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内外至令尚无统一公认的水资源内涵的情况下,首次提出较为适合赋予生态和环境要素的定义,说明水资源是具有自然、环境、生态、经济属性的宝贵资源,得出了关于水资源质量的两个结论:全球及中国面临水资源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并产生大尺度水质退化趋势;首次提出世界水资源质量演变的4个阶段和3代污染史期。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水资源最大可利用量、水资源重复利用水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部门可协调发展的最佳用水比例及各部门对水源的合理选择等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在保证足够的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首次提出了盆地工农业资源的最大开发规模,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研究和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中长期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中长期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将迅速推进,加剧局部地区、特定时段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矛盾。水资源供需平衡直接关系到水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而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明确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和虚拟水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福建省水资源问题与供需态势,从资源水利用的高效节约化、灾害水资源化、生态水配置优化、虚拟水市场化四个角度提出了福建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相似文献   

4.
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裴源生 《中国水利》2006,(11):19-21,25
干旱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对水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作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缓解资源、经济与生态矛盾的根本途径。“宁夏经济生态系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项目正是基于干旱地区缺水的实际,针对其特有的水资源特点,提出了面向经济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框架,开发建立了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等多个独创性模型,得出了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战略结论。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资源与生态水利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运用系统与过程的方法论观、资源价值观、生态观和高科技观来理解和把握资源与生态水利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三江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三江平原资源与生态水利的实施设想 :①应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及其成果的转化 ;②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改善生态水文环境 ;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防止水资源质量下降 ;④引进先进的水资源价值理论 ,激活水利市场 ;⑤实施多环节调控 ,营造节水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面向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西北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与保护的模式,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本底和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其水分与生态结构及其驱动关系的剖析,认为:该地区的合理开发模式为建立水资源利用的社会公平性、高效率和高效益;高效利用模式为保证基本生态用水(50%)、提高开发利用效率和开发替代性水资源;保护体系为在上游产水区建立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体系、在中游用水区建立用水与排污总量的平衡体系、在下游耗水区建立生态用水保障和高效利用体系,在保障措施方面,应树立新型资源和生态价值观、加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和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最终达到在西北地区建立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务件相匹配的经济结构体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季松 《中国水利》2002,(10):87-89,96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淡水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短缺资源,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从水资源的人口与经济承载能力和水资源的生态与环境承载能力出发,探讨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管理。从水资源科学管理体系的目标,建立科学管理机制的要素,建立统一,权威、高效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建立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的区域水务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讨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分析水资源规律合理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环节。水资源配置方案制定工作步骤大体分技术分析和协调裁决两个阶段,基本步骤为:一是通过资源评价阶段的工作得到水资源状况、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台账,为水资源配置奠定基础;二是确定最小生态用水以及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及其潜力;三是提出最大可利用水量的控制指标和排放控制指标;四是提出水资源配置的推荐方案;五是比较分析并协商确立流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的技术方案分析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供水预测、水资源保护、需水预测、节约用水和配置方案分析。通过以上工作制定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最优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国家发改委与水利部下达国家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成果。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高度,首次创新性地提出我国水资源质量特征(天然水化学特征、地表水、地下水、湖、库营养状态、水功能区等水质评价)评价方法,并在长江流域(片)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汪信梅 《治淮》1997,(9):21-22
一、概述 水资源是大气降雨循环再生的动态资源,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相互转化,不可分割。水资源保护的对象,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统一体。我们以江苏省徐州地区的地下水,作为流域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研究的首次尝试。 徐州市是全国40个重点缺水城  相似文献   

11.
张洋  康子秋  詹思南  曹锐 《海河水利》2023,(10):37-39+48
基于城市河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知识,梳理总结了河道水污染的特点和生态治理原则,结合北京市河道生态资源现状,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趋势,提出了生态治理的建议,可为制定相应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秀芬  马瑞 《治淮》2023,(7):12-13
根据凤阳县水资源现状,发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高、浅层地下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量逐年增加、用水结构变化快、用水保证率要求高、地表水部分河道污染严重等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系统分析了凤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凤阳县水资源安全的对策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浙江省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决策,而2015年正是关键年、冲刺年和深化年,浙江省在提出"五水共治"的同时,也积极推进生态省的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是现阶段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其动态分析能阐明水资源利用的状况。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动态变化分析研究,可为浙江省水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浙江省2006—2013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波动变化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出现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处于0~1,安全系数较高;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较高,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内陆河流域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本研究在对流域现状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自主创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理论与方法,运用水资源模拟分析技术,研究提出了流域治理的总体思路和布局及措施;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移民、节水型社会建设及水资源管理等非工程措施;同时在流域综合治理层面首次提出流域初始水权制度框架,为规范流域水资源利用秩序、为公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统一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岳 《中国水利》2002,(10):45-48
水资源的资源特性、流域特性、功能特性,服务特性决定了水资源必须进行统一管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实质是为了在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的科学组合和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生态三的用水,保障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项目标和任务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6.
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银川市2008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45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0.318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是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4.57倍,水资源生态赤字达到1.132hm^2/人。农业水资源生态足迹占比例最大,农业用水比重过高,地区用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同时,银川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主要来自黄河水,与地下水与当地地表水资源较贫乏一致。最后为银川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人均生态足迹,提高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贝阿.  M 《水利水电快报》1998,19(18):22-27
土耳其水资源丰富,但因其所处的地区缺水,水成了一种战略物资。20世纪下半叶,土耳其在水资源规划和开发方面下了大力气。但是,至今得到开发的尚不足蕴藏量的一半。人口的快速增长,灌溉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完成东南安纳托利亚工程(GAP)和其他几个工程项目,要求土耳其投入相当大的一部分财政和技术资源用于水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生态水利与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生态水利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水利的内涵、理论框架及实践原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城市水资源的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要把生态水利的发展观充分渗透到城市水资源配置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各个层面,提出了基于生态水利思想的城市水资源科学配置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论水资源价值与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健 《四川水利》2001,22(2):57-60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三方面,本文阐述了水资源费的理论含义、水价制定的四个原则,分析了国内水资源管理现状、水价的实施过程,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目标水价的作用,并对21世纪水资源管理开发和有效配置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方略,即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水能资源开发,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