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进行检查并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的切除术及粘连分解,病灶内凝固术,清除腹腔液治疗,观察分析不同r-AFS分期患者腹腔镜下表现、术后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结果 296例患者腹腔镜检查r-AFS分期I期54例(18.2%),II期168例(56.8%),III期61例(20.6%),IV期13例(4.4%)。腹腔液的颜色为血性者211例(71.3%),淡血性者83例(28.0%),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粘连、出血灶或缺损改变;术后妊娠率随分期的加重而降低,妊娠时间延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AFS分期流产情况比较,不同分期患者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其所引起的不孕症采用腹腔镜检查诊断明确,腹腔镜下手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妊娠率,腹腔液清除及灶内凝固术能够完整破坏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的病灶,对早期患者生育能力恢复效果显著,对中晚期患者病情改善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美通及诺雷德用于重度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三组探讨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内美通、诺雷德组复发率分别为32.0%、16.7%,低于未用药组的51.1%(P<0.05)。三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情况相似。结论:内美通、诺雷德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的治疗能显著降低内膜异位症复发率,但不能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诊治盆腔粘连性不孕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粘连致不孕患者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择2007~2008年间在惠州中心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92例,其中64例腹腔镜下诊断合并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按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手术史及其他原因分为四组,分别比较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妊娠率。结果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患者最多为24例,占总数的37.5%,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数均为中重度粘连,术后患者一年内妊娠率最低,为3个,占总数12.5%;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患者14例,占总数的21.9%,术后一年内妊娠率最高,为57.1%,粘连程度多数为轻度粘连。与其他三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盆腔手术史及其他原因不孕患者多为轻、中度粘连。后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内妊娠率居两者之间。结论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盆腔粘连对不孕影响最大,腹腔镜下分离粘连后妊娠率有所提高,还应以预防为主。其他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盆腔粘连的不孕患者应尽早行腹腔镜检查,改善或去除盆腔粘连等可能导致不孕的因素,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资料,比较术后2年未用药物巩固治疗(A组,38例)、加用口服避孕药(妈富隆,B组,50例)、孕三烯酮(C组,46例)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诺雷德,D组,58例)治疗3个月的术后复发率、不孕患者妊娠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2年A组复发率50.0%。高于其他3组(P〈0.05),D组复发率12.1%,低于其它3组(P〈0.05)。D组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76.0%,高于其他3组(P〈0.05)。余3组间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巩固治疗,能降低术后复发率.GnRH-a巩固治疗的疗效优于妈富隆及孕三烯酮。能提高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张晓玲 《中国医药》2006,1(11):682-683
目的 探讨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保守手术后分别加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和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经腹腔镜手术诊断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4例,均在腹腔镜下实施病灶清除术,将术后接受GnRH-a治疗的患者14例设为GnRH-a组,术后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患者20例设为孕三烯酮组,术后不补充药物治疗的2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疗效。结果 GnRH-a组总有效率92.9%,复发率为7.1%,9例不孕者有4例妊娠。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20%,5例不孕者有2例妊娠;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复发率为40%,6例不孕者有1例妊娠。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后运用GnRH-a或孕三烯酮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均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联合内美通短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腹腔镜联合内美通短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5例.镜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45例;盆腔异位灶电灼术1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成功率达100%.术后随访24个月,痛经症状明显缓解;妊娠率达62.5%;复发率为3.64%.结论腹腔镜术后辅以内美通短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病灶复发时间延迟;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的临床上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5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与盆腔腹膜内异位病灶电灼术,并给予宫腔镜检查与腹腔镜下输卵管美蓝通液术,术后给予患者GnRH-a药物治疗,随访24个月。结果 59例患者中缓解36例(61.02%)、改善15例(25.42%)、复发8例(13.56%),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44%。患者在手术后24个月得到随访,其中12个月妊娠率为67.80%,1224个月内妊娠率为57.63%,患者12个月内妊娠率明显高于1224个月内妊娠率为57.63%,患者12个月内妊娠率明显高于1224个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症的临床上应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个体化治疗对提高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20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A组、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期待治疗组B组两大组。其中个体化治疗组根据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评分法(r-AFS)分期及内异症生殖力指数,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制定不同治疗方案,并追踪随访24个月。结果A组累积妊娠率69.2%(72/104)明显高于B组37.8%(58/100),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腹腔镜术中术后根据患者年龄、不孕年限、病情程度等差异采用个体化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不明原因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2例不明原因女性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检查,观察盆腔粘连情况、子宫及其附件情况,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腹腔镜检查发现盆腔粘连64例(57.1%)、盆腔结核10例(8.9%)、卵巢病变7例(6.2%)、子宫肌瘤8例(7.1%)、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12.5%)、输卵管病变9例(8.0%)。1年后随访患者96例,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病变手术治疗后妊娠率较高。结论腹腔镜在不明原因女性不孕症诊治中具有诊断明确、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抗生素天数及其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术后1年妊娠率(55.88%)明显高于对照组(3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452,P<0.05),2组患者在术后痛经、性交痛及慢性盆腔痛上差异无显著性(χ2=2.341,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且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保守性术后应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各35例。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给予孕三烯酮2.5mg口服,每周2次。2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妊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米非司酮组术前合并不孕者7例,治疗后受孕5例;孕三烯酮组术前合并不孕者4例,治疗后受孕3例。均在停药半年内妊娠。米非司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5/35)低于孕三烯酮组的37.1%(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疗效均较好,但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于孕三烯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红  王菲 《安徽医药》2018,22(1):115-1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手术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因内异症合并不孕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145例患者,术后随访1~5年,观察自然妊娠结局及复发情况.结果 深部浸润组术后GnRH-a用药情况分别与卵巢组和腹膜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卵巢组与腹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累积妊娠率分别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部浸润组、卵巢组、腹膜组三组患者术后妊娠距手术的间隔时间分别为(37.4±1.5)、(9.3±2.3)、(6.5±1.9)个月,深部浸润组与卵巢组及腹膜组比较,均延长(P<0.05);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较小(P=0.052).结论 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手术后平均妊娠时间延长,但累积妊娠率与卵巢型和腹膜型内异症相似.  相似文献   

13.
任涛  熊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09-30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原因不明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症住院行腹腔镜检查术的118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原发不孕53例,继发性不孕65例。结果:118例患者术中发现输卵管伞端积水闭锁和(或)合并盆腔粘连65例(55.1%),子宫内膜异位症31例(26.3%),多囊卵巢综合征15例(12.7%),盆腔结核3例,输卵管畸形2例,原因不明2例。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病因构成比中,原发不孕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继发不孕,继发不孕中输卵管因素要显著高于原发性不孕(P<0.05)。镜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术后2年45例(44.1%)妊娠。结论:输卵管因素和盆腔炎性粘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原发性不孕中更值得关注。腹腔镜手术不仅对原因不明女性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有重要价值,而且可在镜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9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不同自身基本情况、并发疾病情况和治疗情况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及不孕率高于其他患者,而开腹手术患者发生率高于腹腔镜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不孕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包括盆腔炎、不孕史、盆腔粘连、输卵管粘连、子宫内膜异位及开腹手术,应给予此类患者的这些因素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妇科诊断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患者共87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53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4例(开腹组),随访2年,观察妊娠率及复发率。结果术中出血、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短于(少于)开腹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腹腔镜组稍低于开腹组,有生育要求妇女妊娠率腹腔镜组稍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术后不孕患者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在微小或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计划生育科所有以不明原因不孕收治入院病例128例,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诊断为单纯EMTⅠ或Ⅱ期者为研究组(71例),正常盆腔者为对照组(48例),观察两组病例术后1年内妊娠情况。结果研究组妊娠率为49.3%(35/71),对照组妊娠率29.2%(14/48),研究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不明原因不孕症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腹腔镜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EMT。  相似文献   

17.
林丽  吴海  何佳 《中国当代医药》2014,(17):175-176
目的研究腹腔镜应用于不明原因女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人的12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组)74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48例,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中73.0%的患者术中发现可能影响生育的盆腔病变,观察组2年内自然妊娠率及人工辅助生殖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对不明原因不孕的女性患者行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腹腔镜技术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盆腔病变的诊治价值。方法对2005年3月—2008年12月因不孕症在泰州市中医院行腹腔镜盆腔病变诊治的5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中镜下美兰通液动态观察输卵管通畅情况并施以镜下治疗。结果 512例不孕症患者中,盆腔病变患者486例(94.92%),其中盆腔炎居首位(46.1%),子宫内膜异位症次之(23.8%),多囊卵巢居第3位(19.1%)。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率在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镜诊治后,输卵管通畅率提高,宫内妊娠率明显提高,而异位妊娠率在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明显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迅速明确不孕症盆腔病因,并可同期施以镜下治疗,同时还可以了解输卵管通常情况,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刘晓敏  卫兵 《安徽医药》2012,(9):1315-131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检查和手术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42例,术后妊娠率30.95%;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术后妊娠率31.25%;多囊卵巢综合征6例,术后妊娠率50.00%;子宫腔良性病变5例,术后妊娠率40.00%;生殖器结核2例,术后未妊娠;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均为2例,术后妊娠率均为50.00%;正常盆腔3例,术后妊娠率66.67%。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的诊治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