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CT检查的要点。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9年8月我院共收治的小脑出血患者40例,并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病源、出血位置、CT检查的表现、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40例患者中,保守治疗愈32例,死亡1例,血肿清除术治疗7例,均治愈。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只要做到早发现、及时诊断、明确分析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同时根据以上情况准确地选择治疗方案,及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预后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疗效与预后。结果 11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中,84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28例。治愈64例,好转28例,死亡20例。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血肿小意识状态稳定者可行内科保守治疗,中等量或大血肿可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是目前挽救小脑出血患者生命的有效办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自发性大脑出血颅脑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根据大脑出血CT影像改变采用计分的方法,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病变程度及疾病恢复状态。结果:依据CT影像评分,≤5分为轻型组,6~10分为中型组,≥11分为重型组,基本能反映脑出血患者的病变程度并与疾病的转归直接相关。结论:急性自发性大脑出血早期CT表现及评分可预测患者预后,并用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6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治疗疗效。方法根据意识障碍、病情演变过程、颅脑CT所见等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对62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进行脑室引流术、血肿引流术、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结果15例行侧脑室钻孔引流术,11例行血肿引流术,22例行后颅窝开颅清除血肿,14例行后颅窝开颅及侧脑室外引流术。其中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死亡9例。结论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特点及颅脑CT见血肿部位与血肿量行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治疗效果主要与意识状态和血肿类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使临床医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目的。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09年5月7年问41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CT动态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早期临床进行性恶化、早期血压水平、饮酒史、肝肾功能状况、糖尿病史、首次头颅CT检查距发病时间、血肿形态、血肿密度、阿司匹林应用史,发病早期甘露醇应用及发病早期血压管理等密切相关。SICH早期血肿扩大是SICH患者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适时予以头颅CT扫描复查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 10~ 15 % ,由于该病可以没有或很少有临床局限性体征 ,因此在 CT、 MRI检查之前很容易被误诊。此外 ,由于小脑出血病情多凶险 ,如何正确选择治疗方法 ,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分析 2 5例自发性小脑出血 ,并针对临床上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性 18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82岁。有 2~ 10年高血压病史者 17例 ,入院时间平均发病后 10小时。全组病人均经颅脑 CT检查确诊。1.2 症状和体征 :全组病人均以突然眩晕、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 ,并伴有平衡障碍。 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表现特征及CT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CT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发性小脑出血多伴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脑梗死;血肿多为圆形,其周围水肿较轻;血肿进入四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较高(16例);可并发梗阻性脑积水(4例)。结论: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诊断小脑出血方便、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早期再出血的部位和影像学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自发性脑出血的早期再出血的特征、部位、预后与临床资料。结果 314例自发性脑出血早期再出血患者按出血部位及发病至接受脑出血的治疗,临床验证,早期出血基底节区占34.39%,非基底节65.61%。其基底节区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各非基底节区(P<0.05)。引起颅内压、血压升高因素,至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66.88%,早期再出血无引起颅内压、血压升高因素,发生率为33.12%,分析表明,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早期再出血,应尽快作CT/TCD等影像检查,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CT不同表现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90例自发性脑出血CT改变及跟踪观察其临床表现资料。所有病历均来自我院CT室常规检查患者,排除了外伤等其它问题造成的脑出血。结果本组390例中基底节区脑出血3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脑千出血10例,大脑脑叶出血9例,小脑出血5例,内科保守治疗332例,完全康复及好转300例,死亡32例,外科治疗58例,好转36例,死亡22例。结论自发性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部位、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系统、脑室受压程度、有无继发梗阻性脑积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1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8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脑出血,以往都有高血压病史,出血为大面积11例,小面积出血5例,继续性出血并出现颅内血肿2例。结论脑出血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及部位、范围及合并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常见疾病,动态头颅CT是诊断脑出血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李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8):632-633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上较常见,1999年~2002年共收治经头颅CT确诊的自发性小脑出血16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及CT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脑出血的临床及CT表现,提高急性早期脑出血的影像诊断率,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对35例特殊部位脑出血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出血16例,自发性出血19例;其中脑干出血11例,小脑出血9例,单纯脑室内出血4例,胼胝体损伤伴出血7例,鞍区损伤4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早期脑出血的最佳选择,通过直接及间接征象反映血肿的大小、范围及受累程度,为临床早期治疗及预后赢得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症状、CT扫描显示血肿量、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20例手术治疗,除4例手术后48h死亡,4例手术后10d出现缄默症外其余12例手术及36例非手术患者均基本恢复健康。结论: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预后主要与病人入院时意识状态和血肿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扫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1年 1月~1999年 11月 31例经临床及CT证实为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病例。结果 :临床上最常见症状为眩晕、呕吐、头痛 ,最常见体征为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阳性 ,CT检查外侧型出血 2 3例、中间型 6例、混合型 2例 ,8例破入脑室 ,15例脑干轻度受压。结论 :血肿的大小 ,严重意识障碍的存在对手术取舍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非典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资料。方法 :对 37例非典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颅脑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例完全治愈 ,7例显著好转。非典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的不典型与出血量小 ,以及血肿多位于脑的相对“静区”密切相关。结论 :非典型脑出血预后良好 ,及时行颅脑CT检查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小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好发于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发生于蚓部者较少。现对我院1997~1998年经头颅CT或MRI证实,予以内科保守治疗的23例自发性小脑出血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9例;年龄51~83岁,平  相似文献   

17.
自2000年8月-2007年8月来CT诊断为脑出血病例中按时间顺序筛选出符合自发性脑出血的病例共计390例,对其CT表现和住院病历回顾性统计分析,着重分析讨论CT检查所见,探讨CT检查分类,并对此类疾病所采取的内、外科治疗情况及临床预后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48例自发性小脑出血的CT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小脑出血的CT影象及临床表现。方法对48例小脑出血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CT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老年患者(〉60岁),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中青年患者(〈40岁)多以动静脉畸形为土要病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语言障碍。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血肿是否破入第四脑室及脑干是古受压密切相关。结论小脑出血的CT诊断分析要重视出血部位、出血量、脑室受累和占位效应。出血量少者预后好,出血量〉15ml的预后不良。且出血量大的应及早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CT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总结分析29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CT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并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症状有小脑本身症状及邻近组织受压症状两类,预后与出血量密切相关。结论出血量〈5ml者基本上只出现小脑本身症状,预后良好,出血量5~15ml,小脑受损较重,邻近组织受压明显,出血〉15ml者,脑出血的一般症状及意识障碍重,小脑症状常被掩盖,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急性期临床处置经验,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方法对171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不同的处置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60~70岁年龄组手术有效率为85%,保守治疗有效率81.3%;70岁以上组手术有效率为48.8%,保守治疗有效率66.0%。结论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处置是关键,提倡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颅内压的控制效果是决定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方式的重要依据。最小的损伤、最快的速度清除血肿是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