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四川省中小学生视力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收集四川省14 306名7~18岁中小学生视力数据.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学生视力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2.3%,平均视力为(4.79±0.37).不同年龄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平均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女生视力不良率(55.8%)高于男生(48.8%) (x2=70.190,P<0.01),平均视力(4.77)低于男生(4.82)(t=7.143,P<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59.6%)高于农村学生(44.5%) (x2=326.403,P<0.01),平均视力(4.74)低于农村学生(4.85)(t=18.047,P<0.01).10~ 12,12~ 13,14~ 15,15 ~ 16,17~ 18岁年龄段学生平均视角扩大速度约为7%~23%.结论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伴随视力不断下降;小学高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学生视力下降幅度较大,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对2013—2017年盐城市中小学校学生体检监测资料中的视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监测中小学生1 054 028人次,检出视力不良526 050人次,视力不良率为49.9%,呈上升趋势(P<0.01)。视力不良率高中生(83.4%)高于初中生(70.6%)及小学生(36.4%),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女生(53.2%)高于男生(47.2%);城市学生(60.3%)高于农村学生(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6~8岁以轻度、中度为主,9~12岁以中度、重度为主,13~17岁以重度为主。结论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较高,应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和干预,控制并逐步降低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中小学校实施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唐山市曹妃甸区6所城市和7所农村中小学校,各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共计抽取5 985名学生进行了裸眼远视力调查.结果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6.82%,其中轻、中、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4.07%、24.64%和28.1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0.76%、78.15%、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9.964,P<0.001);男生视力不良率(61.04%)低于女生(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89.689,P<0.001);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81.13%)高于非寄宿制初中学生(7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09,P= 0.065);城市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视力不良率(66.17%)高于农村(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6.862,P<0.001).结论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较高,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应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镇江市视力不良现状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中小学生近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2015—2017年连续三年抽取镇江市中小学校各8所,6~18岁共33 307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中小学生2015—2017年三年平均总视力不良率为63.52%,2017年最高为65.56%,高于2016年61.82%和2015年63.17%,视力不良率总体呈升高趋势(趋势性χ2=13.75,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三年总平均视力不良率小学为47.86%,初中76.92%,高中90.23%,随学习阶段升高而增高(趋势性χ2=4310.87,P<0.01),各学段学生三年视力不良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镇江市中小学生近三年视力不良率较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应根据国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视力不良和近视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5.
了解陕西省宝鸡市7~ 18 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配镜率及相关因素,为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6年4月收集陕西省宝鸡市10 225 名7~ 18 岁中小学生视力和是否配镜情况,分析学生视力和配镜率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2.84%,视力不良学生配镜率为53.47%,女生视力不良率(47.37%) 高于男生(38.53%) (χ2 = 81.58,P<0.01),视力不良女生配镜率(54.92%) 高于男生(51.78%) (χ2 = 53.36,P<0.01).使用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视力不良率不断升高(B = 0.073,95%CI = 0.065 ~ 0.080,P<0.01),并伴随视力不良程度不断加深(B= 0.045, 95%CI = 0.029~ 0.061,P<0.01); 配镜率随着年龄而增长(B = 0.042,95%CI = 0.030 ~ 0.054,P< 0.01),男生(B= -0.033, 95%CI = -0.060~ -0.006,P= 0.02) 配镜率相对女生较低.结论 陕西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配镜率低; 视力不良程度显著影响配镜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明确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视力相关性。方法 应用SPSS软件对2017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年龄的BMI指数均值及视力不良率,通过BMI指数与视力的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关联度。结果 BMI指数与左右眼视力皆呈负相关(右眼:r=-0.226,n=869 615,P<0.01;左眼: r=-0.218,n=869 610,P<0.01);小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 P<0.01),6岁、7岁、15岁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P<0.01);8岁学生超重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P<0.01),而肥胖组视力不良率与BMI<17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低(P<0.01),10岁学生超重组视力不良率及12岁学生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低(P<0.01);其他年龄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的视力不良率与BMI<17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指数与视力呈负相关,不同年龄超重及肥胖对视力不良率影响结果不一致,在BMI指数与视力不良率对照分析时必须排除年龄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视力不良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本研究探讨江阴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特点,为开展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GB/T26343-2010)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每年随机整群将30%学校的全部学生体检数据输入江苏省学生健康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13-2017年江阴市中小学生视力检出结果,对学生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江阴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9.10%,视力不良检出率和严重程度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 420.311,P<0.001),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1.56%)高于男生(5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56,P<0.001),农村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2.44%)高于城市(5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299.286,P<0.001)。2013-201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585.480,P<0.001。结论江阴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尽早采取必要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了解新疆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有效的牧区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州新源县、特克斯县的2 686名哈萨克族寄宿制中小学生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结果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37.45%,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80%.牧区寄宿制哈萨克族中小学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42.38%)高于女生(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66,P<0.01);小学生营养不良率(22.51%)低于初中生(51.14%)(x2=234.52,P<0.01).哈萨克族男生超重率(3.67%)高于女生(2.04%)(x2=6.35,P<0.05);小学生超重率(0.86%)低于初中生(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69,P<0.01).结论 新疆牧区寄宿制学校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改善该地区哈萨克族中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全面了解和掌握深圳市福田区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及变化规律,为视力不良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辖区内2013至2015年在校就读的小学生健康体检资料,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选取3年间7455例有效视力检查者,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51.46%(3836/7455).2015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为64.33%,2013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低,为42.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4.37,P<0.01).视力不良群体以中度视力低下为主,构成比为36.50%(1400/3836),轻度为32.90%(1262/3836),重度为30.60%(1174/38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5,P<0.01).女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3.72%(1833/3412),高于男生的49.54%(2003/4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94,P<0.01).低年级学生视力不良以轻度为主,3年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P<0.01).结论 3年间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以中度视力低下为主,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低龄化,低年级学生视力不良以轻度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况,为科学防治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林县2014年中小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性别、年级分层比较视力不良率的差异。结果上林县中小学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58.04%。小学低年级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高年级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3.33%,高于男生的62.13%(P0.01)。初中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8.13%,高于男生的57.46%(P0.01)。结论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同级别的男生。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中国26个少数民族7~18岁学生视力不良现状及特征,为少数民族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视力防控与治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26个少数民族的80 766名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39.17%,各学段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27.28,P<0.01).高中(16~18岁)女生视力不良率最高,达63.13%;小学低年级(7~9岁)男生视力不良率最低,为20.50%.各民族视力不良检出率在14.68%~62.94%之间,其中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的前5个民族分别为藏族(62.94%)、壮族(62.39%)、朝鲜族(57.92%)、回族(56.48%)、纳西族(51.35%),最低的前5个民族为水族(14.68%)、佤族(17.96)、柯尔克孜族(18.30%)、黎族(19.22%)、哈尼族(22.30%),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 910.34,P<0.01).结论 中国26个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视力水平民族间差异明显.在针对藏、壮等重点民族学生干预的同时,应注重性别差异,加强全民族学生的视力防控与治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淮安市中学生健康状况,为学生常见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并分析淮安市综合业务平台学生常见病监测数据。结果 2016年淮安市中学生视力不良率84.74%,高中生视力不良率(92.42%)高于初中生(79.77%)、女生视力不良率(87.21%)高于男生(82.39%),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12.093、17.052,P均<0.05);淮安市中学生营养不良率9.30%,初中生营养不良率(10.73%)高于高中生(7.11%)、女生营养不良率(13.76%)明显高于男生(5.08%),两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4.022、84.573,P均<0.05);初中生体质量超标率、肥胖率均高于高中生,男生体质量超标率、肥胖率均高于女生,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8.406、26.885、24.744、69.707;P均<0.05)。结论 视力不良、营养不良、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是淮安市中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常见病的综合防治工作,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了解青少年视力不良患病状况和发展动态,为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2-2011年组织镇江市京口区所有在校210 054名中小学生健康监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结果 2002-2011年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平均为49.81%,2011年最高(61.01%),2003年最低(4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a间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从60.50%上升到82.63%,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从36.62%上升到58.15%.结论 镇江市京口区中小学生视力现状不容忽视.青少年视力不良防控工作任重道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杨春悦 《中国校医》2012,26(4):270-271,273
目的了解承德市双桥区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展规律和动向,为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承德市双桥区城区1997—2011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视力不良率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的增高,视力不良率随之增高;中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明显上升,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性措施,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就要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海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改善本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的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龙海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5.6%,轻、中、重度分别为:18.3%、32.5%、49.2%;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小于初中和高中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19,P0.05)。(2)性别比较:小学、初中、高中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5,P0.05;χ~2=130.30,P0.05;χ~2=57.74,P0.05)。(3)城乡比较:小学、初中、高中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P0.05;χ~2=5.82,P0.05;χ~2=15.17,P0.05)。结论龙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严峻,不同学习阶段、性别、城乡差异明显,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高桥社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学校更好的防治学生视力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整群抽取2008—2010学年高桥社区学生视力检查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高桥社区不同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827.827,P<0.001);2010学年视力不良率高出2008学年,初中阶段最为明显,升幅接近11%;同学段学生之间,小学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男女同学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17,P<0.001)。结论预防近视应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初高中阶段是预防近的重点时间段;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需加强协作,提供有效的预防、矫治措施,引导学生将认知变为行动,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盐城市5~17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屈光不正状况,为近视的评估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兼顾农村和城市、小学和中学,随机抽取4 330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盐城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分别为69.15%、59.98%。女生视力不良率(72.13%)高于男生(6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9,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68.63%)与农村学生(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430)。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近视率(62.71%)高于男生(57.52%),城市学生近视率(62.56%)高于农村学生(56.98%)。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均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占视力不良比例也随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8~11岁。结论 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行防控,逐步降低视力不良与近视的发生,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泰安市泰山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为开展中小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9—10月泰安市泰山区1所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在校学生共计6 343名进行查体,资料整理后输入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视力不良率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分别为55.45%、45.43%、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率高中生、初中生和小学生分别为26.36%、22.61%、3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和女生的视力不良、沙眼、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力不良率,男生为39.10%,女生为4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率男生为27.99%,女生为3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率,男生为12.29%和女生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安市泰山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高,预防措施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临平区近5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制定中小学生视力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临平区全体中小学生视力检测数据。结果 2015—2019年,临平区中小学视力不良率为59.73%;视力不良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 278.077、2 071.326、2 411.382、2 620.799、2 554.776,均P<0.01);视力不良者中,女生占比(62.23%)高于男生(57.58%)、中学(78.90%)高于小学(53.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2.686、5 917.339,均P<0.01)。结论 2015—2019年临平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呈上升趋势,在小学高年级及初三上升率最高,建议教育部门应持续推进减负工程,降低学生升学压力,从而有效降低视力不良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育民中学视力不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学生视力防治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2008-2011学年育民中学学生的视力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育民中学学生2008-2011学年视力不良率为60.25%,不同学段的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593,P<0.01);男生视力不良率为60.23%,女生视力不良率为60.27%,男女学生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1,P>0.05);育民中学视力不良发生率低于全区监测点中学的13.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6.206,P<0.01).结论 各方面要加强协作,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改善校舍硬件和学习环境,加强宣教,提高家长、学生的自我预防能力,及早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用眼行为,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