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生物质气化对减少CO2排放的作用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分析了生物质利用过程中几种能量利用的特点及整体效率,论述了生物质和矿物燃料在CO2排放方面的不同特点,分别得出产生单位有效能源时CO2的排放值。通过比较发现,高效的生物质利用技术相对于矿物燃料,可以减少CO2排放90%左右,这充分证明利用生物质替代矿物燃料是减少CO2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而气化技术是高效利用生物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用生物质代替矿物燃料发电可以减少CO2和SO2的排放量。确定了燃煤机组CO2和SO2排放量基准,建立生物质发电的CO2和SO2的排放量模型及其偏差模型;计算不同发电方式下CO2和SO2的生成量及减排量;分析了气化炉气化效率对生物质发电CO2和SO2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生物质发电效率和气化效率可以显著降低CO2和SO2的排放;生物质发电的环境效益明显优于燃煤发电,而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与煤混燃发电的环境效益优于生物质直燃发电。  相似文献   

3.
生物质成型燃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为准确研究其替代化石能源的节能减排效益,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特性,并采用发热量比较法、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分别计算分析了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的节能效益、CO2减排效益、废气污染物减排效益。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预计2020年,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折合1579.5万tce,减少CO2排放4011.93万t,减少SO2排放30.99万t,减少NOx排放4.06万t,减少PM排放175.29万t。  相似文献   

4.
在燃煤电厂利用生物质再燃还原氮氧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利用生物质能基本可以实现CO2的零排放。目前最有效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就是将生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电站燃煤锅炉中与煤混燃。另外,电站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对环境危害极大。把生物质作为电站燃煤锅炉再燃燃料来还原氮氧化物(NOx),既可高效利用生物质能,又可以降低污染物(CO2、NOx等)的排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离处置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的技术被认为是近期内减缓CO2排放的较为可行的措施.在众多CO2分离回收技术中,O2/CO2混合富氧燃烧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较强的应用前景.它不仅可以使CO2的回收和利用容易进行,还可以有效减少NOx和SO2的排放,同时能提高锅炉效率,是一项高效节能的燃烧方式.对O2/CO2混合富氧燃烧技...  相似文献   

6.
张海田  范高峰  周波 《锅炉技术》2021,52(z1):25-28
生物质散料作为一种可再生燃料,易于获得,燃烧后产物内含污染物少,是相对洁净的燃料.循环流化床多回料燃烧技术是一种有自身特点和发展前途的高效、低源头污染排放符合能源政策发展的燃烧技术.针对生物质散料燃烧特性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优势互补的特点,通过介绍1台纯燃生物质散料锅炉的开发设计,阐述了利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进行纯燃生物质散料的锅炉开发时的关键技术和详细结构,为高效环保利用生物质散料作为锅炉燃料提供有益的借鉴途径.  相似文献   

7.
700℃高超超临界技术的经济得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0℃高超超临界技术通过热耗的下降减少了燃料消耗和CO2排放,本文列出减少燃料消耗和CO2排放之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通过4种不同参数超超临界、高超超临界660MW机组热耗得益的计算示例表明,高超超临界产品的热耗比超临界下降10%~15%,每台机组节约的燃料和减少的碳排放费用分别为11.6亿和9.2亿元。由此证明,高超超临界是一项有效降低燃煤电厂燃料费和CO2排放费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就地及时压缩成型技术——Highzones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车战斌 《中国能源》2005,27(1):28-31
生物质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能源,尤其是我国的秸秆类农业生产废弃物,一直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方向。一种全新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技术(Highzones技术)已由北京惠众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成功,在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经过瑞典农业大学生物质技术与化学研究所严格的系统测试,证明Highzones技术的性能优于国际上现有的颗粒成型技术。Highzones的发明可使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成型设备具有紧凑、经济、安全的特点,便于在生物质原料产地推广使用。通过进一步开发,颗粒燃料成型机还可以与联合收割机配套,实现同时收获粮食与秸秆颗粒燃料。Highzones技术能够消除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中存在的收、运、储成本高这一"瓶颈"问题,从而使生物质颗粒燃料进入商业化燃料市场,最大可能地替代化石能源。Highzones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使形成一条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与消费的产业链,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Z生态绿化产业发展,以及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其生活条件,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能源洁净利用与CO2排放控制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针对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利用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CO2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探讨了多种CO2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技术。对于能源高效清洁利用、CO2排放控制和分离回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质能的利用及生物质型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型煤可以有效降低CO2排放量和提高脱硫率。利用生物质的代煤作用及其燃烧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型煤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1.
Biomass fuel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ecause its net CO2 emission is close to zero. Biomass boilers are known to have lower pollutant emissions than fossil fuel boilers, but in some applications, they also release high-level CO and NO. We developed a medium-sized hydrogen and oxygen (HHO) generator, with high energy conversion rate and adjustable output gas. The HHO gas was then introduced into a biomass hot air generator for mixed combus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gas production and biomass fuel price, the total cost during preheating reduced. In addition,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CO, NO and smoke decreased by 93.0%, 22.5% and 80%, respectively. Integration of biomass fuel and HHO ga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llutant emissions and save fuel, especially in areas rich in renewable energy.  相似文献   

12.
CO2是能源与环境生物活动循环的依存产物,工业化后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CO2排放,打破了CO2的自然生态平衡。介绍了CO2的来源,分析了燃煤发电CO2的排放量,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约排放C0230.7×10^8t,指出燃煤发电是减排CO2的重点。提出CO2的利用与处置的方法主要有:CO2和合成氨加工成尿素,并发展大颗粒尿素促进造林绿化;美国正在建的CO2零排放燃煤发电装置,采用了CO2收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及煤制油清洁燃料联产电力。  相似文献   

13.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与硫循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燃煤而带来的硫污染问题,同时又有效地处理了农村秸秆废弃物,能够取得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所以必须实施煤炭现代化利用的能源发展策略,逐步替代现有以直接燃烧为主的能源利用系统。本为结合最新数据对中国的CO2排放源进行初步分析,对我国各行业煤炭消费和CO2排放构成进行预测,指出发电行业是我国推动CO2减排的重点,对我国CO2减排路线图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5.
合成生物柴油的配制及性能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合成生物柴油的组成,并将1#、2#合成生物柴油与0栉柴油在五种不同的工况下,分别进行了污染物排放特性、推进特性及负荷特性等方面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合成生物柴油的尾气排放平均降低率分别为:14.33%(CO)、7%(HC)、19.4%(NO。)、37.6%(PM)。推进特性耗油的增加率为2.02%,负荷特性耗油的增加率为1.84%,与18.17%的非柴油物质相比节约了很多的不可再生能源。此外,在添加剂中大量使用生物质,促进了农村对生物质能的深度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力开发生物质能的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 ,将我国丰富低品位的生物质能转化为高品质的电、热、气和油等 ,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和调整能源结构 ,还能有效应对由于CO2 的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等问题。介绍了我国生物质能的资源状况及利用情况 ,分析了几种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技术 ,特别是简要地介绍了浙江大学在生物质能流化床转化利用方面所进行的部分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生物质工业锅炉系统对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情况,本文采用了生命周期(LCA)的研究方法,从该系统的原料生产制作,到系统建立运行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处理每1 t生物质颗粒,对环境的总影响负荷为16 434.47毫人当量,资源耗竭系数为2.547毫人当量,燃生物质工业锅炉系统对环境影响主要为全球变暖为95.36%,各个过程中锅炉系统运行影响为98.55%,秸秆种植从环境中吸收CO22 136.24 kg,因此,燃生物质工业锅炉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能起积极作用,与燃煤锅炉相比生物质锅炉是一种环境友好并且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 the primary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GHG) implications of increasing biomass production by fertilizing 10% of Swedish forest land. We estimate the primary energy use and GHG emissions from forest management including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 and NPK fertilizers. Based on modelled growth response, we then estimate the net primary energy and GHG benefits of using biomaterials and biofuels obtained from the increased forest biomass production. The results show an increased annual biomass harvest of 7.4 million t dry matter, of which 41% is large-diameter stemwood. About 6.9 PJ/year of additional primary energy input is needed for fertilizer production and forest management. Using the additional biomass for fuel and material substitution can reduce fossil primary energy use by 150 or 164 PJ/year if the reference fossil fuel is fossil gas or coal, respectively. About 22% of the reduced fossil energy use is due to material substitution and the remainder is due to fuel substitution. The net annual primary energy benefit corresponds to about 7% of Sweden's total primary energy use. The resulting annual net GHG emission reduction is 11.9 million or 18.1 million tCO2equiv if the reference fossil fuel is fossil gas or coal,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18% or 28% of the total Swedish GHG emissions in 2007. A significant one-time carbon stock increase also occurs in wood products and forest tree biomas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est fertilization is an attractive option for increasing energy security and reducing net GHG e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