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莹  王晓琨 《中国医药》2012,7(4):470-470
患者男,65岁,因发热1周于2011年7月5日人院.患者入院前1周反复出现发热,有畏寒症状,体温最高40.2℃,曾外院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上述症状无改善.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食道癌手术史1年,术后贫血,血红蛋白为90 g/L;患者青霉素、头孢类药物过敏.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8℃,呼吸20次/min,脉搏80 次/min,血压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贫血貌.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1×109/L,中性粒细胞70%,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240×109/L,血白蛋白28.9 g/L,C反应蛋白897.5 mg/L.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73岁,以“咳嗽、咯痰4d,加重伴胸闷1d”入院。患者入院时胸部 X 线片示双肺下野支气管感染征象;血 WBC 9.59×109/ L,N 78.6%,PLT 101×109/ L;CRP 25mg/ L;心电图未见异常。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活动自如,T 36.8℃,R 18次/ min,P 70次/ min,BP 140/75mm 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36岁.午餐饮酒后自觉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恶心,呕吐、未发热,1 h后,来院就诊. 查体:一般状况尚好,呈急性病容,神志清晰,体温36.8℃,血压105/70 mm Hg,呼吸2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8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3×109/L、红细胞4.2×1012/L、中性粒细胞0.75,X线腹平片示正常,初诊急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9岁,因“间断心慌、气短、胸闷6d”于2011年2月13日人我院心内科治疗.入院查体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V1~ V3导联Q波.胸部X线片示:右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双肺慢性支气管炎征象,查体:体温36.3℃,脉搏8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 mm Hg(1 mm Hg =0.133 kPa).2月13日查血小板100×109/L.  相似文献   

5.
杨贺  芮芳  钟丽英 《中国药业》2011,20(8):76-77
患者女,73岁,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2月,腹胀、腹痛近3 d,尿频、尿急、尿痛明显,于2010年8月16日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2℃,血压130/80 mm Hg,脉搏90次/min,腹部胀满,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腔CT示肝硬化、脾大、少量腹水;血常规示白细胞2.72×109/L,中性粒细胞53.5%,淋巴细胞36.7%,红细胞3.32×1012/L,血红蛋白103.2 g/L,血小板62.2×109/L;尿常规示尿糖2.8 mmol/L,白细胞酯酶70 cell/μL.于18日留尿送检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从尿液中分离出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6.
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42岁,有青霉素过敏史。因肺癌术后50余天,第2次化疗后1个月,于2005年5月8日10:15再入我院。CT示:右上肺叶后段及下叶背段占位并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理示:低分化鳞癌。术后曾给予顺铂(DDP)联合丝裂霉素(MMC)化疗2次。本次入院拟行化疗。入院检查:T36.2℃,P98次/min,R20次/min,BP120/90mm Hg(1mm Hg=0.133kPa),心腹(-),右肺呼吸音稍弱,叩诊音浊,未闻及湿罗音,浅表淋巴结不大。血常规:RBC3.85×1012/L,WBC8.15×109/L,Hb122g/L;肝功:ALT49U/L,AST41U/L,肾功能正常,二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轻度左偏。X线胸片:两肺…  相似文献   

7.
马淑萍  秦建文  周静敏  赵勇 《天津医药》2005,33(2):113-113,i00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间断胸闷、咳嗽2个月,发现多发性皮下结节1个月,加重10d,于2003年1月4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神志清楚,血压126/68mm Hg(1 mmHg=0.133 kPa),体温36℃,脉搏108次/min,呼吸26次/min.急性病容,营养中等,自动体位,双侧颈前及腹股沟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质硬,固定,大小约0.5 cm×0.5 cm~1 cm×1 cm,全身四肢及腹部皮下多发暗红色结节,大小约0.5 cm×0.5 cm~2 cm×2 cm,口唇无明显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右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痰鸣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部及其他系统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9×109/L,中性粒细胞0.84,淋巴细胞0.08,血红蛋白80 g/L,血小板147×109/L,肾功能正常,白蛋白25 g/L.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护士.因反复咳嗽、咯痰5d,加重伴喘息1d,于2011年4月16日11:00,以"右下肺炎"收入院.既往体健,1年前患肺炎已治愈,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查体:T 37.1℃,P 100次/min,R 27次/min,BP 120/90mm Hg(1mm Hg=0.133kPa),神清语晰,呼吸急促,皮肤口唇无紫绀,鼻腔畅通,鼻翼无煽动,咽充血,颈软,气管居中,右下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心率10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阴性.辅助检查:WBC 8.0×109/L,中性粒细胞(N)0.901,淋巴细胞(L)0.09,RBC 4.4×1012/L,血小板(PCT)175×109/L肝肾功能示:正常.心电图示:正常.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因吐酸、呕吐、烧心、便血2 d,于2013年2月23日入我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用药史不详。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8℃,心率7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85 mm Hg(1 mm Hg=133.322 Pa),贫血貌。其余检查无异常。试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9.8×109L-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 g/L,红细胞计数2.61×1012  相似文献   

10.
赵烁 《儿科药学杂志》2010,16(2):I0002-I0002
1病历摘要 患儿,男,6岁,因"咽痛伴发热1 d"就诊.入院后查体:体温38.9 ℃,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22 kg,神清,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脓点,心率98次/min,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常规:WBC 15.0×109/L,N 0.78,L 0.22,CRP 46 mg/L.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17岁.2011年10月2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波动在39.0℃左右,在当地诊所静脉滴注药物2d后热退(具体药物不详),停药后复发,遂转我院就诊.主诉:发热,头痛3d.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0℃,同时伴有头痛.体格检查:体温39.1℃,脉搏90次/min,呼吸频率21次/min,体重45 kg,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辅助检查:WBC 9.69×109/L,N 85.4%,L9.2%,C反应蛋白(CRP) 121.8 mg/L,红细胞沉降率76 mm/1h.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均正常.同时抽取2份血培养,结果报告均为放射根瘤菌.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摘要女,79岁。因右上腹痛3d伴右下腹痛1d,门诊以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收入院。既往有右上腹痛发作史。体检:T37℃、P86次/min、R24次/min、BP152/78mm Hg。全腹胀,右侧腹压痛,以右下腹明显,伴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肝胆脾未触及。WBC17×109/L,血淀粉酶256U/L(温氏法)。B超示:多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8岁,农民.因间断黑便2年半,伴发血小板减少1年半于2010年6月8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大便次数增多,当时无上腹部疼痛、烧灼感等症状,检验外周血象正常,当地医院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对症治疗后好转.2008年9月再次出现黑便,未行治疗,自行好转.2009年1月因右眼视野缺损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外周血象检查时发现贫血伴血小板减少(具体不祥),骨髓形态学提示:缺铁性贫血伴巨核细胞形成血小板不良骨髓象.给予补铁治疗1年(具体不详),血红蛋白(Hb)上升,血小板计数(PLT)维持在(30~50)×109 /L.2010年4月因再次出现黑便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近20d患者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就诊于我院.入院体检:T 36.7℃,P 80次/min,R 20次/min,BP 130/80mm Hg(1mm Hg=0.133kPa).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8岁,体质量85kg,因第1胎宫内孕38+5周,头痛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1个月,不规律宫缩1h入院。查体:T 36.8℃,HR 110次/min,R 20次/min,BP 180/110mm Hg,呼吸稍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尿蛋白(++)。血小板90×109/L;肝功能:ALT增高,总蛋白降低;眼底检查示:视网膜水肿,有絮状渗出。  相似文献   

15.
病例:患者,女,46岁,因间断乏力三年加重伴发热一周于2010年8月2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三年前因乏力就诊于外院,行血常规骨穿刺等检查考虑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近一月感乏力症状加重,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37.5℃~38℃,无明显咳嗽、咳痰症状.既往白塞病病史5年,无药物或食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86次/mm,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口唇红肿破溃,双肺呼吸音粗,未及干湿罗音,心律齐,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患者入院行血常规示白细胞0.5× 1&/L,中性粒细胞0.1×109/L,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12×109/L.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原始粒细胞26%,可及三系病态造血细胞.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例1:男,70岁,体重40kg。因胃癌术后肝转移收住入院,患者入院时BP100/60mm Hg,HR72次/min,消瘦,恶病质状态,腹部疼痛难忍,口服曲马多效果欠佳。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注射,静脉注射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HR120次/min,BP80/40mm Hg,立即通知医生,停用氟比洛芬酯,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50mg,5min后患者症状缓解,BP90/60mm Hg,HR80次/min,呼吸平稳。例2:女,65岁,体重70kg。乳腺癌术后行第六次巩固化疗,患者入院时BP110/70mm Hg,HR76次/min,WBC1.6×109/L,应用瑞白300μg皮下注射,1次/d,2d后出现全身疼痛,遵医嘱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注射,5min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急促,BP150/100mm Hg,HR110次/min,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20mg。患者10min后症状缓解,BP120/80mm Hg,HR...  相似文献   

17.
顾发卉  王秀丽  王颖  邵艳春 《中国医药》2011,6(12):1562-1562
患儿女,9岁,因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行封堵术入院.有青霉素及第2、4代头孢菌素过敏史.查体:P 100 次/min,R 20次/min,BP 100/60 mm Hg(1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尚可,唇略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脾不大.血常规:WBC 7.1×109/L,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0.1×109/L,RBC 4.28×1012/L,Hb127g/L,PLT 181×109/L.凝血常规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管型)、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室增大.入院后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使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12/14 mm PDA封堵器封堵,术中给予普通肝素2000 IU抗凝,冠状动脉造影示:原动脉导管未闭处没有从主动脉到肺动脉侧血柱显影,封堵器位置适当,封堵成功.  相似文献   

18.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2岁10个月女性患儿,因咳嗽、发热入院.血常规示WBC 10×109/L,Hb 105 g/L,PLT 188×109/L.用头孢呋辛钠等药物治疗5 d疗效不佳.考虑大叶性肺炎,入院第6天血常规示WBC 14×109/L,Hb 97 g/L,PLT 254×109/L.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70 mg,1次/8 h.入院第11天血常规示WBC 15.7×109/L,Hb 104 g/L,PLT 1349×109/L.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全片可见各型巨核细胞及血小板.入院第13天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第14天血常规示WBC 6.9×109/L,Hb 104 g/L,PLT 226×109/L.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1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1个月,于2011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无脓痰,伴有双侧胸痛,上腹部不适,乏力,易疲倦,无发热、盗汗,无咯血、心悸、气喘,无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厌油腻.既往无肺结核、肝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3个月前有生食蝲蛄及石蟹史.查体:体温36.0℃,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6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口唇稍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右下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大小约1 cm×1 cm,质韧,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左侧肾区轻叩痛,双下肢不肿.血常规示:白细胞13.34×109/L,红细胞5.18×1012/L,血红蛋白148 g/L,血小板316×109/L,嗜酸细胞计数3.91×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93,血沉12 mm/1 h,C-反应蛋白37.26 mg/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HP,白细胞++/HP.肝功能示球蛋白39.97g/L,血脂、血生化、血糖、血淀粉酶正常.双肾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肺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膨胀不全,右下肺感染;双肺多发增殖灶,纵隔淋巴结增多,见图1.胸水B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黄色、浑浊、有絮状凝块液体(极似血浆),胸水常规示蛋白定性试验(+),有核细胞计数2670×106/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嗜酸性细胞0.58;胸水总蛋白86.85g/L,乳酸脱氢酶903 IU/L,腺苷脱氨酶17 U/L,胸水癌胚抗原正常范围.胸水培养及幼虫虫卵均为阴性.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皮试(+).入院诊断:肺吸虫病、肾小球肾炎型、皮下结节型并胸膜炎型.予吡喹酮片25 mg/kg,口服,3次/d,连续3d,服药过程中出现纳差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1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感染较前片吸收好转,双侧胸腔积液大部吸收.半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8.87×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42,皮下结节较前减少和缩小.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患儿女,9岁,体重21 kg,因"双下肢瘀点1月"于2010年10月11日入院.查体:T 36.5℃,P 94次/min,R24次/min,BP 90/60 mm Hg;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10.8×109/L、N 92.4%、L6.1%、M 0.6%、RBC 3.99×1012/L、HB 117 g/L、PLT 248×109/L、PT 16.1 s、APTP正常;大小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有青霉素过敏史.当天下午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注射用夫西地酸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710)0.125 g,输注速度约为60滴/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