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VA菌根用于矿山复垦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张文敏  张美庆 《矿冶》1996,5(3):17-21,32
目前国外矿山复垦研究的新热点是应用现代微生物工艺技术加速新覆盖土的改性与熟化。文章阐述了为试验矿区筛选适生优质VA菌株、繁殖菌剂的方法,试验证明,在复垦地接种VA菌根后,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生物学产量和加速培肥土壤。这与常用的施用化肥或掺入土壤改性材料相比,经济、高效、持久、无污染。加快这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对拓宽我国科学复垦技术研究领域、提高土地复垦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炭开采造成了大量的沉陷区及废弃地,亟待进行土地复垦,而土壤改良是土地复垦的关键和基础。我国煤炭开采大多集中于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经过采煤扰动后土地极度退化,自然恢复困难,通过人工手段恢复是目前土地复垦主要的研究方向。人工恢复的关键点是对土壤的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丰富微生物功能群,进而提高人工恢复的效率。综述了生物改良内涵,分析了矿区土壤改良的影响因素,植被恢复和微生物修复对土壤改良的影响,介绍了现代监测方法高光谱遥感对复垦土壤和植被的监测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自然演替及人工演替下土壤性状的变化、影响因素、作用机制,植被、微生物在随复垦时间延长而对土壤改良的贡献,微生物复垦新技术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以及高光谱遥感在土壤和植被的快速无损监测中的应用方法。归纳出植被恢复、微生物群落功能增强与土壤改良是相互促进的,人工复垦能加快植被恢复速率,增加土壤结构优化及养分积累,促进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以丛枝菌根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对复垦区植物的生长发育性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是高效、低成本人工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高光谱监测已经在土壤质量和植被长势等方面取得广泛应用,对于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复垦技术在矿区生态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马彦卿 《采矿技术》2001,1(2):66-68
微生物复垦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接种优势,对复垦区土壤进行综合治理与改良的一项生物技术措施.借助向新建植的植物接种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和内生菌根等微生物,可使失去微生物活性的复垦区土壤重新建立和恢复土壤微生物体系,加速复垦地土壤的基质改良,加速植被重建.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GIS的矿区微生物复垦监测与评价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J2EE技术,采用MapXtremeJava作为WebGIS发布平台,并集成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构建了B/S结构的微生物复垦监洲与评价系统.以神东煤矿区微生物复垦为例,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与功能,初步实现了微生物复垦信息的管理、统计分析、网络发布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内生(VA)菌根用于矿山复垦的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目标是向新建植的植物接种VA真菌,预期使失去生物活性的复垦区土壤基质迅速得以改良,从而促使复垦成功。研究内容包括:复垦地新耕层中土著VA真菌菌种调查;为两个矿区筛选适生优势VA真菌菌株;田间接种技术与侵染率调查;接种VA真菌植物的增益效应研究;宿主植物根际土壤VA真菌繁殖能力研究。试验结果证实应用接种VA真菌技术,能够有效地改良复垦土壤基质和加速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目标是向新建植的植物接种VA真菌 ,预期使失去生物活性的复垦区土壤基质迅速得以改良 ,从而促使复垦成功。研究内容包括 :复垦地新耕层中土著VA真菌菌种调查 ;为两个矿区筛选适生优势VA真菌菌株 ;田间接种技术与侵染率调查 ;接种VA真菌植物的增益效应研究 ;宿主植物根际土壤VA真菌繁殖能力研究。试险结果证实应用接种VA真菌技术 ,能够有效地改良复垦土壤基质和加速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以山西长治司马矿煤矸石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对不同复垦年限矸石场的土壤微生物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垂直方向上,矸石场不同层次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以及真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随着复垦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而细菌与真菌的比值(B/F值)呈降低趋势。在林木根区水平方向上,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S1(树基附近)处的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逐渐减少,真菌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充填复垦5 a后,S1位点的细菌数较S2处(距树干基部约100 cm处)显著低11.70%,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S2处高31.18%和19.08%,B/F值比S2处低19.95%。矸石场各土壤层次的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在充填复垦5 a后,与S2位点相比,S1处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降低23.81%和17.95%,脲酶酶活性显著提高19.05%,但S1处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S2位点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矸石场复垦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复垦第1年,S1和S2位置土壤呼吸速率没有显著差异。充填复垦3 a后,S2处的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S1,但到复垦5 a后,S1处的土壤呼吸速率较S2显著提高33.33%。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复垦耕地土壤微生物种群特征,采用随机取样法对不同复垦方法、复垦的耕地和林地进行取样,采用计数法对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复垦林地的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复垦耕地和对照耕地,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则与此相反;在几种复垦耕地中,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排序基本一致,都表现为对照耕地大于就地取土复垦耕地大于煤矸石充填复垦耕地。说明复垦耕地的土壤环境与对照耕地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煤矸石充填法复垦的耕地土壤更需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土地复垦起步晚,新技术与新理论应用较少的问题,研究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原理在露天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根据生物和环境协同进化原理,可使生物活性的复垦区土壤迅速重新建立和恢复土壤微生物体系,加速复垦土壤熟化,提高矿区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复垦后土壤质量与土壤碳循环之间的内在机理,揭示时间序列下复垦土壤的碳动态特征规律,研究选取了山东邹城东滩矿区复垦3、6、9、12 a的耕地土壤和复垦3、12 a的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矿区内部未受塌陷影响的正常耕地和林地作为对照。通过实地采样并检测土壤总碳(TC)、总氮(TN)、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以及土壤理化性质(pH、AN、AP),探究时间序列下复垦重构土壤在耕地和林地2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碳动态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复垦后耕地和林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随复垦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复垦3 a和12 a的耕地和林地相比,耕地各土层深度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均高于相应深度林地土壤;复垦12 a的耕地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已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复垦12 a的林地土壤40~60 cm能达到对照水平。各复垦年限耕地和林地土壤中总碳含量均高于对照,这与复垦土壤中较高比例的土壤无机碳含量有关。复垦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相同复垦年限的耕地和林地土壤相比,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林地,且增速更快;复垦9 a的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