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7 毫秒
1.
证书和报告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向顾客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也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工作质量的集中体现。证书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自身形象和信誉。  相似文献   

2.
要谋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稳健发展,只有扬长避短、正确定位,才能使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民生计量检定中是大有可为的,民生计量检定是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检定证书是计量检定机构向顾客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终端产品,检定证书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关系顾客的切身利益,也关系检定机构的形象和信誉。本文就检定证书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提高检定证书的质量有所帮助。一、检定证书的封面及内页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7.11.1总则要求:"检定证书应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4.
正检定和校准是计量器具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两种方式。目前,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出具的主要是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笔者在对一些单位的计量监督检查中发现,计量人员在工作中对两种证书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往往把校准证书视为检定证书来使用。下面笔者简要说明两种证书的几处不同部分。一、采用的技术依据不同《计量法》明确规定,开展计量检定工作必须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并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开展计量校准工作,应当使用与校准项目对应的、现行  相似文献   

5.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各级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检定机构 ,是我国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的保障 ,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实施计量监督提供技术保证的重要依托 ,是国家计量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构通过对社会提供计量技术服务 ,一方面体现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自身的价值 ,另一方面也为机构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奠定经济基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双重性决定了机构必须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一、计量服务市场的形成及机构走向市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企业参…  相似文献   

6.
煤气表的计量管理属于双层管理.包括间接管理和直接管理。间接管理就是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直接管理是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计文 《中国计量》2003,(5):21-21
本刊讯为落实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关于“加快国家量传体制改革、培育和发展计量检测市场”的工作要点,经研究,计量司决定在2002年完成省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大全》和《全国计量检定、校准能力检索信息系统》,面向全国企业、事业单位发行。《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大全》将收录全国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含国家和地方专业计量站)的概况、具备的测量能力,以及政府授权开展的检定、校准项目等内容。分上、下册,上册为省级及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下册为地、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全国计量检定、…  相似文献   

8.
<正>全站仪检定证书是计量检定机构对全站仪经过室内和野外等一系列项目的测试后,向用户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是评价检定机构检定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它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直接关系着用户对仪器的了解和使用,也关系着检定机构本身的形象和信誉。笔者长期从事本单位全站仪检定证书的核验,也留  相似文献   

9.
殷鑫 《中国计量》2010,(3):29-29
<正>计量检定工作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性工作,任何一个环节不足都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亟须提高检定机构的综合水平。一、检定机构管理水平按照《计量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等要求,应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内部审核工作,及时整改审核  相似文献   

10.
孙艺 《中国计量》2001,(7):31-31
检校证书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向顾客提供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最终产品 ,是机构检定、校准和检测工作质量的具体体现。证书的准确性、公正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顾客的切身利益 ,也关系到机构自身的形象和信誉。我所的质量目标就是向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出具客观公正的证书。检校数据100%可靠 ,证书和报告质量零缺陷 ,用户满意是我所不懈的追求。为此在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中 ,为保证证书的规范可靠 ,我们采取了由专人负责对原始记录、证书进行审核 ,将证书进行扫描作为副本存档的措施。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 ,我所检定员的素质以及检定质量都…  相似文献   

11.
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制度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依法设置或授权建立的计量检定技术机构进行的全面考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依据JJF1069-2007<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建立与顾客有关的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13.
榆林市计量测试所于2002年11月17日,顺利通过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现场初次评审。本人作为两个地市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考核评审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供同行参考。一、必须掌握三个规范内容JJF1069—200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共5章26条93款;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二、必须掌握三个重点1.重点一是考核项目表B.1“检定项目”和B.2“校准/检测项目”中的内容(要求申报检定/校准项目具有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相似文献   

14.
郑伯松 《中国计量》2011,(12):41-42
一、计量检定证书在计量检定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中对"检定"的定义为: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对检定证书的定义为:证明计量器具已经过检定,并获得满意结果的文件。由此可见,计量检定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采用测量(即以确定  相似文献   

15.
白韶红 《中国计量》1999,(10):30-3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尤其是基层机构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如果市场进一步开放,《计量法》修订后放宽对检定、校准业务开展的一些限制,还会加剧这种挑战,我想从一名企业计量工作者的角度谈一点对此问题的看法。一、计且检定业务量下降的原因1997年从《中国计量》上不断读到反映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业务量下降的声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原因:1.相当数量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佳,无力维持原有量传系统。2.自开展ISOWXX)系列质量体系认证和IS()1001计量体系合格评定活动以来,虽然促…  相似文献   

16.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是政府依法设立的计量技术机构.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计量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技术保障。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入世后对计量检测体系的需求,检测市场的放开和市场竞争已是大势所趋,检定、校准、检测将构成计量检测体系的发展三要素.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在新的形势和市场需求中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如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7.
何荣琪 《中国计量》2003,(10):39-40
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2003年工作要点中给出了在全国开放计量检测市场的明确讯号。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凭借什么立于计量检测市场的主导地位?需要哪些条件进入计量检测市场的主流?这些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领导层需要认真思考和决策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维护、提升和创新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组织独特的知识和技能的集合,它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根据笔者的理解,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可作如下表述:1.该机构对计量科学中各学科的深刻理解。2.利用现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应用领域实现计量检测目标的各种技能…  相似文献   

18.
高震雯 《上海计量测试》2001,28(3):27-27,34
计量检定机构实验室出具的检定、校准证书是通过检测工作 ,提供计量仪器、设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的证明文件 ,它是计量检定机构工作的最终产品。证书的质量关系到计量检定机构的权威 ,也关系到顾客的切身利益和市场的经济秩序 ,因此对实验室检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是保证获得正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确保证书质量的关键。在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中 ,影响测量结果的基本因素有人员的技术能力、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实验室的环境条件、测量方法、原始记录及数据处理等 ,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几个方面。一、检测人员的…  相似文献   

19.
知识管理是提高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技术创新能力,运用创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通过知识管理,从而增加竞争力,赢得市场。知识管理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作用就是要,转变观念、增强能力、提高检定技术水平,使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准确可靠优质高效的计量工作。  相似文献   

20.
郑贤龙 《工业计量》2008,18(3):52-53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由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依法设置,所建立的国家计量基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为了保证国家量值或本地区量值准确可靠,并为政府实施《计量法》、加强计量监督提供计量技术保障。文章探讨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发展中的状况,与计量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