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玉米、马铃薯和大豆三大粮食作物既是内蒙古粮食生产的大局,也是基础,又是主产区农民种植业收入的主体,还是未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潜力所在。强化三大作物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普及率和到位率,是内蒙古粮食增产增收的  相似文献   

2.
王宇露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08-5409,5411
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总体构成和主产区农民总收入及各部分收入的纵向变化,比较了粮食主产区与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以及主产区内东部发达省份与中西部欠发达省份农民的收入,并指出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对于稳定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观点认为种粮并不利于农民增收,种植经济作物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但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具体作用效果尚未得到充分检验。基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与农民收入变化的内在逻辑,利用2000—2019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工具变量方法,揭示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对农民不同类型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上,扩大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均能促进农民总收入增加,且两者的促增程度相似,粮食作物种植对农民总收入的促增效应源于农业补贴等农民转移性收入上涨,经济作物种植有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分区域来看,扩大粮食主产区内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有助于农民经营性收入增加,但对总收入的促增作用并不显著;非粮食主产区内种植经济作物对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总收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据此,建议推动实施差异化的“非粮化”整治措施;优化粮食补贴规则,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有序落实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责任。  相似文献   

4.
介绍乐东县抱由镇脱贫致富所采取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措施,包括:抓好粮食生产,挖掘种植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香蕉产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兴种冬季瓜菜,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注重科技教育,加快良种及新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徽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播种面积在3.6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总面积的70%以上,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左右。本文介绍了陇南金种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绿色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做法与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黑龙江省作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单纯粮食生产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农民收入水平却不高,增收速度较缓慢。根据在尚志市河东乡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和增收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以实现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宇露  黄中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77-7278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增加工资性收入,其主要来源是乡镇企业和城市企业务工的收入。讨论了影响农民务工收入的因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8.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旨在实现农民增收,增强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农民作为粮食安全的微观基础,其种粮积极性是目前阶段农业政策关注的焦点。通过问卷调查对河南省500户种粮农户的种粮动机、种粮人力和财力投入情况、粮食播种规模、粮食产量、粮食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业收入变化情况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1)耕地种植规模小阻碍了农户的生产资料投入;(2)"兼业化"农民以及新一代农民的种粮意愿持续下滑;(3)粮食补贴激励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前福建粮食生产现状着手,探讨粮食产业化生产对提高农民增收的影响,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福建省发展粮食产业化生产必须采取的一些有利措施及对农民增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放  王雅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10-5212
以粮食主产省河南为例,分析了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从农业生产物质投入要素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指出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间的矛盾与统一,即通过合理肥施、正确使用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要素,增加粮食产量,降低成本,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烟台市大岚东村参加欧洲良好农业规范後认证苹果种植的情况,分析了认证苹果的生产给农民的收入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的认证苹果种植可以通过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但同时也面临着当地认证苹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笔者认为,发展GAP认证农业可以实现农民增收,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定的途径,而且随着认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外部因素增多,也间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本着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展蚕豆高产创建科技活动,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增施有机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担忧.通过对江苏省葡萄专业农户的调查,运用二元逻辑回归(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了影响农户提供安全农产品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生产农户种植成本、家庭葡萄收入比重以及是否参加葡萄专业合作社对于他们提供安全农产品有显著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作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验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影响.并据此对提高荆州市农民收入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在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业生产结构累计变动率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增加1.21%。其中.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和牧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减少;而渔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会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会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甘肃省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新粮食安全观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出的新概念,其充分认识到粮食的社会属性,强调以社会属性为主线,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寻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途径。本文引入了新粮食安全观概念并对其进行经济学解释;分析了甘肃粮食生产现状与比较优势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现状特征;同时,基于对甘肃未来粮食安全状况评析,认为传统粮食安全观指导下的甘肃未来粮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只有树立新粮食安全观,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通过贸易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应从政府、市场和农民等多角度考虑,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粮食贸易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陈亮  安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200-11202
随着全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园艺生产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荆州市园艺生产发展很快,水果、蔬菜、花卉、茶叶均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充分发挥荆州市园艺生产现有条件和优势,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农业科技传播方式,提高农民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保证质量。搞好加工,拓展营销思路,努力提高园艺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效益。重点建设柑橘、果用瓜、特色蔬菜、葡萄、花卉及园艺产品加工等项目,从而推进荆州市园艺产业的新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冉宏伟 《农业展望》2013,9(9):44-45,56
中国人多地少,保证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为了寻求中国粮食安全的基本对策,通过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和分析,评述了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及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潜在的粮食危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旷爱萍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2):1363-1365
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指出广西贵港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人才短缺、合作社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扩大合作社规模;多方融资;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合作社经营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培植品牌农业等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宇鹏  李彤  赵慧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86-3389
运用河北省粮食丰产工程区168个行政村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粮食丰产工程实施以来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粮食丰产工程的实施对增加农户种粮收入的作用确实很明显,其中,家庭农业收入比例、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家庭耕地数量、工程覆盖农户数、每年指导次数和每年培训次数等变量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农户增收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