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型负荷(电采暖和电动汽车)和分布式电源逐步接入配电网,如何评价现有电网对新型负荷和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适应性,是电网目前重点工作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含新型负荷及高比例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承载能力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新型负荷及分布式电源的特性,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新型配电网承载能力综合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用基于变权理论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算法计算指标权重,最后以某城市一条配电线路为例,对新型负荷和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后的配电网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基于该区域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出典型区域网架的薄弱环节,为后续规划工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进行全面有效评判,提出了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综合评判方法,并结合实际分布式电源规划案例,对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建立了完备的分布式电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层次分析法对多指标进行综合量化分析,明确了各指标的权重,对实际案例中的3种微电网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科学合理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有助于分布式电源规划方案的决策。  相似文献   

3.
鉴于现有评价指标不完备、评估方法存在主观性和评估方案不完全等问题,尚无法对黑启动方案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估。为此,提出并建立了电网黑启动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电源恢复、负荷接入、网架结构、并网准备、并网过程、恢复时间、频率稳定、电压变化和恢复效益等内容。评价指标分为直接计算指标和间接获取指标,可分别通过对黑启动方案的分析和数字仿真求取。基于指标计算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套方案的客观评价值,可以找到相对最优方案。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电网调度运行部门评估黑启动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大力发展,分布式电源并网对配电网各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电网运行和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有效评估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从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性四个方面,建立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评分,利用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最后用模糊合成算子计算得出综合评估结果。结合算例,综合评估了多种分布式电源并网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系统分析分布式电源(DG)多点、高渗透并网给配电网设备带来的影响,量化评估配电网现有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接纳能力,本文基于分布式电源并网影响建立了针对配电网设备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3个方面的设备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参照现行国标规定及专家经验给出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评分曲线,并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为指标赋权,计算得到考虑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配电网设备适应性综合评价结果。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对我国某地区实际配电网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了DG接入前后、DG集中接入以及DG分散接入3种情况下配电网设备的适应情况,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配电网设备适应性改造实施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能够直接量化评估配电网设备对分布式电源的整体适应能力;同时,各分指标评分可准确定位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设备运行薄弱环节,从而为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和优化运行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电源具有启动速度快、结构简单、反应灵活等特点,在电网黑启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黑启动中大型机组自启动的一些弊端出发,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在黑启动中的运用。着重讨论了大停电以后分布式电源启动顺序的确定原则,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优化研究。分析了影响分布式电源启动的因素,建立模糊层次模型;根据给出的各指标属性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评价矩阵;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引入了梯形模糊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权重确定方法;根据各机组综合模糊效用排序得到优化启动顺序。  相似文献   

7.
针对智能电网条件下电网规划方案优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的特点,从电网的四个方面:可靠性、经济性、适应性和环保性出发,建立了输电网规划方案优选的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模型.在评价过程中,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的效用值来计算各指标的熵权和专家权重来得到综合权重,利用方案的各项综合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模型,并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的欧式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排序与择优,并以实例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输电网规划方案优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刘智昱  黄伟 《电网技术》2011,35(11):57-61
分布式发电的并网运行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产生极大影响。为了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最佳位置,首先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进行稳态分析初筛候选集方案,然后选取若干电网运行指标,应用区间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最终确定分布式电源并网最佳位置。利用电力系统计算分析软件BPA对IEEE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给出了详细的分布式电...  相似文献   

9.
随着光伏和风电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使得传统配电网的结构及其运行状态发生了较大改变。因此,通过建立直观的分布式电源接入评价体系,对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的承载力进行合理评估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以可再生能源及无功补偿装置接入的新型配电网中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最大容量为目标函数,建立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承载能力模型,通过二阶锥松弛将该模型转化为二阶锥规划模型进行求解。然后考虑到配电网运行的优质性、经济性以及灵活性,建立多层次承载能力评估体系,根据模型求解结果计算承载能力评价指标,再通过组合赋权法将评价指标计算结果转化为综合评分。最后通过对IEEE33节点系统配电网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更为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10.
含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综合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并网对配电网的经济性、服务质量、安全性、环保效益等产生影响,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对含有DG的配电网进行综合评估的有效方法。根据风力、光伏发电的特点,建立了风速、光照强度的正态分布模型,确定其出力情况从而计算配电网可靠性。从经济性、服务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效益4个方面考虑建立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以IEEE RBTS-Bus6系统的F4馈线作为测试系统,对DG不同接入方案下配电网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仿真计算,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得到各方案综合得分。算例结果表明,多种类DG并网能有效改善电网的各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