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踝关节距骨折脱位,在创伤骨科是常见的关节内损伤。因关节内骨折累及关节软骨面的损伤修复难度大,因此对治疗的要求也高。如治疗不当,常发生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及距骨无菌性坏死。目前对距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内固定物以松质骨螺钉及交叉克氏针、骑跨针等固定为主,但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从而再  相似文献   

2.
浅谈踝关节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踝关节损伤,在关节损伤率中最高。因为从事运动时,踝关节为适应动作的需要,所承受的外力复杂多样,稍有不慎,由于自身用力不当或其它外力作用,就会使踝关节运动幅度超出解剖学限制的活动范围,即造成该关节急性损伤。因此,体育教师掌握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及损伤的原因和防治,对于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预防学生踝关节损伤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1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踝关节由胫、腓骨下断关节面形成的凹窝与距骨滑车构成。关节囊前后比较薄弱松弛,两侧紧。关节周围有韧带和肌腱加固,内侧呈三角形的韧带较坚韧,可防止小腿骨外移。外侧有距腓…  相似文献   

3.
距骨缺血坏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杰  易丙奎  杨群  汤欣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605-1607
距骨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成为重要问题的原因是距骨穹隆塌陷导致发生退化、疼痛、踝关节和距下关节的不稳。大多数(75%)距骨AVN与创伤性距骨颈、体骨折相关,其它无骨折脱位的距骨AVN,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和高尿酸血症所导致的距骨AVN等。本文就距骨缺血坏死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杨成  梁冰  黄磊  王海丰  朱瑛峰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36-1337
踝关节是人体六大大关节、三大承重关节之一,由胫、腓骨远端、距骨体及其周围韧带、关节囊共同构成。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生率约为130/10万。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常需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院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尹丽 《护理研究》2006,20(10):2813-2813
踝关节融合是最常用的解除踝关节疼痛僵直的方法,踝关侮融合的缺点包括术后需要长期的石膏固定和常导致难治性距下关节和跗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并且踝关节融合术后相奖的骨不连发生率至少为10%。由于以上原因,目前主张采用踝关节置换术来代替踝关节融合.我院于2005年4月开展了首例STAR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和足的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踝关节和足的解剖和运动生理特性 1.1踝关节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是全身负重最大的关节。在行走和跳跃等活动中,踝关节的运动亦非常重要。在踝关节康复中,既要考虑到踝关节的稳定性以利负重,又要考虑到踝关节的灵活性,否则将影响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距后三角骨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采用踝关节镜下治疗距后三角骨损伤13例,随访8个月以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随访8~36个月,评定术后疗效:优12例,良1例.结论 采用踝关节镜下治疗距后三角骨损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术后效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距骨桥形成机制、解剖特点和临床表现。材料和方法:观察28足跟距骨桥正侧位X线片、4例CT横断扫描、10例行足部斜位X线点片。其中男10例,女14例,单侧20例,双侧4例。结果:不完全性跟距骨桥共18足,X线片上可见跟、距关节内侧的骨性突起,跟距两骨间有一间隙,跟、距骨的异常骨块表面光滑,距骨内结节增大,呈帽状扣在异常增大的载距突上面。CT见跟、距关节间隙变窄,边缘变尖、硬化、翘起,尤以跟、距后关节为著。完全性跟距骨桥10足,在X片及CT上可见跟、距关节间隙消失,骨桥影呈骨性连换,CT见跟、距两骨间有骨小梁沟通。结论:认识跟距骨桥的X线征象,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功能性不稳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踝关节损伤者45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5例患有其他足部疾病(排除踝关节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进行MRI检查,并通过测量轴向踝指数、踝间指数、踝距指数观察患者距骨和腓骨位置。 结果 经MRI检查结果显示,研究组中检出距骨软骨损伤的有16例,软骨骨折伴周围组织水肿的有8例,腓骨肌腱损伤有11例,韧带损伤有7例,跟腱断裂有3例。研究组轴向踝指数(11.15±1.14 vs 7.69±1.88)、踝距指数(88.94±10.21 vs 84.32±10.3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踝间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RI检查对关节软组织损伤,尤其是韧带、肌肉、肌腱、软骨等具有较高敏感性。功能性不稳踝关节损伤患者存在距骨内旋现象,但腓骨在踝穴内的位置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四黄散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踝关节扭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足伤,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的关节面与距骨上部的关节面(距骨滑车)构成,足的屈肌力比伸肌力大,内翻肌力比外翻肌力大,加之外踝比内踝长,内踝三角韧带比外侧的三个韧带坚固,因此,内翻比外翻的活动幅度大,踝关节相对不稳定,容易发生扭伤。可发生于任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创伤后距骨坏死的发生和进程,提出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1例距骨骨折和脱位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于伤后3~24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拍片复查。结果:17例一期手术后2~6个月,平均4.2个月,发生缺血性坏死,二期行胫距或胫距跟关节融合术,随访足站立和行走无明显障碍;4例经一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后,术后随访1~3年,未发生缺血性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与骨折脱位的程度和首次手术治疗有关,坏死多发生在手术或创伤后6个月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减少对距骨血供的破坏和减轻患者的创伤,关节融合是最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绍京 《大医生》2023,(22):13-15
目的 分析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关节镜微骨折术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抽取于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莱西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6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以随机数表字法分组,治疗组48例,接受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对照组48例,接受关节镜微骨折术治疗,对手术效果、Cobb’s角、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obb’s角、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关节功能[Harris(膝关节功能)评分、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活动度]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距骨骨软骨损伤治疗中,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相比,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效果更为突出,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使Cobb’s角和疼痛程度得以改善,并可使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复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36例,其中Hawkins 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Ⅳ型4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36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6例,根据Hawkins评分标准,除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程度和坏死率成正比;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仍较满意。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结核并非少见,次于髋、膝、肘关节,居肢体六大关节的第4位。发病年龄多为20~30岁的年轻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左右侧发病大致相等。1病理踝关节为下肢关节中位置最低的关节,负重大,易损伤,关节周围缺少丰富的肌肉覆盖易为结核杆菌所侵袭而发病。踝关节结核中单纯滑膜结核较单纯骨结核为多见,且单纯滑膜型结核远比单纯骨型结核易发展成为全关节结核。踝关节结核原发骨病灶多来源于距骨体部,其次为胫骨下端,而较少位于内踝或外踝。踝关节囊在关节前后方各有一隆起,后方的在后侧韧带之间,跚长屈肌胜两旁;前方的在距骨颈上方。…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距骨缺血性坏死的具体临床治疗,目前仍有很大争议。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距骨坏死时,距骨滑车关节面上的应力及其分布变化。方法:利用8具踝关节标本建立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各模型距骨坏死的体积分析距骨滑车关节面压应力与其分布的变化规律,计算出距骨缺血性坏死可能诱发踝足创伤性关节炎或出现距骨塌陷的临界坏死体积。结果与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发现距骨内、外侧坏死程度比较小时,距骨滑车关节面应力分布变化不大;当内侧距骨坏死体积达到(26.6±1.5)%,外侧距骨坏死体积达到(35.0±2.5)%时,距骨坏死组织与正常骨组织边界区域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其应力区域呈不规则形,提示,此时诱发踝足创伤性关节炎或发生距骨体塌陷的危险性很高,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骨折手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n=43例)和自体骨移植手术组(n=43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术后两组患者AOFAS评分、Harris评分和踝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且自体骨移植手术组改善程度优于关节镜微骨折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obb角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手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方面优于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手术,值得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跟骨距骨桥为跟骨的载距突向后上方增大,距骨体内结节向下增大的两骨块相连而形成的畸形,比两骨块有时为骨性连接,有时借纤维组织或软骨相连或形成假关节,多单侧发病,亦可双侧。本文报告一例如下: 女,25岁,主诉双踝关节肿痛一月余。检查:右踝关节活动受限,于内踝下方可扪及一骨性硬块,不活动,压痛,表皮无红肿。  相似文献   

18.
背景:陈旧的踩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常常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但该术式需要牺牲部分自体腓骨短肌腱,使腓骨短肌腱外翻足的功能受到影响.目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观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修复重建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7例,病程长3~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锚钉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术中应用4.5 mm直径的钻头在外踝处打孔,在距腓韧带的距骨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在跟骨跟腓韧带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然后将异体肌腱在外踝骨孔处穿过,维持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中度外翻位,将肌腱的两端分别用锚钉的尾线缝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轻度外翻位.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AOFAS评分及应力X射线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6,12,24个月复查,患者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踝关节不稳,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及距骨的移动距离平均值明显减小,踝关节功能较好,外形满意.可见,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手术剥离软组织范围小,不损伤正常自身结构,可维持踝关节正常形态,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内外踝和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青壮年最易发生[1]。现将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经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34例踝关节外伤  相似文献   

20.
距骨是足部最重要的骨骼之一,它支撑身体并将上身负荷分配给足部,作为一个枢纽使足与胫骨之间形成相对运动,并与下方的跟骨及前方的舟状骨互成关节。距骨表面的大部分(约3/5)被关节软骨覆盖,血供薄弱,因此当发生骨折、脱位时易导致缺血性骨坏死,并且骨软骨损伤后常发生剥脱性骨软骨炎,继而产生软骨缺损、囊性变、骨缺损等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