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搜神记》里的被动句共83例,分为六神形式:见字句、为字句、于字句、被字句、“为……所”式、受字句,其中。为……所”式最多,有36倒。该书被动句有三个特点:用含有同一个动词的不同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有的谓语动词带宾语 谓语动词有的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上承先秦两汉,下启唐宋元明清,晋代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对于我们研究中古时期的被动句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搜神记》有标志的被动句,本文对《搜神记》中的有标志被动句进行了穷尽式调查和描写分析,归纳其中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在今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广泛搜集语例,对《搜神记》中十四个词语的词义加以解释,同时对与此相关的失误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搜神记》的疑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搜神记》的疑问句的穷尽性调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得出了该书疑问句的特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中古汉语疑问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搜神记》是我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共搜各类神怪故事464则,本文按其内容作了分类,进行评述,并指出了《搜神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李明 《天中学刊》2005,20(4):73-76
《搜神记》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杰出代表,前人对之研究颇多,从《搜神记》的卷数、全书风格、有无残本、原书材料的构成与编排等方面,可以看出《搜神记》构成的复杂性,它的“真”、“假”程度还应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据《晋书》卷82《千宝传》可知,干宝撰《搜神记》,凡30卷,每卷都由若干篇微型小说组成,旨在“明神道之不诬”。可惜,这部志怪小说后来散佚了。据《四库全书总目》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等所考,明清时代流传的《搜神记》20卷本是明人胡震亨辑录而成的。这部20卷本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少学者的整理,至今已有多种读本,例如明末有毛晋《津逮秘书》本,清代有  相似文献   

8.
《搜神记》绝非一般用作消遣的志怪小说。创作《搜神记》时,干宝采用了部分史书中的材料和正统的史家笔法。不论是叙事模式还是记述风格,《搜神记》都体现出较为浓郁的史家色彩。《搜神记》的创作意图极其复杂,其中的主要角色龙形象多变,有同类所生,有人类胎生;有作乱妖孽,有显圣神灵,但每一种形象都是屈居在得道人类之下的,《搜神记》中的龙同时具有吉祥尊贵和预示凶兆的两面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数是用数词来表示数目的不确定,一般是用数词联缀或者由数词和其他一些表示不定指的词语共同组成。《搜神记》的概数表示法主要有数词联缀以及用"数、可、余、许"等词语的方式。这些概数表示法是对上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古汉语时期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青 《家教指南》2005,(2):96-100
论文首先对敦煌本<搜神记>的校勘整理情况作了介绍,指出此书可能抄录于北宋初期;然后对其中的"田昆仑田章"故事的中外渊源进行了追溯,发掘出田章此人在历史上的原型,并探讨了田章故事与田昆仑故事组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蒲松龄自谓“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这固然是自谦,但却透露了聊斋的渊源。难怪《清刻本聊斋志异例言》中开宗明义便指出:“先生是书,盖仿干宝搜神、任防述异之例而作。”蒲松龄的好友张笃庆在有关题诗中也作了类似的赞誉:“董狐岂独人伦鉴,干宝真传造化功。”这都说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和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相似文献   

12.
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什么书?当我们翻开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印象就是里面的故事非常短小,有的稍长一些,有的只有短短的几句话。那么,第二个印象呢?我想就是里面的故事千奇百怪,非常离奇,有很多讲的是鬼神的事。说穿了,《搜神记》就是一部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和今天的小说不是一回事。它更像是笔记,记下的都是一些怪异的事情。我们知道,从东汉往后,佛教开始从印度传到了中国。开始信的人很少,后来就渐渐地多了。这是因为佛教思想很适合中国人。虽然佛经很深奥,但佛教中有很多小故事,用这些故事来说明佛教的道理,容易被普通人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六朝志怪小说代表作的《搜神记》深受各种思想影响,但人们却往往忽视了曾炽盛一时的阴阳五行思想对它的影响.笔者在天人感应这一命题之下,从谴告论、祥瑞说和五德终始说三个方面阐述《搜神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搜神记》中之所以有这种浓重的阴阴五行思想,与当时社会深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及作者干宝本人"性好阴阳术数"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搜神记》的限定副词共有11个,大多承继先秦,并延续发展经中古、近代以至现代。本文主要从句中位置、句法功能和语义指向等方面对它们逐一描述,并总结其使用特点,以管窥魏晋时期限定副词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文章联系变文语境,运用文献材料,结合古汉语语法及相关的工具书,从俗字、语词、断句等方面对《敦煌变文集新书》中的一些错误或漏脱之处进行校订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程度副词的界定标准,指出源于引申的程度副词与其本义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并据此对《搜神记》程度副词进行了穷尽性调查和详尽的描写分析,反映出由先秦两汉向近代过渡时期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唐人类书的引用,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18.
佛教对南朝志怪小说《搜神后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的神秘灵验传说及有关观念如业报轮回观、世界观、时空观、净土观分别促进了小说中灵异型、因果报应型、离魂型、复活型、仙乡型等几类故事的形成。从中既可见佛教"惩恶扬善"的劝诫意味,又可见魏晋六朝之际佛、道思想的斗争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搜神记》在志怪的同时也在记侠,塑造了一批侠客的形象.《搜神记》在侠客形象的身份(社会的与性别的)、行侠主题和行侠处所等方面皆有一定的特色.《搜神记》中的侠客形象对于研究六朝志怪和后代的侠义小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晋干宝撰《搜神记》,旨在“发明神道之不诬”,宣扬方术、巫术、道教的鬼神妖怪迷信思想,但书中也不乏表现人民反抗压迫、和鬼神作斗争的优秀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其所记之事,虽有抄撮旧籍的,但也有很多采自近世,故口语色彩浓厚,很能反映魏晋时期的语言实际,词汇、语法方面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拟对该书的补语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