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EPON中的可控组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以其树形拓扑结构和高达1 Gbit/s的带宽特性而非常适合应用于广播和组播业务(例如IPTV).文章主要探讨组播业务在EPON中开展的技术可行性,并从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考虑,对现有的方案进行改进,加入组播源控制和用户权限控制,从而提高了组播控制的精度.同时给出了扩展运行、管理和维护(OAM)协议的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提出了动态和静态配置的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基于10 G EPON的IPTV可控组播的实现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余浩 《电视技术》2011,35(3):85-88
10 G EPON被称为下一代PON(NG PON)技术,能更好地满足三网融合条件下IPTV等视频业务的高带宽接入需求.为了在10 G EPON系统上承载IFTTV组播业务,需要引入可控组播技术,对10 G EPON系统的组播方式进行控制.主要研究了10 GEPON系统中IPTV可控组播的实现原理及流程,提出,了基于I...  相似文献   

3.
EPON系统中的组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讨论了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上实现组播的现实意义,然后在对现有的二层组播协议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采用IGMP Snooping(英特网组管理协议侦听)在EPON上实现组播,并结合EPON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实现方案,最后详细描述了光线路终端(OLT)和光网络单元(ONU)是如何支持IP组播业务的.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EPON中实现IP组播业务的方法,详细描述了OLT和ONU对IP组播业务数据报的处理过程,以及对EPON用户终端设备加入、离开组播组的IGMP协议帧的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艾滨  詹敞 《光通信研究》2006,32(2):43-45
随着宽带接入的迅速普及,组播业务逐步得到应用,网络电视(IPTV)业务也正在走向商业运营,但是IPTV需要一个可控的组播对其提供支持,而组播协议并不是一个能对自身进行管理的协议.文章在介绍二层接入设备IP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IP DSLAM)上的组播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二级的IP DSLAM上如何支持可控组播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了详细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EPON系统的宽带接入网络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较高带宽,并且能较好地支持组播功能,是视频组播业务重要的用户接入手段。提供一种在EPON系统中实现高效率纽播的方法,充分发挥EPON网络点到多点结构的特点,使同一个组播组的用户共享一条流,从而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组播技术在EPON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鹏程  周昭荣 《电信科学》2007,23(10):92-95
采用EPON系统的宽带接入网络可以为每个用户提供较高带宽,并且能较好地支持组播功能,是视频组播业务重要的用户接入手段。在EPON系统中应用组播,可以充分发挥EPON网络点到多点结构的特点,使同一个组播组的用户共享一条流,从而提高下行带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李庆 《网络电信》2009,(9):45-46
IPTV的电视业务需要将一个源节点产生的数据流送到多个目的节点,即点对多点的通信。目前对点对多点的通信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组播技术。EPON在IPTV点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管理用户对节目的点播和观看,并分发业务到达各个终端用户,因此在EPON上实现组播以及组播的性能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有的二层组播协议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采用IGMP Snooping协议在EPON中实现组播.结合组播逻辑链路标识(LLID)以及操作管理维护(OAM)帧的运用.探讨一种改进的EPoN组播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0.
IP组播是一种优化使用带宽的路由技术,它允许IP数据流从一个源或者多个源发送到多个目的地,使用组播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它可以利用最少的网络带宽将组播源的数据报传送给多个接收者,并且不会给接收者和发送者带来任何额外的负担.随着多媒体业务的日益增长,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IP组播技术有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多媒体服务、软件分发、网络游戏、流媒体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前景.良好的组播业务的实施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MLD协议就是保障IPv6下组播技术有效进行的管理控制协议.本文介绍了给出了Linux操作系统下组播组管理协议的具体实现,为实现IP组播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TR-101系统架构标准描述了将基于ATM(异步转移模式)的汇聚网络过渡到一种新的基于以太网的汇聚网络的框架结构,并定义了一种新的接入网拓扑.它的提出为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指导.主要涉及在应用EPON时对VLAN(虚拟局域网)功能、组播功能、OAM(操作、管理、维护)和网络管理等重要问题的探...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张傲  何岩 《光通信技术》2004,28(6):54-56
首先分析了EPON下行各种通信模型的特点以及多播给系统带来的好处,然后提出了几种多播过滤方案,最后详细介绍了一套基于OAM帧的多播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3.
This letter proposes a weighted scheduling mechanism for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IPTV) to improve the loss performance of multicast transmission over a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We propose a new weight policy from the number of multicast receivers to proportionally allocate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of IPTV traffic. The proposed mechanism is used in an optical line terminal to decrease lost packets of favorite IPTV services because the lost multicast packet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receivers. The total proportion of lost multicast packets is reduced by up to 73% in an EPON.  相似文献   

14.
The character of 1 Gbps bandwidth and tree-based structure make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PON) very suitable for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s such as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video (IPTV). The document proposed a novel scheme,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for controllable multicast over EPON system, mainly considering system security and maintainability. It can both control the IPTV program source's and the receiver's validit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传统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中静态配置组播虚拟局域网(VLAN)的方案,分析了该方案在多组播VLAN应用上的缺点和不足,并针对这些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动态学习组播VLAN的方案,克服了传统的静态配置组播VLAN方案在应用上的局限性,能更加灵活地满足各种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戴琼海  覃毅力  张莹 《电子学报》2002,30(Z1):2020-2023
IP组播是一种高效的多目标传输机制.随着网络的发展,组播在网络的应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应用不断扩展,技术日益成熟.目前,组播作为一个崭新的学术研究领域,在组播路由算法、流量控制、可靠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而对于组播安全问题的研究特别是组播通信密钥的研究还很不成熟.本文通过研究绀播通信安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比各种密钥管理方法,研究了可扩展的密钥管理方法.该密钥管理体系采用分层管理结构,采用子管理中心对各个子域进行管理,不仅可以高效地处理组播组成员动态加入和退出,同时,大大减少了密钥管理中心的负担.使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大型、动态的组播系统.此外,该方法根据现有的网络和组播系统的要求,提出了控制中心由计算机组进行统一调度管理,避免了单点故障的问题,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层组播服务的安全架构,介绍了组成员控制、组密钥管理以及数据的安全传输.其安全架构能够提高多层组播服务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相似文献   

18.
移动组播技术是近几年来无线互联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相当一部分应用要求移动环境下也能提供相当于有线链路的可靠性。但是移动环境下的突出特点就是链路差错率高,组播成员位置动态变化,这给移动组播尤其是可靠移动组播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基于IPv4的可靠移动组播算法具有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其中一部分算法是针对现有的移动组播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可靠性方面的改进,另一部分算法是专门用于实现可靠移动组播的,它们大都引入了新的功能实体来保证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组播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使发送者和路由器的处理消耗以及发送延迟降到最低的程度。IGMP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组播用户组管理协议,但是本身没有认证功能。PAP(密码认证协议)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可以使端对端使用2次握手建立身份验证的协议。论文提出一种IGMP改进方案,把PAP认证协议添加在IGMP v3协议的扩展字段中,用于组播路由的最后一跳认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