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婴幼儿听力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用耳声发射仪做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婴幼儿进行BAEP检测,分别记录BAEP V波反应阈和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波幅及波形分化情况.结果:BAEP检查结果:本组60例患儿(118只耳)中,异常109只耳,异常率近92%,仅有9只耳BAEP完全正常.BAE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V波潜伏期的延长,共72只耳;其次为波形分化的异常,其中11只耳未引出明显反应波,16只耳仅可分辨出V波、且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Ⅰ-Ⅲ、Ⅲ-Ⅴ、Ⅰ-Ⅴ峰间期延长62只耳;另有6只耳Ⅴ/Ⅰ波幅比<0.5.BAEPV波反应阈:31dBnHL以下者仅8只耳,其余均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其中轻度26只耳,中度32只耳,重度24只耳,极重度18只耳.结论:BA强检测对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进一步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AEP、EEG检测在孤独症患儿中的作用。方法:对2001~2007年经临床确诊为儿童孤独症并作BAEP及EEG检查的30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孤独症患儿中,BAEP正常11例(37%),异常19例(63%),其异常表现为Ⅲ波的PL、Ⅰ-Ⅲ波和Ⅲ-Ⅴ波的IPL延长。EEG正常23例(77%),异常7例(23%)。BAEP与EEG两者的异常率比较,经χ2检验,P<0.05。结论:研究发现虽然BAEP异常率和EEG的异常率有差异(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但可以说有部分孤独症患儿存在BAEP、EEG异常是无可置疑的,孤独症患儿BAEP的异常可能与孤独症本身的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腭裂患儿修复术前后听力阈值及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方法:检测24例腭裂患儿修复术前后听力阈值及听觉诱发电位,自身对照,x2检验。结果:①术前听力阈值异常率93.8%,术后43.8%;术前听觉诱发电位45.8%有Ⅰ波潜伏期延长或Ⅰ波分化不良,术后为4.2%,改善极显著,P0.005。②术前轻度及中重度听力障碍22耳、23耳,术后分别有13、20耳改善,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腭裂修复术能显著改善患儿听力阈值及听觉诱发电位。②术前听力障碍程度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4.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 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者进行BAEP检查 ,并以 5 0名正常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 :12 6例中BAEP异常 90例 ,异常率 71 4 %。其表现分为二组 :①内耳型组 37例 ,可见Ⅰ波消失或Ⅰ波和其后各波均消失 ,或Ⅰ波潜伏期 (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 ,同时Ⅰ波至Ⅴ波峰间期 (IPL)延长 ;②脑干型组 5 3例 ,表现为Ⅰ波正常 ,Ⅲ波或Ⅴ波PL延长或波形消失 ,Ⅲ—Ⅴ、Ⅰ—ⅢIPL延长 ,Ⅴ /Ⅰ波幅比小于 0 5及双侧Ⅴ波PL侧间差 >0 4ms。结论 :BAEP对于前庭周围性眩晕和前庭中枢性眩晕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听力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征及听力损失情况.方法:对46例不同出生胎龄早产儿进行BAEP及听力检测,分析BAEP主要波形成分Ⅰ、Ⅲ、Ⅴ波的峰潜伏期(PL),波幅及Ⅰ-Ⅲ、Ⅲ-Ⅴ、Ⅰ-Ⅴ峰问期(IPL).以单侧耳Ⅴ波反应阈值作为听反应阈.结果:以3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不同出生胎龄新生儿BAEP Ⅰ、Ⅲ、Ⅴ波的PL,Ⅰ~Ⅲ、Ⅲ-Ⅴ、Ⅰ-Ⅴ波的IPL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6例早产儿存在听力损失27例(59%),30例足月儿存在听力损失2例(7%),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γ2=20.62,P<0.01).胎龄<30周的4例均发生听力损失(100%),且均为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胎龄30~33周23例中,发生听力损失13例(68%),其中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占37%;胎龄≥34~36 6周23例,发生听力损失10例(43%),其中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者占11%.不同胎龄组间发生听损失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16.56,P<0.01),中重度以上听力损失的发生率差异尤为显著(x2=27.6,P<0.01).结论:胎龄是影响新生儿BAEP的重要因素,早产儿胎龄越小,听力损失的发生率越高,听损失的严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腭裂患儿脑干听力阈值特征。方法:使用电反应测听法检测120例腭裂患儿听力阈值,采用分组对照研究,进行Χ^2检验。结果:①240耳中141耳听力阈值异常,听力障碍发生率为58.8%;②Ⅱ°与Ⅲ°腭裂患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5;腭裂程度与听力障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P〉0.75;③3岁前后比较,听力障碍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05,3—6岁与〉6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58.8%腭裂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②腭裂程度越重听力障碍发生率越高,但与听力障碍程度无相关性;③患病年龄越小听力障碍发生率越高,3岁前后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4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及特点。方法:对40例听神经瘤患者(80耳)进行BAEP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双耳间PL或IPL之侧间差(ILD)等数值。结果:患侧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消失,Ⅲ、Ⅴ波潜伏期延长,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延长。听神经瘤对侧异常率为68%。主要表现为Ⅲ-Ⅴ波峰间期延长。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对于听神经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耳外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表现。方法:对108例耳外伤患者进行BAEP检测,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PL)、峰间潜伏期(IPL)、两耳间PL或IPL之侧间差(ILD)等指标。结果:108例(141耳)中异常91耳,异常率为64.5%。主要异常表现为病例组Ⅰ、Ⅲ、Ⅴ波PL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IPL则无明显改变(P〉0.05),Ⅴ波反应阈升高。结论: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法,对于评价耳外伤后的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Ⅴ波反应听阈正常的婴儿与成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婴儿正常值与成人的差异。方法:婴儿共55耳,年龄6~11个月,平均7.4个月(共31例,7耳因听力异常未纳入研究);成人共21耳,年龄18~50岁,平均31.5岁(共14例,7耳因听力异常未纳入研究),均行BAEP检查。分析在80dB声强刺激下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结果:Ⅲ、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婴儿组较成人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波潜伏期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成人比较,婴JkllI、Ⅴ波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期相对延长,提示婴儿听觉传导通路发育不完全,以髓鞘发育差距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前庭系统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敏  孙大山 《解剖与临床》2006,11(4):267-268,27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研究组)及50名(100只耳)健康人(对照组)进行BAEP检查,观察两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潜伏期(IPL)、两耳侧间差(ILD)以及Ⅴ/Ⅰ波幅比值。对照组50名均为与研究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结果:对照组Ⅰ、Ⅲ、Ⅴ波波形分化良好、重现性佳,各波PL及IPL均正常,Ⅱ一Ⅴ IPL〈Ⅰ~Ⅲ IPL,同侧Ⅴ/Ⅰ波幅比值大于0.5,各波PL侧差(ILD)〈0.4ms研究组96例中有68例(71%)异常。两组的PL和IPL数值进行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68例BAEP异常者,依其表现分为两型。①内耳型28例,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Ⅰ—ILD大于0.4ms;②脑干型40例,表现为Ⅰ波正常,Ⅲ波或Ⅴ波PL延长或波形消失,Ⅲ-Ⅴ、Ⅰ—Ⅴ的IPL延长,Ⅴ/Ⅰ波幅比小于0.5及双侧Ⅴ—ILD〉0.4ms,两型之间的Ⅰ、Ⅲ、Ⅴ波PL及Ⅲ-Ⅴ、Ⅰ—Ⅴ的IPL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而Ⅰ-Ⅲ的IP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EP是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1、Ⅰ、Ⅲ、Ⅴ波中有一个以上波形消失或PL延长者15例,占全部异常者36例的41.7%;2、Ⅰ-Ⅲ、Ⅲ-Ⅴ、Ⅰ-Ⅴ中有一个以上IPL延长者18例,占50%;3、Ⅴ波波幅降低并且Ⅴ/Ⅰ小于0.5或双侧Ⅴ波IDL大于0.3ms,Ⅲ-ⅤIPL大于Ⅰ-Ⅲ3例,占8.3%。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代替纯音电测听检查客观的反映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并可用于对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小儿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BAEP检测,与正常组对照,分析BAEP各波峰潜伏期(PL)、峰间期(IPL)的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小儿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组异常率为59%。表现为波形分化欠佳,Ⅰ、Ⅲ、Ⅴ波PL及Ⅰ-Ⅲ、Ⅲ-Ⅴ、Ⅰ—ⅤIPL延长。结论:BAEP有助于判定轻型非典型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脑干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前庭系统性眩晕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查,观察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波形分化情况和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潜伏期(IPL)、两耳测间差(ILD)以及Ⅰ/Ⅴ波幅比例。结果:86例中有51例(59%)异常,依其表现分为两型:①内耳型24例:表现为Ⅰ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PL延长及其后各波相应延长,ILD相应增大;②脑干型27例:表现为Ⅰ波正常,Ⅲ、Ⅴ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Ⅲ波或Ⅴ波PL、Ⅰ-Ⅲ及Ⅲ-ⅤIPL延长,ILD相应增大。结论:BAEP应是一种鉴别前庭系统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比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伴其他颅神经症状的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方法:选择50例面神经炎伴其他颅神经症状的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Ⅱ-Ⅲ、Ⅲ-Ⅴ、Ⅰ-Ⅴ波IPL明显缩短(P〈0.01),其中有一个以上的IPL缩短者42例占84%;Ⅰ、Ⅲ、Ⅴ波PL有一个以上缩短或治疗前BAEP波形消失而于治疗后出现者37例占74%;Ⅴ波波幅增高并且Ⅴ/Ⅰ IPL比大于0.5或双侧Ⅴ波侧间潜伏期差(IDL)小于0.3 ms,Ⅲ-Ⅴ波IPL小于Ⅰ-Ⅲ波IPL的35例占70%.结论:面神经炎不仅累及茎乳孔内面神经,还可累及脑干和其他颅神经.BAEP可以客观地反映面神经炎患者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因此可以用于对该类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桥小脑角区肿瘤(CPAT)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CPAT患者24例行BAEP检查。结果:24例患者中听力异常18例(75%),其中听神经鞘瘤16例(100%)异常,脑膜瘤3例中2例(67%)异常;5例胆脂瘤患者均无听力改变。BAEP异常21例(88%),主要为患侧Ⅰ、Ⅲ、Ⅴ波消失(67%),患侧Ⅰ、Ⅲ、Ⅴ波潜伏期(PL)延长(57%),对侧Ⅲ-Ⅴ波间期(IPL)大于Ⅰ-ⅢIPL(76%)。异常者中,听神经鞘瘤16例(100%)异常,胆脂瘤5例中2例(40%)异常,脑膜瘤3例中2例(67%)异常。结论:BAEP是一种敏感的检测方法,在CPA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纯音电测听(PTA)在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例甲减患者进行BAEP及PTA检测,并分别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 BAEP Ⅰ、Ⅲ、Ⅴ波的潜伏期(PL) 及Ⅰ-Ⅲ、Ⅲ-Ⅴ、Ⅰ-Ⅴ的波间潜伏期(IP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缩短(P<0.01),其中Ⅰ、Ⅲ、Ⅴ波有一个以上波的PL缩短或治疗前波形消失者占72.5%; Ⅰ-Ⅲ、Ⅲ-Ⅴ、Ⅰ-Ⅴ中有一个以上的IPL缩短者占85%; Ⅴ波波幅增高并且Ⅴ/Ⅰ大于0.5或双侧Ⅴ波的潜伏期侧差(IDL)小于0.3 ms、Ⅲ-Ⅴ IPL小于Ⅰ-Ⅲ IPL的占68.5%.PTA检测在治疗前后听阈检测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PTA检测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利于甲减患者治疗结果的观察随访,BAEP可客观的反映听觉系统和脑干功能状况,因此可以代替PTA检测,并可用于对甲减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及其对PD的诊断意义。方法:PD组患者67例,并选择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30例正常人为正常对照,观察两组BAEP的差异。比较PD患者不同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的不同评分、Hoehn—Yahr(H—Y)的不同分期的BAEP的异同。结果:PD患者BAEP总异常率为23.9%,以Ⅰ-Ⅲ波间期(IPL)异常为主。PD组患者Ⅲ波、V波潜伏期(PL)、Ⅰ-ⅢIPL、Ⅲ-ⅤIPL、Ⅰ—ⅤIPL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PD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Ⅰ—ⅤIPL较病程〈5年的患者明显延长,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波ⅢPL较UPDRS得分%36分的患者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同H—Y分期患者BA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D患者听觉传导通路存在异常,随着病程延长,UPDRS评分增高,BAEP更容易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对后循环缺血(PC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诊断为PCI的患者进行BAEP检查,并选择5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检查,测量Ⅰ、Ⅲ、Ⅴ波峰潜伏期(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PL).结果:BAEP总异常率为78%,其中内耳型10例,脑干型39例,混合型13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与对照组比较,PCI患者的Ⅰ、Ⅲ、Ⅴ波的PL和Ⅰ-Ⅲ、Ⅲ-Ⅴ、Ⅰ-Ⅴ波IPL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EP为后循环缺血的病情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研究CMV感染对婴幼儿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60例CMV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经筛查健康且无任何CMV感染的60例新生儿或婴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检测脑干听觉电位变化,听力阈值判定用V波。观察各耳主要波(I、Ⅲ、V波)的峰潜伏期(PL)、波峰间期(IPL)、波幅及听反应阈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60例患儿中有32例BAEP异常,占53.3%,表现为波形分化欠佳或缺失;对照组儿童60例中3例BAEP异常,占5%,BAEP异常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BAEP及时发现患儿感音性耳聋并给予干预对患儿的语言发育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耳外伤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的改变及特点。方法 :对 72例耳外伤患者中 91只患耳进行BAEP检测 ,测定Ⅰ、Ⅲ、Ⅴ各波潜伏期 (PL)、峰间潜伏期 (IPL)、两耳间PL或IPL之侧间差 (ILD)等数值。结果 :病例组Ⅰ、Ⅲ、Ⅴ波PL明显延长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IPL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提示其损害主要为蜗前传导障碍。结论 :BAEP检测是一项客观敏感的神经电生理学指标 ,对于评价耳外伤后的听觉传导通路功能状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