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老百姓一提到“糖尿病”就联想是不是糖吃多了引起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相似文献   

2.
《家庭用药》2014,(6):4-4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的关注,不少商家推出健康“新概念”。于是就出现了“非油炸”“无糖”“零脂肪”“高钙”“零热量”“零反式脂肪”等食品,可是“非油炸”真没油吗?“无糖”真没糖吗?“零热量”靠谱吗?其实这些广告宣传语中大都是商家的噱头,我们应该认清这些健康“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山道年”是拉丁文“santoninum”的中文音译。说起山道年,人们并不熟悉,但说起宝塔糖,大部分中国人都记忆犹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宝塔糖这种专治蛔虫的药品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山道年”就是宝塔糖的药品名称和商标名称。今天,“山道年”已经悄然不见了踪影。人们不禁要问,这种专治蛔虫的药品为什么在我国市场上消亡了?在“山道年”不见了踪影的后面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闻?下面,让我们一起揭开“山道年”消亡之谜。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药》2014,(3):3-3
糖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但过度食用也会带来不少风险.近日,美国媒体总结出7条放弃食用糖的理由,并指出了许多藏在食物中的“隐身”糖.  相似文献   

5.
我们平时吃什么?怎么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快节奏的生活造成的不良饮食习惯,糖和肉食的过量摄入,究竟对人们有多大危害?又如何才能让我们“爱”上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呢?  相似文献   

6.
降“糖”不是指完全不吃糖,而是要找到“安全糖”,哪些才是“安全糖”呢?针对体制选糖才最安全。降“糖”也要注意烹饪方法的科学性,有的食物可能会因为烹饪方法不同而增加很多热量,而糖尿病患者饮食应该以少油、清淡、低糖、易消化为主。所以说,降“糖”要双管齐下才最见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杜佐华  陈建国 《中国药师》2008,11(7):782-78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作用减弱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一种慢性代谢内分泌疾病,发生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出现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为“三高一低”,即多饮、多尿及多食和患者消瘦(体重降低);实验室检查有血糖升高和糖尿阳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糖在人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许多人误解,认为吃糖会引起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这是很片面的想法。事实上,只要合理吃糖,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糖是人体经济安全的能源。在糖、脂肪、蛋白质这三类可供选择的生命能源中,糖最经济、最安全。糖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很容易转变成血液中的血糖,血糖可以成为脑组织在正常情况下儿乎是惟一的能量来源,其余血糖可供红细胞等其它组织利用。  相似文献   

9.
寒冬腊月里,人们不自觉地变得贪嘴起来。工作的“下午茶”时间、晚上煲剧的时候,手里棒着奶茶,口里塞着薯片、糖炒粟子,似乎是件非常温暖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诺和诺德将于近日举办第四届健康之星评选活动,旨在向我国糖尿病患者推广药物与合理运动双重治疗的“阳光方案”,鼓励广大“糖”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长期治疗达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传统饮食结构变化,年龄增长,以及日益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的血管、肠道出现故障,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等“现代病”。环境的改善非个人能力所能及,衰老又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作为个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膳食结构,调整出健康的身体。有“保健魔方”之称的新一代保健食品——“龙希”牌膳食纤维源胶囊问世,使人们的富裕生活摆脱“现代病“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葛声 《家庭用药》2014,(11):14-14
张大爷是一位有着十多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直口服降糖药治疗,控制饮食,每日定时定量吃饭,并坚持每日饭后散步,血糖一直控制得较为理想。最近,张大爷的女儿从报纸上看到“无糖食品”的广告,想到父亲平时饮食控制严格,点心甜食一概不碰,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于是从超市买来了一堆“无糖点心”,有无糖饼干、无糖蛋糕等。  相似文献   

13.
注意心理过程的护理太原市迎泽区正骨医院(030001)薄艳明“注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人们在进行或完成各种有目的活动时,“注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没有“注意”,人们就不能顺利地进行正常的劳动,学习和生活。人的“注意”是通过外界客观事物直接...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无糖食品”已不再是什么新鲜词儿,只要你稍微留心,便会发现除了常见的饼干、奶粉、八宝粥外,杏仁露、汤圆、月饼、早餐麦片、酸奶、饮料,甚至巧克力都有了相应的无糖产品。对于那些需要控制血糖、控制体重的人而言,难免会为“无糖”二字动心。  相似文献   

15.
平常我们讲起如今的小孩子各方面条件好,简直就是“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的”,但现在看来,这“好生活”带来的负面作用,已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都说糖尿病是“富贵病”,它的确是和生活方式紧密相关。针对导致糖尿病低龄化的原因,我们应“针锋相对”地构筑起防治的“钢铁长城”。  相似文献   

16.
李炫知  洪胜杓 《华夏医药》2007,2(3):196-2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日益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然而现代人的健康意识既有肯定的方面,也有过分关注而产生的消极的方面。例如.人们对健康的过分的关注以及大众媒体的盲目而片面的宣传往往导致诸如“健康忧虑症”、“健康过敏症”等新的疾病。根据这种状况,医学应该从“治疗医学”转向“增进健康医学”。所谓增进健康医学指的是,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质量进行总体的健康管理。另外,个人和社会也应该努力建立健全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文化。  相似文献   

17.
今年6月6日,是第15个全国爱眼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有了更多的闲遐时间,可以经常组团出游纵览天下美景。“最美不过夕阳红”,希望中老年朋友像呵护心爱珍宝一样爱护双眼,以享受高品质的“夕阳红”生活。  相似文献   

18.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把拥有”将军肚”看作是生活富足的一个标志。如果您去问问这些“将军肚”们.会发现他们平时很少运动。而且,其中很多人血糖、血脂超标。有的已经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了。其实.“将军肚”除了显示生活富足之外,还在提醒很多中老年男性:您的内脏脂肪可能已经超标,需要赶快运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越来越重,节奏越来越快,必要的室内、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少,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各种疾病的发生,最明显地表现为失眠、厌食、便秘等症状。这些疾病往往使人面容憔悴,萎靡不振,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如何“吃的好、睡的香、排的畅”,成为人们衡量身体状况的一个标准。肠道的功能状况,又是影响这几方面的重中之重。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大豆低聚糖”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广阔的。特别是在有较大压力的青年白领和中、老年人当中,有着很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经常吃糖是不是容易得糖尿病这个问题,我们的看法是:弄清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糖”是指什么糖,是多糖还是单糖与双糖?如果所说的“糖”是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多吃些是不会引起糖尿病的。过去我们中国人特别是广大农民几乎都是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界各国中不仅不高,反而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