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山毛豆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山毛豆种子为原料,研究其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特性。结果表明,脱脂山毛豆粉的总蛋白质量分数为47.11%,其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04%、8.83%、11.06%和14.50%,另有1.57%的难溶复合蛋白。清蛋白和谷蛋白在pH4和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在pH5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均差,而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较好。各蛋白组分的持水持油性均较好。在pH5或pH4的条件下,清蛋白和球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较好,其余蛋白组分相对较差。与大豆蛋白相比,山毛豆主要蛋白清蛋白有较好的溶解度、持水持油性、起泡性、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麦麸蛋白是植物蛋白的一种,通过研究麦麸蛋白的组成及性质以应用于食品工业。用Osborne法分离提取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4种蛋白,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等电点。实验表明: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相对含量分别是48.06%、25.12%、18.70%,8.12%;等电点依次为4.0、5.0、5.8、5.2。电镜表观发现,清蛋白和球蛋白分子均连接紧密,清蛋白表面细致多层,局部有孔;球蛋白表面疏松,表面孔较少。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子连接松散,醇溶蛋白呈不规则的球状,谷蛋白表面平滑,分子团多。功能性质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蛋白中球蛋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最大,分别为5.00g/g和2.40g/g;醇溶蛋白的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和乳化力最强,分别为376%、71%和75%。因此,球蛋白适宜作为添加剂应用在肉制品中,醇溶蛋白适宜作为添加剂应用在奶制品和蛋糕等食品配方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米胚4种Osborne分离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以氨基酸评分(AAS)、蛋白质功效比值(PER)、生物价(BV)及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标准,对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谷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最高,为80.90,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符合FAO/WHO推荐的参考蛋白模式,其PER值与优质蛋白的衡量标准值2.00接近,BV值较高,在体外的营养消化效率较好,醇溶蛋白的品质相对较差。对米胚四种蛋白的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吸水性、吸油性等功能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H 5时4种蛋白的起泡性最低,起泡稳定性最好;清蛋白、球蛋白的吸水性比醇溶蛋白、谷蛋白好,醇溶蛋白的吸油性最好;米胚蛋白各组分的表面疏水性较高,需进一步进行改性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分级提取工艺提取花生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4种花生粕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扫描电镜观察,4种花生粕蛋白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SDS-PAGE法测定分子量表明,清蛋白含有4种亚基,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0kDa、40kDa、30kDa、25kDa和15kDa;醇溶蛋白含有2种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5kDa和15kDa;球蛋白含有5种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0kDa、38kDa、30kDa、25kDa和15kDa;谷蛋白含有4种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0kDa、30kDa、25kDa和15kDa。花生清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pH3.6、pH5.2、pH4.6、pH5.0。功能性质研究表明,球蛋白的持水性最好,为1.52mL/g,其次为谷蛋白1.10mL/g,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持水性较低分别为0.49mL/g、0.14mL/g;清蛋白的持油量相对较高为8.21mL/g,其次为球蛋白为7.16mL/g,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持油量相对较低,分别为3.82mL/g和5.49mL/g;清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高,乳化能力EC值和乳化稳定性ES值分别为71.4% 和83.33%,谷蛋白次之,EC和ES值分别为66.7% 和82.86%,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相对较低,EC值分别为64.0% 和62.2%,ES值分别为82.35% 和76.67%。综上,花生粕清蛋白的持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取苦荞蛋白并评价苦荞蛋白各组分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分级提取苦荞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采用考马斯亮蓝蛋白定量法测定各组分的蛋白含量,SDS-PAGE电泳观察各蛋白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情况;采用比色法测定各蛋白组分在体外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占总蛋白的百分含量分别为42.65%、14.08%、9.54%和33.73%,清蛋白含量最高,醇溶蛋白含量最少;各蛋白组分的分子量分布不一样;清蛋白和球蛋白均具有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和抑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且球蛋白高于清蛋白(p0.05),而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无抗氧化能力。结论:苦荞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具有体外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花生粕为原料,采用分级提取工艺提取花生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研究4种花生粕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扫描电镜观察,4种花生粕蛋白的形态结构各不相同。SDS-PAGE法测定分子质量表明,清蛋白含有4种亚基,分子质量为70、40、30、25和15 ku;醇溶蛋白含有2种亚基,分子质量分别为25和1 5 ku;球蛋白含有5种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38、30、25和15 ku;谷蛋白含有4种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30、25和15 ku。花生清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等电点分别为pH 3.6、pH 5.2、pH 4.6、pH 5.0。功能性质研究表明,球蛋白的持水性最好,为1.52 mL/g,其次为谷蛋白1.10 mL/g,清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持水性较低分别为0.49、0.14 mL/g;清蛋白的持油量相对较高为8.21mL/g,其次为球蛋白为7.16 mL/g,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持油量相对较低,分别为3.82 mL/g和5.49 mL/g;清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高,乳化能力(EC)值和乳化稳定性(ES)值分别为7 1.4%和83.33%,谷蛋白次之,EC和ES值分别为66.7%和82.86%,醇溶蛋白和球蛋白相对较低,EC值分别为64.0%和62.2%,ES值分别为82.35%和76.67%。综上,花生粕清蛋白的持油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脱脂薏米粉为原料进行挤压,采用Osborne分级法提取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与谷蛋白,探讨挤压处理对4种蛋白组分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后4种蛋白组分的粒径均呈下降趋势(低至3 nm)。挤压导致清蛋白、球蛋白与谷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融合,游离巯基含量分别降低了72.37%,40.64%和51.71%,蛋白的最大荧光吸收波长蓝移,电泳图谱中高分子质量区域分布的条带逐渐消失,亚基种类减少,而醇溶蛋白无明显变化。除球蛋白外,挤压后清蛋白、醇溶蛋白与谷蛋白中有序结构,即α-螺旋与β-折叠结构的含量明显下降(P <0.05),分别减小了1.58%,22.88%和7.75%。此外,挤压后清蛋白、球蛋白与谷蛋白的持水性分别提高了1.74,3.18倍和4.89倍,持油性分别增长了2.00,2.23倍和1.67倍。结论:挤压处理诱导清蛋白、球蛋白与谷蛋白的结构性质发生明显改变,而醇溶蛋白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与抗热剪切能力。研究结果为薏米蛋白组分的工业化制备及在多种食品配方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粒径和Zeta电位、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表面疏水性对小米四种蛋白组分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微观状态下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存在簇状结构,有聚集成块的趋势,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形状完好,没有融合,但堆积程度高,醇溶蛋白亚基带分布明显清晰,亚基分子质量小且不杂乱,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亚基带分布广泛,球蛋白的粒径分布区间小,强度高,谷蛋白的Zeta-电位高,其稳定性最好。二级结构表明四种蛋白在各个结构都有分布,但醇溶蛋白的有序结构相比其他三种蛋白最少。三级结构发现四种蛋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均出现不同波长下的特征吸收峰,清蛋白的表面疏水性最低,溶解特性更好,醇溶蛋白疏水性高,溶解性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甜荞不同蛋白组分的物化特性.采用分步提取法分离收集甜荞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结果表明甜荞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分别占总蛋白的21.91%、19.36%、2.26%和19.95%,等电点分别为pH4.40、5.00、4.80和4.60,变性温度分别为79.39℃、70.36℃、80.04℃和83.09℃,前三种蛋白白色略偏黄,而谷蛋白偏红色.甜荞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甜荞清蛋白含铁量高,醇溶蛋白含锌量高,球蛋白含镁量高,而铅、锡、砷在各蛋白质组分中的含量均很低.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分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蛋白质连续累进提取法与组分快速提取法测定了21个小麦面粉样品的蛋白质组分,以比较两种蛋白质组分分析方法的特点。连续累进提取法将小麦蛋白质分离成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快速提取法将小麦蛋白质分离成单体蛋白、可溶性谷蛋白和不溶性谷蛋白。结果表明:单体蛋白与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含量及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之和均无关系;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与清蛋白、弱化度呈负相关,与醇溶蛋白、谷蛋白、沉淀值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不溶性谷蛋白与醇溶蛋白、谷蛋白、沉淀值、稳定时间、评价值、弱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连续累进提取法适合于小麦品质常规检测,快速提取法适用于小麦早代材料品质检测。两种方法对于预测小麦的加工品质有着相同的重要作用,应根据样品量及检测精度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张敏  周梅  王长远 《食品科学》2013,34(1):18-21
按照Osbron法提取米糠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谷蛋白,并对4种蛋白进行功能性质评价。结果表明:米糠中清蛋白、球蛋白、醇蛋白、谷蛋白占米糠蛋白总量依次是56.93%、20.84%、3.167%、19.06%;等电点依次是pH4.0、4.0、5.0、4.6。4种蛋白的功能性质对比评价表明:清蛋白的持水性最大,醇蛋白的乳化性最高,清蛋白在等电点处的起泡性最差。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表明:清蛋白分子的亚基组成分子质量为95.43、76.51、52.85kD;球蛋白的亚基组成分子质量为103.12、76.51kD;醇蛋白的亚基组成分子质量为14.00kD;谷蛋白的亚基组成分子质量为36.29、20.00、14.00kD。  相似文献   

12.
采用Osborne法对小米及即食小米粥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进行提取,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小米以及贮藏不同时间的即食小米粥中的4种蛋白质进行亚基分析。通过对比小米和即食小米粥蛋白组分发现,即食小米粥中4种蛋白组分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醇溶蛋白降幅最大,其次是清蛋白、球蛋白;由电泳图谱可知,即食小米粥加工工序对小米中清蛋白、球蛋白的影响最大,清蛋白和球蛋白的部分亚基随废水排出而损失,剩余亚基通过二硫键形成新的蛋白组分,并以高分子聚集体的形式保存在即食小米粥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即食小米粥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及亚基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到贮藏12 d时,清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的亚基条带几乎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3.
以水飞蓟籽仁脱脂粉为原料,采用Osboren法分级提取4种蛋白组分,研究各蛋白组分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水飞蓟各蛋白组分主要以中、低分子质量蛋白为主,电泳条带主要集中分布在32.4~44.5 ku和14.5~24.8 ku两个区域,缺乏高分子质量蛋白,容易消化吸收;水飞蓟各蛋白组分的氨基酸组成合理,种类齐全,富含谷氨酸.其中球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最高为83,醇溶蛋白的最低为53;谷蛋白的蛋白质效率比最高,清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分数最高,分别达到92.55%和0.73;各蛋白组分中清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乳化性最好,谷蛋白的持油性最高,醇溶蛋白的功能特性最差.  相似文献   

14.
采用Osborne分级分离的方法从苦荞粉中制备得到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体外消化率测定结果表明,四种蛋白组分的消化率均低于对照-小麦胚分离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并且四种组分的体外消化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清蛋白最高,谷蛋白最低。热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苦荞粉四种蛋白组分的体外消化率。添加芦丁不但没有降低四种蛋白组分的体外消化率,反而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二硫键的破坏,除醇溶蛋白得以提高之外,对于其它三种组分只是提高了初始水解速度,最终体外消化率没有明显提高。体外消化实验后,四种蛋白组分所剩的残渣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残渣蛋白的谱带存在相似之处:在20kDa处有一条很窄的谱带,在14~10kDa处的谱带较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扁桃仁中蛋白的功能特性,课题以新疆南疆主栽莎车1号扁桃仁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4种蛋白组分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成分及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清蛋白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4.18%;其他各组分中水分、灰分较低,脂类含量无明显差异。蛋白功能特性中谷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和起泡性最好,分别为88.14%、273.20%、56.12%、89.64%;醇溶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最好,分别为34.32%、125.18%;谷蛋白的氮溶解指数与非蛋白氮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2.16%、6.23%。说明莎车1号扁桃仁中4种蛋白组分的功能特性差异显著,研究为今后扁桃仁的加工利用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研究超高压对绿豆蛋白性质的影响,采用Osborne法对绿豆中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进行分级分离,研究了不同的压力(200800 MPa)和保压时间(10,20 min)对这4种蛋白组分紫外吸收光谱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压力处理后清蛋白的紫外吸收峰值均出现在265 nm处;压力处理10min能增强球蛋白的紫外吸收;压力处理会降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紫外吸收强度;不同的压力处理对4种蛋白组分的热稳定性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荞麦粉为原料,对其主要组分分别进行单一物质分离和层级分离,利用分离组分后的样品制备荞麦抗性淀粉,分析并探讨了荞麦粉中脂类、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残渣蛋白等组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荞麦粉中脂类或醇溶蛋白的存在会抑制抗性淀粉的生成,使抗性淀粉得率降低;清蛋白、球蛋白或谷蛋白对抗性淀粉的生成均具有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抗性淀粉得率;脱脂后,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花生品种籽仁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蛋白质组分的连续累进提取法提取4个花生品种籽仁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各蛋白组分的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清蛋白始终占绝对优势,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70%以上,最高达95%;球蛋白含量较低,仅占花生蛋白质总量的3%~5%,谷蛋白含量最低,其不足3%,醇溶蛋白痕量;在4种组分中,品种之间球蛋白含量差异最大。SDS-PAGE图谱显示,染色后清蛋白、球蛋白条带清晰可见,谷蛋白条带较为模糊,清蛋白含量高,清蛋白和球蛋白成分较丰富。花生蛋白亚基分子质量在14.4~97.4 ku之间,清蛋白有10~12个亚基,球蛋白有9~10个亚基。采用连续累进提取法可将花生蛋白组分分离,利用SDS-PAGE方法可以得到花生籽仁清蛋白、球蛋白的清晰条带且多态性高,而谷蛋白条带模糊。  相似文献   

19.
脱脂小麦胚芽蛋白分类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脱脂小麦胚芽蛋白进行Osboren分类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各蛋白组分的亚基分子质量分布、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球蛋白和清蛋白是小麦胚芽蛋白的主要组分.SDS-PACE分析中,清蛋白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15 000、17 400、20 500、29 000、33 400~37 100和54 900 u.球蛋白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12 300、20 000、23 500、36 000~40 100和47 000~55 200 u,谷蛋白的主要亚基分子质量为55 000、41 800和<27 000 u.同时,试验结果也表明,清蛋白的氨基酸评分最高,其次分别为谷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清蛋白具有最高的蛋白质效率比(PER)和体外消化率(IVPD),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PER和IVPD较小;清蛋白的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记分法(PDCAAS)最高,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PDCAAS较小.因此,与FAO/WHO模式相比,清蛋白具有较好的氨基酸组成和PDCAAS,是一种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20.
以豇豆籽为原料,采用碱萃取和酸沉淀方法提取分离得到豇豆籽分离蛋白,并采用Osborne法分级制备各类蛋白质。结果发现,豇豆籽分离蛋白必需氨基酸为30.26%,疏水性氨基酸的摩尔比为38.10%,疏水性值为5.01kJ/mol,大于大豆蛋白。其蛋白中清蛋白含量最高(67.56%),其次是谷蛋白(15.32%)和醇溶蛋白(6.65%),球蛋白含量最低(5.43%)。清蛋白和谷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水性质,清蛋白和球蛋白具有较好的持油性。SDS分析各类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0000~10000Da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