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脑迷》2010,(13):33-33
工业设计让机箱、电源排插也获得了无限的“流行”、“时尚”元素,肮嘉也给了自己产品登上T形台的机会。富于灵感和创意的工业设计,最终都要从设计图纸进入具体的生产线,“流行”和“时尚”才得以实现。而在这些未来的潮流产品量产之前,我们不妨先在T形台上新赏一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品茶逐渐变成一种时尚。消费者追求时尚的同时,对商品个性要求逐渐提高,逐渐追求包装的鉴赏性、创意性和艺术价值。时尚创意的茶包设计突破基本功能要求,开始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和商品的陈列架上,造型趣味,艺术处理,使消费者在享受品茗乐趣的同时也拥有艺术的感悟,拥有愉悦的心情。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研究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跟随时代发展步伐,不断的推出适应潮流、适应消费者需求、充满智慧火花的茶包设计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当代新锐艺术与设计有正向传递和衍生关系,设计以新锐艺术为生发点,跨界流行为特征,横向融合或传递于各类产品设计,以文化艺术导向为消费时尚,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总是由天才艺术家创造,刷新时代对于艺术美的认知,启发产品设计师对新艺术观念、形式的接受,并将其运用在产品、图像、用户界面设计上,生产制造出供大众消费的流行商品,就是广义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就是"消费文艺",把文化、艺术、情感植入产品设计,诱发吸引受众潜在购买欲最终形成规模化商品。  相似文献   

4.
《数码设计:surface》2010,(12):170-182
第二届“马克华菲-创意马达艺术设计大赛”即将落下帷幕,此次大赛跨越艺术设计与时尚潮流双重领域,以喷涌而出的蓬勃姿态在2010年刮起了一股潮流艺术旋风,绐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惊喜。“马克华菲——创意马达艺术设计大赛”坚持通过不限艺术形式的手段,多样性地传达大众对于当下社会热点和审美趋势的理解,并通过这个设计大赛帮助有才华的青年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5.
新品     
优盘上的脸谱京剧脸谱优盘亮相国内市场 本刊讯 近期国内数码产品市场上出现了外观描绘京剧角色脸谱的优盘产品,浓墨重彩的脸谱艺术于5厘米见长的狭窄空间中尽展“中国味道”。 京剧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粹,而脸谱又是这门表演艺术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在锐意追求“时尚”的优盘市场中,“国粹型”优盘可谓是一个独特的创意。这种将国粹精华与时尚数码产品相结合的设计思路颇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6.
张磊 《电脑爱好者》2010,(15):60-61
从第一届的数字时代创意生活,第二届的I家,I DO,第三届的我的个性空间到今年的Just for life,创意点燃时尚—航嘉杯流行趋势发布会一次次预言着新一年工业设计的流行趋势。这种演绎与借鉴,成就了2010这一年工业设计的流行与时尚,她就是—自然。  相似文献   

7.
数字时代科学和艺术是并重的,电脑科技的发展改变了艺术设计的手段,而新艺术也促成了技术的产业化。但电脑数字技术也有负作用,如过度依赖软件操作,忽视设计的创意。数字化的设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我国在设计教育方面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多差距,所以要努力改革,培养复合型、数字化的设计人才,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英国皇家艺术大学“荣誉博士”是始于1976年的奖项,它是世界设计界最高荣誉之一,该奖项颁发给在不同领域有非凡成就和创意的人士。至今已有一百多位设计人士接受了该项荣誉,其中包括时尚设计师阿玛尼·彼得·希瑞尔是在2007年担任起亚汽车设计总监时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9.
《大众硬件》2005,(6):25-28
综述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脑如今已不再是冷冰冰的计算机器,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在电脑迅速普及后,人们对于电脑产品外观、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希望这些原本古板的工具在家中、办公室里扮演更多的角色。如今的IT行业流行“后PC时代”、“消费类电子产品”、“时尚数码”这些新名词,所表述的意思其实是一致的——电脑硬件需要更新颖的创意、更时尚的感觉、更丰富的功能和更人性化的设计。多媒体音箱是伴随着电脑多媒体化而产生的,随着电脑在多媒体范围应用得更加深入和广泛,多媒体音箱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时下…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刚刚露出曙光之际,英国选择了中国.“创意英国“催生了“创意中国“,“新英国“已然诞生,“新中国”也已跃然纸上。位于远西和远东的两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在新的创意经济时代重逢和握手,这是历经三百年的重逢,这是跨越欧亚大陆的握手。它必将深刻地改变英国、改变中国.创造人类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