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笃宪  高明 《昆虫知识》1991,28(1):32-34
<正> 水杉尺蛾Ascotis selenaria dianeria Hübner又名大造桥虫。国内分布湖南、湖北、江苏等省。主要为害水杉,还为害柑桔、枣树、池杉、落羽杉、旱柳、香椿以及刺苋、蒿类等。1987年9月中旬,湖南省南县林科所400亩水杉纯林以及600m道缘林遭受该虫严重为害。单株虫  相似文献   

2.
1964年12月下旬,陕西省昆虫学会召开了全省棉虫防治技术讨论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省棉虫发生特点及生产条件等,认其讨论了1965年的防治技术措施和策略,具体写出了棉虫防治技术措施纲要,提供有关农业生产部门参考采用。 陕西省棉田以关中棉区为主,基本上具有中纬度黄河流域棉虫区系的特点。以棉蚜、盲蝽、红铃虫、红蜘蛛、地老虎、棉铃虫、小造桥虫等七种害虫经常为害棉花,尤以前四种最为重要。关中中部、东部灌溉区棉田集中,为全省主要棉区,温度湿度较高,水肥条件好,棉株生育快、生长期长,红铃虫与盲蝽为历史性的虫害,棉蚜、红蜘蛛、地老虎也易于成灾。北部早塬区一般属次要棉区,棉田分散,生长季节较短,水肥条件差,植株生育较慢,干旱年份棉蚜、红蜘蛛为害重,影响最大;多雨年份棉蚜为害期长,叶病(茎枯病)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3.
大造桥虫对火炬树的危害及其发生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先炜  侯传祥 《昆虫知识》1999,36(3):146-148
火炬树RhustghinaLinn.原产北美,以其适宜地域广、成林速度快、净化空气作用强、秋后红叶观赏价值高,而成为我地区荒山荒滩主要绿化树种和城乡主要美化树种。1994年9月发现,大造桥虫在我区100hm2、5年生火炬树上大发生。虫株率100%,平均虫口密度0.6头/复叶,单叶几乎全被食光,使火炬树失去净化、绿化、美化作用。大造桥虫AscotisSelenaria(Deniset Schiffermuller)属鳞翅目尺蛾科,国内南方省份多有该虫的分布,而在北方火炬树上大发生成为火炬树的主要害…  相似文献   

4.
<正> 大蓑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又名棉避债蛾、大袋蛾、大背袋虫,属鳞翅目蓑蛾科(Psychidae),在彭泽棉区间断普遍发生,局部为害较重。为害多种树木,7—8月间迁往棉田,为害棉叶,取食上部叶片和嫩头,严重时可将嫩头和棉叶全部吃光,影响棉花生长,甚至造成棉株枯死。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探索防治措施,现将调查观察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棉小卵象Calomycterus obconicus Chao属鞘翅目,象虫科,是棉花苗期害虫之一。一般年份发生为害较轻,但在重发生年,局部棉田的棉苗,常引起落叶,光秆,甚至死亡。此虫分布于浙江、山东、江苏。江苏省主要分布于苏南、苏北的沿江一带。南通棉区均有分布。主要寄主有棉与桑,偶尔也为害玉米。鉴于这方面的资料国内报道较少,特将我们的观察结果简报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 本省棉区第一代红铃虫发生少,为害经;二代明显上升,为害加重;三代虫量显著激增,严重为害中、上部青铃。如不及时防治,青铃被害率可在90%以上,棉产量损失为20%左右。因此查清红铃虫第三代虫源,搞好测报,及时指导田间药剂防治很有必要。现将1977—1982年在肖山棉区进行系统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方法和过程 选有代表性的棉田定300—500株棉花,调  相似文献   

7.
焦条丽夜蛾(Acontia graellsi Feisthamel)由于为害棉叶,故在湖北过去一般多称棉叶夜蛾。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和武昌宝积庵附近棉田,以往都曾发现其为害,但因发生数量不多,故当时都未引起注意。近几年来,此虫在本专区的襄阳、宜城、枣阳、光化等县发生很多,特别是棉花生长中后期,雨水稍多时,为害更重,常把棉叶吃光。鉴于此虫在国内以往还未见到发生与为害的详细研究记载,故本所在1962年作了些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现将此虫的生活习性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种棉盲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盲蝽是半翅目异翅亚目中最大的一科,全世界已知种在五千以上,约占半翅目(包括同翅亚目)总数的五分之一。食性相当复杂,在为害农作物种类中以棉盲蝽最为严重。中国棉虫记录中有盲蝽15种,世界棉虫记录中有棉盲蝽28种。根据我们几年来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棉区的调查,共得盲蝽17种,共中为害比较重的有7种。从1953年到1956年,我们选择了分布广和为害严重的 3种做了研究。这三种是:1)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2)三点盲蝽Adelphocoristaeniophorus Reuter;3)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  相似文献   

9.
<正> 塔里木鳃金龟Melolontha tarimensis Semenov是我州大田作物、棉、麻、瓜、菜及林果的重要害虫,近些年来日趋严重。我们从1979—1982年,对该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饲养观察,现综合报道如下。 一、分布与为害 此虫普遍分布于南疆各农业区,在本州的焉耆、和静、和硕、博湖、库尔勒等县较为严重。以2—3龄的幼虫为害最重,每头虫能咬死小麦5—20株,玉米1—3株。从麦田虫口密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山楂童锤角叶蜂的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童锤角叶峰是近年来在安徽大别山区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严重为害山植和梨树、1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夏越冬。幼虫食叶为害,每年5月上中旬为猖极为害期。此虫发生与海拔高度及温湿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2019年在广东湛江、江门调查了玉米上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发生为害动态,分析了不同生育期玉米上该虫发生为害差异规律。发现各个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虫口数量与玉米受害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呈现不均衡性;该虫对玉米苗期为害最严重,其次为大喇叭口期;建立了2个地区玉米6个生育期受害率与虫口数量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及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校厚田生产队部分秧田发生红砂虫,为害很严重。我们对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在结果简报如下: 一、发生和危害情况 红砂虫又名红线虫,学名Branchiur spp.发生在近山边土壤粘性较强、含腐植质较多的秧田内。 气温在20℃以上时,此虫最为活跃,其为害是由于它在畦面钻蛀泥土,造成秧田畦面不平而引起烂秧;  相似文献   

13.
<正> 皱背叶甲Abiromorphus anceyi Pic属鞘翅目,肖叶甲科。 近年来在湖北潜江地区发生普遍,为害水杉、杉木、白杨、枫杨、油橄榄、枣、桃、梨等多种树木,尤其对水杉、白杨为害最重。主要以成虫取食嫩枝皮层,幼虫为害根部,造成断枝枯梢。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小麦吸浆虫的为害程度严重回升,对小麦生产带来一定威胁。在孝感、云梦、应城、汉川、安陆等地调查发现:严重田虫穗率达90.17%,一穗上幼虫最多达106头,一粒中最多17头,损失率高达40%以上。我们于1985~1986年对该虫做了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 一、发生及为害 孝感地区小麦吸浆虫主  相似文献   

15.
<正> 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orana Fischer vonRoslerstamm是赣北棉区间发性的棉花害虫,近10年来曾有4年大面积严重发生,损失很大,有渐趋严重之势。在棉花生育期内均能为害,但以第二代(6月份)为害最重。作者对棉褐带卷蛾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桂花叶蜂Tomostethus sp.属膜翅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为害桂花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桂花是绿化和美化杭州西湖风景区的主要园林栽培花木,是杭州的市花。1965年我们在杭州园林害虫调查中发现极少数桂花嫩梢遭受此虫轻度为害,未曾见为害其他木犀科植物,至1969年逐年增多,未引起我们的重视。在1970年抽发新梢时,该虫大面积发生,为害严重,成片桂花的嫩梢叶片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种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健  赵奎军 《昆虫知识》2010,47(3):576-581
2005~2007年,对大豆食叶性害虫种类开展了系统调查。共发现5目、15科、29种害虫。大豆蚜Aphisglycines Matsumura、茄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on solani(Kaltenbach)、豆黄蓟马Thrips nigropilosus Uzel、二条叶甲成虫Monolepta nigrobilineata(Motsch.)、双斑萤叶甲成虫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üller et Denis幼虫及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幼虫为主要食叶性害虫。其中,大豆蚜、茄无网长管蚜田间发生较早,6月上旬已有发生;大造桥虫幼虫、豆卜馍夜蛾幼虫发生较晚,6月下旬后田间始见发生。豆黄蓟马成虫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上旬,若虫危害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下旬。二条叶甲成虫的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双斑萤叶甲成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一、发生及为害情况 甜菜象(虫甲)又称象(虫甲)虫在本区早有发生,但过去农民一直认为它并不为害作物,因而把它叫做“放羊牛牛”,“好牛牛”等。自从1952年种植甜菜以来,遭到象(虫甲)严重为害,以后随着甜菜的发展扩大而大量蔓延。1955年土默特旗七区共种了6,700亩甜菜,在幼苗期即被象(虫甲)吃掉1,800苗;尤其是1958年春季因象(虫甲)  相似文献   

19.
桃蕾瘿蚊Dasineura sp.为害桃树花蕾,一般有虫花蕾率达4%以上,严重的高达100%.幼虫为害花蕾引起大量枯蕾,影响产量.1990年。由于该虫的为害,有的桃树没开好一朵花,损失严重。鉴于该虫在国内尚未见有报道,笔于1990-1991年在永泰县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初步观察,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20.
为害玉米的新害虫——玉米旋心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山西南部地区,水地回茬夏玉米上,有一种害虫为害严重,当地群众土名叫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发生为害已有很长历史。经鉴定属鞘翅目、叶(虫甲)科,学名为Apophylia flavo-virens Fairmaire。在晋南,如洪赵县1954年玉米受害,一般缺苗23.4%,严重的达50%以上。为此特将这种害虫发生为害的情况加以介绍,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