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根据本次西江中游航道整治工程的治理标准,首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局特点进行了分析,后根据整治措施,进行了预测时段和项目区的划分,提出了主要的预测内容和方法,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以及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进行了预测,对工程弃渣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和新增水土流失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为下阶段和工程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今后此类航道整治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建设产生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成  周全 《人民长江》2007,38(6):15-16
拟建公路所经过的地形地貌不同,建设过程中将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差别较大.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工程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和弃渣场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布置.弃渣场的防护是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若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量的预测不准,将导致水土保持方案新增投资不足,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对预测方法作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3.
以广梧二期高速公路为例,详述公路建设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变化情况、弃土弃渣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减轻水土流失危害,改善公路沿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弃土弃渣的妥善处理是防治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关键之一.以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工程弃土弃渣场堆渣为调查对象,存降水、径流冲刷条件下,对弃土弃渣场的水土流失进行动念监测和调查,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为开发建没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弃渣,随着弃渣量的增加会形成弃渣场。弃渣场存在着一些危害,如引起水土流失,不利于农田耕种等,因此要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尽量恢复耕地以补偿工程淹没和损毁的农田,以使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文章分析了弃渣场的危害,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原则,并针对性提出对弃渣场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主要从工程措施和植被措施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相似文献   

6.
林晓纯  曾巧平 《海河水利》2023,(12):21-23+28
库区淹没范围内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措施一直是水土保持建设难点,基于云霄抽水蓄能水电站2座弃渣场堆放的复杂情况,在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的基础上,从工程、植物、临时措施方面分别对上库1#、2#弃渣场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探讨,提出采用格宾石笼挡墙、排洪箱涵、截排水沟、拦沙坝、边坡喷播灌草绿化、平台乔灌草绿化等措施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为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制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弃渣场设计是水库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防治的关键技术,由于弃渣堆放后渣料较松散,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故加强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至关重要.弃渣场设计一定遵循工程所在区域实际情况,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弃渣场地质条件、气象条件等,从堆渣坡度、堆渣高度、渣场边坡及挡渣墙稳定性等方面进行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1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哈尔滨郊区堤防工程具有沿线长,土方工程量大的特点,故因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具有分散性和不均衡性。根据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各集中及沿线取土场,取土期间产生的临时性弃渣在风、雨等外力的作用下将产生一定量的水土流失,该处应作为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根据破坏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民治水电站建设新增水土流失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工程弃渣流失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因此为保护生态环境,应将渣场防护作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对象,最大程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水利水电工程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较大的土石方量施工和弃渣量,弃渣场作为工程水土保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自然而言成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领域,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直接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的成败。文章以万安水电站宋家沟村弃渣场为例,在分析弃渣场区地形地质条件、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弃渣场防护标准与等级,并进行了弃渣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具体包括泥石流防治措施和截水排洪沟设置。  相似文献   

11.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独木桥河水毁修复工程为例,介绍了该区的水土流失和防治现状,确定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采用流失率法和土壤侵蚀模数法预测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划分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提出了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3.
结合遵义市洪渡河治理工程特点和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河道治理项目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并对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根据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结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提出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改善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减少建设期的土壤侵蚀量,有效抑制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的合理实施后,通过工程和植物措施的综合治理,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李杰  周全  刘怡  张溯明 《人民长江》2017,48(12):55-57
在分析湖北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及运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包括合理调配土石方,合理选址弃土、石渣场及料场,分区采取拦渣、排水、护坡、临时防护、土地整治、绿化等,并按照"三同时"制度加强实施保障措施。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引调水工程的水土流失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浅探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旭彪 《水力发电》2008,34(1):9-10,41
针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研究,重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今后的水土流失预测时应注意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保持施工准备期和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项目建设区一致,不应包括直接影响区;对水土流失中水蚀、风蚀、重力侵蚀、泥石流等应同样认真预测:对改建项目,不再把最原始的土地利用作为改建预测的原地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帅  王成林  任红玉  任亮  周畅  罗坤 《人民长江》2017,48(14):33-36
江河治理一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开展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预防其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为提高生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深圳河治理第4期工程为例,探讨了江河治理项目中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方法以及监测体系,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可为相关江河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河道治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工程建设区的水土流失程度,如不及时进行有效防护和治理,则会对当地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焦头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依据主体工程总体布置、施工布置以及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特征对工程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针对各防治区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同时对中小河流治理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乐滩水电站工程弃渣场选址及其水土保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乐滩水电站工程及坝区地形的特点提出了弃渣场选址原则,在不影响红水河河段的防洪、行洪和通航能力的前提下将主体工程的弃渣场主要布置在坝址上游一级阶地上,并分析了弃渣场对河道行洪能力的影响;针对3个弃渣场不同的特点进行水土保持设计,同时进行了弃渣场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建设中弃渣的处理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也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为防止因工程建设本身加剧项目的水土流失,文中针对水利工程项目弃渣的特点,就弃渣的合理堆放和科学防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修建公路项目,开挖坡面、修建路基等施工活动,扰动了地表岩土结构,必须运用水土保持措施加以防护。本文通过总结公路的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土流失量较大的路基工程区开展研究,采取工程、植物、临时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促进公路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