阀,避免了四通阀的热短路效应和高低压间的泄漏。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动系统和PLC控制相结合制造了空调压缩机出液管自动冲压机,成功地解决了压缩机出液管的自动装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普通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在夏季高温环境中制冷时,排气温度过高,系统制冷性能衰减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中压补气技术的准二级压缩型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系统以R407C为制冷剂,并搭建了试验台。通过在标准焓差实验室模拟测试不同外界环境温度及改变压缩机转速情况下系统的制冷性能,并与普通单级压缩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制冷时,准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在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方面有很大优越性,在标准制冷外界环境30℃下,准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制冷量和压缩机功率增加显著,分别提高了12.97%,4.92%,系统COPc提高了7.94%;当压缩机转速从2 000 r/min提高到6 000 r/min时,准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制冷量和压缩机功率分别提高了6.01%~12.31%和2.06%~6.24%,系统COPc提高了0.63%~6.5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船用高压空压机润滑系统流程及其工作过程;分析了研制样机存在的油耗过大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对润滑系统进行了改进,找到了一条降低压缩机油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自动控制空调系统,其优势在于根据制冷(或采暖)需求,实时地对车内环境状况进行反馈,空调系统根据各项反馈信息,实时对空调系统的输出进行调节,以实现最快的降温或升温速率,以及在空气环境趋于平衡后,以更小的功耗,更稳定的输出,保证乘员舱内的温度及湿度的平衡。而本文所讨论的"变温式自动空调系统控制方式"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逻辑方法,在传统空调系统的基础上不增加任何成本,仅通过控制手段实现更节能的温度控制,避免压缩机的过量制冷,减少压缩机通断次数,在制冷充足时,提高蒸发器表面的温度,而非用热风去混合冷风,从而降低汽车空调系统在无需满负荷工作工况下的油耗浪费。  相似文献   

8.
车载空调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乘车感受,但是同时也引发了噪音问题。本文通过对某汽车空调压缩机震动噪声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以此降低空调压缩机振动产生的噪声,提高人们乘车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空调压缩机工作时会间歇性的吸气和排气,这将会导致压缩机产生相应的振动,而振动将会传递到与之相连的管路上,管路在长期振动下容易断裂导致冷媒的泄漏。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通过增加消声器和增加管路壁厚的方法对管路进行减振分析,通过优化管路系统降低管路振幅,提高管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运用在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双滑板压缩机的泄漏损失。采用等截面摩擦喷管模型计算了双滑板压缩机中转子与转缸间隙处的径向间隙泄漏,同时计算了滑板侧的轴向泄漏。作为对比,计算了相同工况以及相同的转缸和转子尺寸下单滑板压缩机的泄漏损失。通过对比发现:在相同的尺寸和运行工况下,双滑板压缩机的泄漏损失要高于单滑板压缩机,但是双滑板压缩机的理论吸气容积要高于单滑板压缩机,二者的相对容积泄漏损失率几乎相等。因而相对于单滑板压缩机,双滑板压缩机结构上的变化是可以忽略的。考虑到双滑板压缩机具有更高的工作容积和机械效率,可以推断其更适合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上。  相似文献   

11.
中东地区气候炎热,中东空调使用常规压缩机时制冷能力和能效会大幅衰减。对双级增焓转子压缩机进行中东空调工况性能提升理论计算,并和单级压缩机进行了性能试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压缩机能效和制冷量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双级增焓压缩机在中东空调高温制冷工况下能效和制冷量提升明显,应用于中东空调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国产小型纯电动汽车主观评价中空调系统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空调系统工作原理和噪声来源分析,主观识别在压缩机不工作工况下空调系统噪声最为突出。结合空调系统噪声机制分析和噪声客观测试,确定噪声主要来源于鼓风机的电机和空调系统的风道。针对不同的噪声机制,分别从鼓风机壳体结构、电机碳刷和风道结构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前后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驾驶员右耳声压级降低4.13 dB(A),啸叫噪声、气动噪声与碳刷异响基本消除,大幅改善了空调系统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流体机械》2013,(12):65-69
介绍了一套电动客车变频热泵空调系统,对样机在不同压缩机频率和不同风扇电机频率下的制冷/制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试验曲线,并分析了压缩机频率、风扇电机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电动客车采用变频热泵空调系统,通过调节压缩机和风扇电机的运转频率,可以达到提高空调系统性能和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光电式太阳能空调的驱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光电式太阳能空调的驱动方案,该方案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和两相驱动技术,并对现有空调压缩机进行了改造。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所设计的驱动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旋转式空调压缩机的噪声直接影响空调系统舒适性,回顾了旋转式压缩机噪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旋转式压缩机的噪声进行分类评述,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乘用车发动机转速在1 573 r/min,压缩机开启时车内噪声异常的问题,对样车进行试验分析与诊断,对压缩机-支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验证改进效果。利用LMS声振信号采集系统采集振动噪声数据,采用频谱分析、阶次追踪等方法,并结合压缩机-支架系统模态仿真结果,确定车内异常噪声是压缩机轴频21阶与压缩机-支架系统3阶模态频率接近发生共振造成的。通过优化支架结构来提高压缩机-支架系统3阶模态频率以此来避免共振,并换装橡胶驱动盘缓和压缩机输入扭矩波动。将改进结构进行整车试验,结果表明:匀速工况空调开启时问题转速下,车内噪声降低了2.5 dB(A);匀加速工况空调开启时发动机转速1 500~1 650 r/min区间,车内噪声无峰值,其余转速空调开启时改进前/后车内噪声基本不变,噪声波动趋势平缓。  相似文献   

17.
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国远  郁永章 《流体机械》1998,26(11):51-55
介绍了电动汽车空调用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试验研究倩况,并依据测试结果分析了转速及蒸发温度对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COP及容积效率等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和电动汽车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COP比较,进一步说明:双工作腔滑片压缩机比较适合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8.
压缩机作为空调管路系统的主要激励源,其激励的准确识别是空调配管系统设计及优化的前提。当压缩机为第三方提供时,须通过实验方法识别压缩机激励,针对此,提出了基于刚体动力学的转子压缩机质量特性及等效激励识别方法。基于质量线法对压缩机的质心及惯性参数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识别精度及一致性较好。基于刚体动力学方程,结合压缩机缸体表面的振动响应、压缩机的惯性参数以及橡胶脚垫的特性参数,识别了压缩机的等效激励力,并对该识别激励力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仿真得到的加速度与实验测试加速度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出现在y向的第2阶,为26.3%。这表明此激励识别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精度,识别结果可用于空调管路系统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空调系统在现代汽车的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空调系统不仅能调整车内外温度、湿度,还能实现空气净化等功能,是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保证。通过对汽车空调压缩机制冷技术的研究和分析,说明了压缩机在空调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并在压缩机性能、制冷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多项试验,记录了压缩机工作能力及制冷能力的相关数据,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和开发人员优化汽车空调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基于汽车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工作稳定性差、停车无法使用等现状,提出了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的方案和设计思路,一方面用模糊控制器来控制汽车行车时压缩机转速实现汽车室内温度的智能控制.另一方面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将压缩机由原来的发动机驱动改为由发动机和电动机选择性驱动,实现停车空调制冷功能.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利用Matlab/Simulink分别对非独立式空调系统和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充分说明了独立式电动空调系统,使汽车行车过程中动力性下降,停车时不能使用空调的问题得以解决,也使汽车室内温度更加适宜,舒适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