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DNA合成技术、DNA克隆技术、PCR扩增技术以及DNA芯片技术,结合密码学的计算复杂度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DNA技术的加密方法.加密就是制作特殊设计的DNA混合物.解密就是根据Watson-Crick互补配对原理,在DNA芯片(microarray)上同时对数以万亿的DNA序列杂交,这体现了DNA在超大规模并行计算和超大容量的数据存储方面的巨大潜力.现有的生物技术的局限性以及计算技术的局限性为该方法提供了双重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自组装是组装基元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纳米晶体结构的过程,是创造合成纳米晶体和拓展晶体新功能的重要技术。基于对DNA知识、技术积累和DNA自组装所具有的产物可预测性和可程序化设计实现的优点,DNA自组装方法成为自底向上构筑纳米体系结构的理想选择。文章介绍了DNA自组装的重要研究意义,详细总结了DNA自组装研究现状,分析了DNA自组装理论,探讨了DNA的逻辑运算机理,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DNA芯片组技术及其在解决NP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用DNA并行算法解决实际应用中的一个NP问题——图的四着色问题,基于先进的DNA计算理论、DNA芯片技术、数据库技术,提出了DNA芯片组技术的概念;通过解决一个极大平面图(包括外边界的中国地图)的四着色问题,阐述了DNA芯片组技术的具体操作步骤;对生化实验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对数据库进行分析与处理,得到了所有的可行着色方案,从而验证了DNA芯片组技术在解决NP问题中的巨大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DNA计算是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计算的基本思想及解决NP完全问题的DNA模型,讨论了目前DNA计算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DNA计算是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DNA计算的基本思想及解决NP完全问题的DNA模型,讨论了目前DNA计算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DNA序列数据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数据,也是DNA计算的基础数据.介绍了DNA序列数据特性,并对DNA序列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进展进行了综述,给出了DNA序列数据分析的热点问题,包括DNA序列的数据存储方式和基于DNA生物特性的分析模型等.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梳理以DNA为靶标的植物油检测技术,为其有效地应用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综述了植物油中DNA提取方法、以DNA为靶标的掺假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的检测技术以及植物油油料品种溯源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掺假植物油和转基因植物油的检测主要是以油料作物种属特异性基因或转入的外源基因为靶标进行PCR检测;植物油的油料品种溯源技术主要是利用具有品种特异性的油料作物分子标记技术.目前,植物油脂中的DNA提取方法日渐成熟,以DNA为靶标的植物油检测技术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基于分子生物技术的DNA计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计算是一种应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DNA计算的2个主要特点是高度并行性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容量。为解决 DNA计算初始化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据初始化模型,保证了初始数据的完整性,减少了计算过程中参与筛选的 DNA链的数量,提高了计算精度。针对生物实验反应时间较长、活性DNA材料成本高的现状,开发了DNA计算系统,通过仿真实验解决了哈密尔顿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植物油中提取高纯度DNA可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油脂掺伪提供技术支撑。以芝麻油为材料优化了植物油DNA树脂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得到芝麻油DNA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油样用量4 m L,去油液为4 m L氯仿,裂解液为2.5 m L 1.4 mol/L NaCl,摇匀时间50 min,摇匀速度25 r/min。在此条件下,DNA提取效果最佳。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摇匀速度对提取DNA浓度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以三氯化钌水合物为原料,合成了联吡啶钌配合物,将标记联吡啶钌的DNA自组装到金电极上,在绑定剂存在的条件下与特定序列的DNA、标记二茂铁羧酸的DNA杂交,形成三螺旋DNA结构。基于二茂铁对联吡啶钌电致发光的猝灭作用,将电致化学发光技术与三螺旋DNA杂交技术相结合,组装了一种新颖的三螺旋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交流阻抗技术和电致发光方法对合成的发光标记物的浓度进行了标定,对传感器的组装过程进行了表征,并对绑定剂进行了优化选择,形成了三螺旋DNA生物传感器,将为生物活性分子检测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为激光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介绍了激光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状况,强调了工业用激光器光束质量的重要性,指出激光制造系统的不断进步就是激光器光束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提出激光技术在应用领域的扩展和超短、超快光源是这一领域的前沿.最后,文章提出几点建议,供政府、企业和研究单位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2.
薄膜包衣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薄膜包衣的特点、工艺以及成膜材料同时,对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片剂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实践表明采用薄膜包衣技术能在中药片剂生产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在中药制剂生产中使用超滤技术的实例做了综述,对在中药制剂中如何推广超滤技术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在超临界流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具有产品质量好、效率高、能耗低、能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方法 ,完成传统方法不能完成的工作 ,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而且随着低分子烷烃溶剂的使用 ,系统所需要的压力已大幅度降低 ,使其在工业上更易实现 ,所使用的溶剂均没有腐蚀性 ,大大降低了设备对材质的要求 ,系统的温度不高 ,无论是在实验室内还是在工业上均很容易实现。重点论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指出了其在今后的可能发展方向。随着世界各国对超临界流体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超临界流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必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防火墙的应用识别技术存在无法识别具体的应用类型、难以对同一应用软件进行更细粒度的功能识别和控制等缺陷。通过对当前的各种协议识别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基于端口及负载的协议识别方法。该方法增加了更详细的报文特征字段,对应用报文进行了更精确的分类和特征定义,并在防火墙设备中进行了应用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识别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中药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化学成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和姜黄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显著的生理活性,已经成为全世界天然药物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姜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体内代谢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中药姜黄在临床应用上的挑战与机遇,以期为中药姜黄治疗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肝病的中医诊断为例,研究了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探讨了"理-法-方-药"之间的互动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中医教学及中成药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肝病的中医诊断为例,研究了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探讨了"理—法—方—药"之间的互动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中医教学及中成药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玉米品质性状计算机视觉识别与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它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玉米品质识别与评价中的研究进展,为计算机视觉技术精确测量玉米籽粒特征,建立玉米的特征信息与其品质的相关性,实现对玉米品质检测提供了参考,同时提出了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并结合红外、微波、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农产品内部品质的视觉信息提取与检测、研究快速并行图像处理算法等作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中药材种植和出口大国,但目前种植中药材,特别是甘草、黄芪、防风等深根茎中药材收获时用工量大,采用机械收获时挖掘阻力大、功耗高,分离效果差、破损率高.降低了药材品质和经济效益,成为其发展扩种的瓶颈.因此,研制长根茎类中草药收获机极为必要.本文应用均匀设计方法对长根茎中草药收获机进行了室内试验,并且通过均匀设计软件3.0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得出了牵引阻力的回归数学模型.利用MATLAB6.5软件对数学模型运算分析,给出了优化工作参数,为根茎类作物收获机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