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并发症多,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中,重型急性胰腺炎常在病程早期出现胰腺炎相关性腹腔积液,也称为胰源性腹腔积液。目前,关于胰源性腹腔积液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在各种病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病程早期,由于胰腺局部的炎症及继发扩大化的瀑布式炎症反应,引发胰腺及胰周组织渗出,以及炎症因子释放共同参与形成胰腺炎相关性腹腔积液。由于含有大量有害因子,胰腺炎相关性腹腔积液可经多种通路造成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加重病情,这在大量的动物实验中已得到证实。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强烈推荐通过微创化外科干预来处理胰腺炎相关性腹腔积液,以求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有针对性、合理、有效的饮食指导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方法:在4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治疗中,于急性期、恢复期分别给予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及心理疏导.结果:在合理的饮食护理的协助治疗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病程中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能起到缩短病程,促进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现阶段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以希望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近年来急性胰腺炎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程序性细胞死亡被定义为由细胞内程序执行的受控细胞死亡,包括凋亡、自噬、程序性坏死和焦亡。胰腺腺泡细胞的死亡模式主要包括细胞凋亡和坏死。虽然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通过对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程转归加深理解,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十分重要,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机制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预防等有一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ILSA法检测了3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急性胰腺炎病人血液中TNF-α、IL-6、IL-8含量明显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并与临床症状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细胞因子参予了急性胰腺炎病程发展的过程,并且是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前者具有自限性,一般经内科药物治疗即可痊愈,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少,病死率低;而SAP因胰液大量外溢引起机体组织自我消化,病情凶险,有较高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所以诊治非常复杂,治疗方针变化较大。根据SAP的病因、不同的病程发展过程以及所出现的并发症,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其中15%~20%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情凶险,表现复杂,合并症多,病死率高。近年来,由于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自然病程及胰腺坏死感染在胰腺炎中的重要性的的认识,以及在重症监护、内镜技术、药物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使SAP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即使在大的胰腺炎治疗中心,病死率仍然高达10%~20%。外科手术作为胰腺炎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胰腺炎治疗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严格掌握胰腺炎的手术适应证、选择最佳手术时机,对于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简化治疗和降低费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胰腺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等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进展快。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其中,胃肠道系统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有重要作用。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存在肠道功能屏障及肠道细菌移位,增加了胰腺感染和死亡的几率;肠道通透性的变化有利于各种内毒素的入侵;随后发生的肠道灌流不足,引起微循环障碍,导致肠道内分泌激素的紊乱及细胞凋亡;瀑布因子的释放加重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胰腺炎肠道系统的损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肠道内容物、肠道分泌物等进行判断和预测,使用益生菌可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大鼠病程演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程演变中的作用。方法:42只SD大鼠分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作胃窦切开缝合术,血管胰腺炎组用十二指肠闭襻法复制急性胰腺炎模型,结果:(1)急性胰腺炎组随着病变的进展,血浆淀粉酶升高,病程10h时胰腺炎病理呈水肿性改变,24h时呈出血坏死性改变;病程24h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显高于10h(P<0.05)。(2)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肾素活性在病程10h时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24h时略高于10h,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急性胰腺炎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病程10h,24h时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24h又显高于10h(P<0.05)。结论:肾素、血血管紧张素Ⅱ在急性胰腺炎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24 h内死亡因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因素.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入院24h内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式.结果在调查的27个因素中血pH值、APACHEⅡ评分、早期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死亡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休克、胸腔积液、血pH值、APACHEⅡ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有关,而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血pH值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有关.结论该回归方程在病程早期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应强调维护全身脏器功能,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选择素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及病程进展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指导临床治疗实践。方法 综述选择素在急性胰腺炎时的病理生理作用机理。结果 选择素水平在急性胰腺炎过程中古明显变化,并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补体等密切相关。结论 选择素是急性胰腺炎病理机理的组成部分,其表达水平对临床疾病的观察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