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低温处理对小麦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晋麦47进行低温处理,发现经过处理的小麦较未处理的小麦叶片内的ABA含量明显增高,未处理的对照组在同样的环境下叶片ABA的含量为0.155 μg·g-1,经过处理的小麦叶片ABA的含量为2.26μg·g-1,内源ABA的含量增加了2.105μg·g-1,从而提高了晋麦47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田士林  李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76-2876,2878
对晋麦47进行外源ABA的处理,用酶联免疫固相抗原吸附法测定ABA的含量,研究了外源ABA对内源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外源ABA处理的小麦较未处理的小麦叶片内的ABA含量明显增加.在同样环境下未处理的对照组叶片ABA含量为0.301 μg/g;经过处理的小麦叶片ABA含量为3.46 μg/g,内源ABA含量增加了3.16 μg/g,说明增加外源ABA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内源ABA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胺苯磺隆胁迫对水稻幼苗保护酶与内源激素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的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4.
袁树忠  袁帅  周维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66-1267,1276
[目的]通过研究低浓度的胺苯磺隆引起不同叶龄水稻叶片中保护酶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探讨超低浓度胺苯磺隆促生长效应的生理机制。[方法]通过土培法用2个浓度胺苯磺隆分别处理不同叶龄的水稻,15 d后采集水稻叶片,用愈创木酚-过氧化氢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邻苯二酚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用ELISA法测定水稻叶片中GA、ZR、ABA的含量。[结果]胺苯磺隆2μg/kg(干土)处理后水稻叶中PPO活性提高,POD活性降低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显著增加,ABA含量则减少,GA/ABA的比值高于对照;胺苯磺隆20μg/kg处理,水稻叶中POD活性明显提高,PPO活性低于对照但接近对照,GA、ZR含量均显著减少,ABA含量则显著增加,GA/ABA的比值低于对照。7叶期处理的水稻叶片中3种激素含量与对照的差异最小。[结论]胺苯磺隆2μg/kg处理水稻,叶片内GA/ABA比值大于对照,对水稻生长有促进作用,20μg/kg浓度时,则GA/ABA比值明显小于对照,水稻生长受到抑制,同时,胺苯磺隆对7叶期水稻生长效应弱于4叶期前的水稻。  相似文献   

5.
ABA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冷型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东农418和冷敏感型水稻品种松粳9号为材料,在三叶期以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钨酸钠进行喷施处理,通过抗氧化酶活性的响应,探讨低温胁迫下ABA对水稻苗期耐冷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使叶片SOD活性降低,P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外施ABA减缓了叶片SOD活性的降低,并可减少POD活性和MDA含量升高的幅度,而钨酸钠处理则加剧了SOD活性降低及POD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说明ABA提高了水稻幼苗耐冷性。低温胁迫以及ABA对水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外施ABA对耐冷型品种的调节作用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外施脱落酸对低温胁迫下山茶花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外施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山茶花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茶花品种为材料,对其叶面分别喷施3种浓度(5、10和20 mg·L~(-1))的脱落酸,然后放在–5℃低温处理24 h后,研究脱落酸对山茶花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落酸可使抗寒茶花叶片电导率降低,提高茶花对低温的适应能力;当ABA浓度为10 mg·L~(-1)时,抗寒茶花叶片的电导率、MDA含量为最低,同时其叶片的SOD活性、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能提高胡椒抗寒性的脱落酸(ABA)适宜浓度,明确低温胁迫条件下外施适宜浓度ABA对胡椒叶片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nRK2和PYL表达的影响,为生产上提高胡椒抗寒技术及揭示ABA信号在胡椒抗寒中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热引1号胡椒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0(CK)、25(T1)、50(T2)、75(T3)、100(T4)mg/L ABA及4℃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各处理胡椒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POD、CAT和SOD)、H2O2和MDA含量.在筛选出适宜ABA喷施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低温胁迫后,不同浓度ABA处理的胡椒POD、CAT和SOD活性与CK相比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其中T2处理的POD活性升高最显著,T3处理的CAT和SOD活性升高最显著;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H2O2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以T3处理含量最低,即一定浓度外源ABA处理对胡椒抗寒生理发挥积极作用.低温胁迫0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的胡椒Fv/Fm和Fv/Fo无显著变化;低温胁迫4d时,其Fv/Fm和Fv/Fo均显著降低,但T3处理缓解Fv/Fm和Fv/Fo下降效果显著,即ABA预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胡椒光系统潜在活性的抑制.低温胁迫0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胡椒的qP和Yield无显著变化,但qN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明显下降,即正常生长条件下,外施不同浓度ABA对胡椒叶片的qP和Yield无影响,但会减弱胡椒的光保护能力;低温胁迫4 d时,不同ABA浓度处理的胡椒叶片qP、qN和Yield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ABA处理浓度的升高,qN呈现下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qP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T3处理成为转折点,即在低温胁迫下外源ABA能够提高胡椒的光保护能力,其中T3处理效果相对较好.低温胁迫条件下,ABA预处理可诱导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SnRK2和PYL提前并高表达.[结论]外源ABA通过提高胡椒抗氧化酶活性、降低H2O2和MDA含量及缓解低温对其光系统活性的伤害,从而提高胡椒抵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外源ABA还能诱导胡椒ABA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表达,启动和引发植株固有抗冻性基因的表达,进而提高其耐冻性.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下外源ABA对甘蔗幼苗抗寒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外施ABA(脱落酸)对甘蔗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性强的甘蔗品种桂糖28号和抗寒性弱的甘蔗品种园林6号为材料,喷施100 μmol/L ABA于甘蔗幼苗叶片,12 h后进行低温胁迫,然后于不同时间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低温胁迫和ABA处理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细胞膜受破坏,GA3(赤霉素)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AB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ABA/GA3、ABA/IAA和ABA/ZR升高。外施ABA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降低MDA、GA3含量,提高脯氨酸、ABA含量及ABA/GA3,从而提高甘蔗幼苗的抗寒性。低温胁迫下,植株体内低MDA、GA3含量,高脯氨酸、ABA含量及高ABA/GA3值是甘蔗高抗寒性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化控种衣剂在低温胁迫下对大豆幼苗内源激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大豆为试验材料,以新型化控种衣剂为处理,以常规种衣剂为对照,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了两种种衣剂对大豆幼苗根系和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处理和对照在根系和叶片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一致:化控种衣剂处理的IAA(生长素)和CTKs(细胞分裂素)含量比对照高,GAs(赤霉素)和ABA(脱落酸)含量比对照低。化控种衣剂显著影响了大豆内源激素系统的变化过程,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0.
脱落酸对低温胁迫后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出低温胁迫后适宜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最佳脱落酸(ABA)浓度,试验以5~8叶龄香蕉幼苗为材料,经低温胁迫后喷施0、15、20、25 mg/L4个处理浓度的ABA,研究ABA对寒害后香蕉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喷施ABA的处理(对照),ABA能够在寒害后提高香蕉幼苗的POD活性、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叶片组织结构SR值,保持植株绿叶数,降低植株叶片受害率和死亡率,提高植株的恢复率.综合分析,恢复效果最好的是20 mg/L ABA处理.  相似文献   

11.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5-1022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桑树后其叶片的激素含量及糖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设缩节胺200 mg/L、天丰素200 mg/L、清水3个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湖桑32叶片GA3、Z+ZR、IAA、AB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3个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无明显差异,200 mg/L缩节胺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略低而在第14~19 d又有所升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中GA3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照中Z+Z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200 mg/L缩节胺处理抑制Z+ZR含量,200 mg/L天丰素处理在处理中期Z+ZR含量有所升高。3个处理中AB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初期200 mg/L缩节胺处理IAA/ABA较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后期IAA/ABA略高。在后期3个处理间的糖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桑树品种对植物调节剂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忠宝  刘丽华  李大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22+12074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紫苏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造成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方法]将紫苏叶分别低温处理0、12、24、36、48和60 h,并测定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并考察2~5℃低温对紫苏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紫苏叶片低温伤害的时间。[结果]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而且低温处理60 h的叶绿素含量减少非常明显;低温处理48 h能明显减少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论]低温处理超过48 h,紫苏就会受到伤害;低温处理时间达到60 h时,紫苏受到的伤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对紫苏抗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紫苏抗逆性生理指标的影响,确定紫苏所能承受的低温时间。[方法]以无病虫害的紫苏自顶端第5~8片叶为试材,分别进行0(对照)、12、24、36、48和60 h的低温处理,对其脯氨酸、丙二醛含量以及电导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下紫苏叶片的抗逆性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紫苏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均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上升;低温处理12 h后,叶片脯氨酸含量达到最大值,低温处理12~60 h,脯氨酸含量逐渐减少。[结论]紫苏所能承受的低温处理时间不超过48 h,低温处理12 h时其抗逆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赵许朋  杨立  杨双燕  汤绍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4833-14835
[目的]研究外源ABA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幼苗为材料,研究外源ABA对100mmol/LNaCl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氧化损伤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0.05mmol/LABA处理能明显缓解100mmol/LNaCl盐胁迫伤害,使叶片MDA含量降低34.01%,细胞膜透性降低42.42%,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30.99%,45.69%和30.29%。较低浓度(0.01mmol/L)和较高浓度(0.10、0.15mmol/L)ABA处理的有效作用整体上明显降低。[结论]0.05mmol/LABA处理能明显缓解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的氧化损伤,提高膜保护酶活性,增强幼苗的抗盐胁迫能力。ABA的作用具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5.
厌氧处理对桑叶GAB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厌氧处理对桑叶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为桑叶中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CO2厌氧和真空厌氧处理桑叶鲜叶,经杀青、烘干和粉碎后,利用丙酮和Al Cl3去除桑叶色素,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结果]未厌氧处理的桑叶中GABA含量为0.915 mg/g;而CO2厌氧处理4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214 mg/g;真空厌氧处理8 h,GABA含量达到最高值1.453 mg/g。[结论]一定时间的CO2厌氧或真空厌氧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桑叶中GABA含量,真空厌氧处理可得到更高GABA含量的桑叶。  相似文献   

16.
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方法]选取耐低温性不同的6份黄瓜材料,置于人工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4 d,日间温度12℃,晚间温度8℃,光照8 h,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约合2 000 lx),对黄瓜叶片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进行提取与测定。[结果]各黄瓜材料叶片中ABA和GA3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耐低温性材料越强,其增加的幅度越大,而叶片中IAA含量变化则不同,其中耐低温较强的材料增加的幅度较大,而耐低温较弱的材料有所降低,耐低温性中等的材料略有增加。[结论]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密切,可作为黄瓜耐低温性的间接鉴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黄晓露  郭东强  杨梅  谭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96-10199,10339
[目的]研究外源酚酸对铝处理下桉树幼苗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砂土培育法研究5种外源酚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苯甲酸、阿魏酸、肉桂酸)对铝处理(120 mg/L,pH 4.0)下桉树幼苗叶片光合特征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影响,酚酸浓度皆为100 mg/L。[结果]经过铝处理对桉树幼苗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对其叶片形态也产生较明显影响,表现为叶片各组织厚度减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P/I)、组织紧实度(CTR)增加,组织疏松度(SR)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时进行酚酸处理的桉树幼苗中,苯甲酸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上升,香草酸处理蒸腾速率显著上升,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处理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4种酚酸处理叶片厚度虽有减少,但SR显著增加,表明叶片组织水分有所增加,对铝离子造成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苯甲酸处理的缓解作用更为直接、明显。而肉桂酸处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片组织厚度对比铝处理幼苗进一步降低,表明其加深了铝离子的伤害,没有表现出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磊  姜新  周导军  唐志鹏  杨培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363-2364,2382
[目的]为了研究外源GA3对巨峰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内源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GA3混合配方对巨峰葡萄二造果进行处理,了解花后10~30 d葡萄内源激素含量与果实无核率的关系。[结果]外源GA3混合配方处理可以促使巨峰葡萄产生无核果实,并且促进果实膨大,在果实生长前期果实内GA3、IAA、CTK、A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GA3与IAA含量大致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TK含量变化类似,但与CK差异不大。ABA含量与其他激素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反。[结论]巨峰葡萄无核化的较好处理为GA312.5 mg/L+SM 200 mg/L+CPPU 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