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依据吉林省老龙口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布置情况,通过对施工期和工程下闸蓄水初期外部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掌握了大坝整体位移变形情况和运行状态,为水库的正常运行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
卢陈涛 《小水电》2016,(4):33-37
通过对珊溪水库工程大坝的表面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坝基沉降和坝体内部变形等观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大坝变形情况正常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黄壁庄水库大坝长、枢纽建筑物分散的特点,采用GPS布网和视准线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水平位移监测网的设 计。在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立方面,按照不同建筑物对变形监测精度的要求,采用全局控制与局部加强的设计方法。开拓了平原、丘陵 水库变形监测工作的思路,为大坝观测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昌吉市三屯河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基于TCA2003全站仪开发的变形监测控制网自动测量系统的功能特点,并对系统在昌吉市三屯河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测量效率高,精度高,大坝垂直位移变化、水平位移变化均符合重力坝变形的一般规律,大坝处在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库最多的国家,已有8万余座,大部分水库已经处于运行期。水库大坝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备受瞩目。变形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水库大坝的变形位移情况,但有些水库大坝运行期间,变形监测系统会出现各种问题。文章阐述部分水库大坝运行期变形监测系统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案,以供其他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兜水库大坝变形观测(沉陷及水平位移)资料分析,对石兜水库大坝库区水位、沉陷位移与平位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坝的垂直沉陷、水平位移变化量较小,大坝处于稳定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石兜水库大坝加高扩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西江口水电站大坝近二十多年的变形监测资料,对大坝变形规律、量值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掌握了大坝水平和垂直位移的变化发展规律,为评价大坝工作性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分为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两部分,其中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由坝顶高程联测而得。在大坝坝顶及大坝下游坝坡共布设4条视准线,观测大坝水平位移,采用交汇测量法观测。结果表明,大坝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各项观测误差均小于规范规定的允许限差,观测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可作为今后大坝表面变形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表微变形远程监测雷达在大坝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表面变形监测是大坝工程安全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一种用于快速追踪地表微小变形的新型监测技术——地表微变形远程监测雷达,通过比对实验和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微变形监测雷达用于大坝表面变形监测工作中的性能指标,最后根据微变形雷达监测成果对“5·12”地震后紫坪铺水库大坝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GPS技术在某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中的设计和应用。在新疆首次把GPS监测网时间序列应用于大型平原水库变形监测中,达到了高效率、高精度的设计目标;GPS全面网代替经典小角度和视准线等其他常规变形监测手段监测形变点水平位移,并获取高精度水平位移值,大大减少工作量、工作时间和技术力量的投入,节省了开支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及时监测水库的运行状况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喀浪古尔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结果,分析坝体填筑施工过程及填筑料对坝体变形的影响,剖析影响坝体变形的各种因素,为同类坝型施工积累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1.垂直位移监测网点的布置 黄壁庄水库是滹沱河中下游重要的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随着除险加固工程的完工,水库建立了完善的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对各建筑物重点部位进行变形监测。主坝设有7个变形观测断面,变形点27个。副坝设有11个变形观测断面,变形点42个。正常溢洪道公路桥下游侧与立墙之间的墩顶上设有一排垂直位移测点,共9个。  相似文献   

13.
新疆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平原水库大坝从建成到现在已运行多年,为了了解该工程目前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情况,对该平原水库大坝运行多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安全评价,通过对大坝的变形和渗流的监测分析了解到,目前大坝的最大垂直位移值为1 201 mm,坝基换填砾质土对减小坝基沉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坝变形已趋于稳定;坝体、坝基的渗压位势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并随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小,坝基渗透比降也较小,截渗槽截渗效果也较好,说明渗流较为稳定。结果表明:该平原水库大坝工作性态良好,能够满足正常蓄水及安全运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毛才传  王刚 《小水电》2020,(2):36-41
水库变形监测是确保水库安全的一项基础监测项目,根据各期的监测数据,可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评估水库的安全状态。结合天子岗水库变形监测的背景、监测工作的具体安排,重点对天子岗水库大坝4年的位移监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了水库整体的变形趋势和变形规律。根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到天子岗水库的变形一直在安全可控状态下,大坝总体稳定可靠;同时针对4年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图7幅,表4个。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对青山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进行了自动化改造,采用了高精度全站仪及电脑等对大坝进行自动化监测,在应用中每次进行测网基准校核测量和仪器安置时产生的误差,使得监测的数据误差明显偏大,不符合大坝的实际变形情况。通过对基点校准数据的处理,并依此来改正各测点的监测数据,大大减小了每次测量的测量误差,从而基本达到了大坝安全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碧流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运行已10 a以上,获得了大量的监测资料。碧流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由加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和中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两部分组成。碧流河水库加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所采用的监测设备主要进行大坝变形监测、渗流监测和其它监测。碧流河水库中方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是进行大坝变形监测,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主要进行坝体的水平位移和挠度监测。碧流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为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也为水库运行管理和科学调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规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观测方法无法实现自动观测,精度易受通视和气候条件等影响,且一般采集频率低,仅能进行静力变形监测。通过光学方法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表面变形监测技术的比较分析,结合某水库大坝实际工程,开展了水库大坝表面静力、动力变形监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应用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毫米级大坝表面静力变形的监测,同时能进行地震作用下1 Hz采集频率的大坝表面动力变形观测,且大坝表面变形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观测值与人工观测结果一致,精度可靠,满足规范要求。这为实现地震活跃区水库大坝的静动力变形统一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可用于震后大坝安全评估或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8.
大坝外部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TPS全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测量机器人在小浪底大坝外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试验情况,并对TCA+APSWin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工作效益作了分析。实践已初步表明,测量机器人用于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大坝安全监测对于枢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监测只有在做好资料整编与分析,掌握坝体的变化规律下,才能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及时发现坝体异常情况。针对白龟山水库的拦河坝顺河坝的变形监测资料各种管水位的观测以及渗流量观测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出坝体和库水位在趋于稳定后的运行中的变形规律,希望能对大坝现阶段的安全监测,以及除险加固工程后的大坝观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大坝安全监测的现状,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情况调查、大坝观测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到目前全省各水库安全监测意识增强,日常巡视检查和大坝渗流压力和表面变形等观测能基本正常开展,汇总了全省观测项目主要的基本情况,总结出仍有不少水库存在监测频次达不到规范要求、巡查记录不够详细、观测数据有效性不高、资料整编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水库大坝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共享访问和有效利用,实现现场检查和远程监管相结合,是江西省大坝安全监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