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以L-色氨酸(L-Trp)为模板分子,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同时作为双连续相微乳液的乳化剂,采用光引发无皂双连续相微乳液聚合制备L-色氨酸分子印迹膜。考察了丙烯酸、L-色氨酸、骨架单体比例对印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印迹膜对L-Trp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性和优先渗透性,相比于结构类似物L-酪氨酸其分离因子可达1.97,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为功能单体,采用种子乳液法制备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将此乳液与己二酸二酰肼(ADH)混合,制备了空调铝箔用涂料,并讨论了DAAM的量对涂膜耐腐蚀性能、聚合物膜力学性能、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膜表面形态和表面粗糙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AAM用量的增大,乳液粒径先减小后增大,粘度先增大后减小;耐腐蚀性增强;聚丙烯酸酯膜的拉伸强度得到改善,断裂伸长率减小。随着酮肼的加入,聚丙烯酸酯膜表面的光滑度增大,粗糙度减小。  相似文献   

3.
以L-苹果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聚合体系组成对模板聚合物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1∶4∶20的物质的量比加入模板分子、AA和EGDMA时,制备的模板聚合物吸附容量高,印迹效果好。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L-苹果酸的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而空白印迹聚合物微球只存在1类结合位点。印迹聚合物微球对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手性分离因子α达2.05。  相似文献   

4.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醇(PCL)、二羟甲基丁酸(DMB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等为主要原料,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常温自交联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TGA)等研究了DAAM单体含量、n(DAAM)/n(ADH)比值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DAAM)=2%,n(DAAM)/n(ADH)=2∶1时,所得杂化乳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最优。  相似文献   

5.
使用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和交联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对中分子量的环氧树脂(E-20)进行接枝改性,并对改性的环氧树脂进行胺化、酸化、自乳化处理,从而制备出含有活性酮羰基的阳离子型乳液;以此乳液为基本成膜物质,选用己二酰肼(ADH)与体系中酮羰基进行交联,并进一步加入少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丙烯酸酯乳液成膜后的吸水率、耐溶剂性、硬度等性能的测试,研究了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已二酸二酰肼常温交联体系,以及乳胶粒子的核壳结构对乳液成膜后胶膜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用量为单体总量的5%~7%,ADH用量为DAAM摩尔质量的0.3~0.5时,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张娟  沈一丁  王海花  费贵强 《功能材料》2013,44(2):194-196,201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作为官能单体,制备了含有酮羰基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将此乳液与己二酸二酰肼(ADH)混合,制备了空调铝箔用涂料。讨论了DAAM的量对乳液凝胶率、涂膜吸水率、耐腐蚀性、耐划性能、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FT-I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DAAM的量的增加,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凝胶率增大,乳液稳定性变差,涂膜的耐水性、耐划性、耐腐蚀性增强,而热稳定性减弱。  相似文献   

8.
L-色氨酸分子印迹膜的表征、识别性能及识别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L-色氨酸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聚砜为基膜,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制备L-色氨酸手性分子印迹固膜.用扫描电镜和原子力电子显微镜对固膜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特异性吸附性能及识别机理进行研究.固膜的手性分离因子高达4.1,由Scatchard模型分析分子印迹固膜与模板分子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以氢键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9.
李思平  徐伟箭 《材料导报》2011,25(12):27-33
较佳工艺条件下,在水性体系中选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得的单分散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分别以组氨酸、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胺(AM)、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和交联剂,合成了L-组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形貌、粒径及其分布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以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表征功能单体与交联剂之间的共聚情况,通过静态吸附法分别测定其分离因子(α)和相对分离因子(β)来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色氨酸、α-甲基丙烯酸或丙烯酸胺、三羟甲基丙烷丙烯酸酯、甲苯作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在较佳工艺条件下水体系中合成了色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其形貌、粒径分布以及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通过SEM、激光粒度分析仪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表征.其吸附能力分别通过静态吸附法测定其分离因子(α)和相对分离因子(β)来确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合成的色氨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大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1.
室温自交联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新工艺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80)、聚醚二元醇(N220)、三羟甲基丙烷(TMP)、二羟甲基丙酸(DMPA)、环氧树脂(E-20)、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等原料合成了聚氨酯一丙烯酸酯复合分散体(PUA-1),通过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引入酮羰基和己二酸二酰肼(ADH)引入肼基,合成了室温自交联复合分散体(PUA-2).探讨了DMPA,MMA,DAAM和ADH的加入量对分散体和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接触角测量仪对PUA-1及PUA-2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DMPA,MMA,DAAM的含量[占聚氨酯(P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25%,2.5%及ADH与DAAM的摩尔比为1时,分散体和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好;酮肼间发生了交联反应,交联使得胶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酪素(CA)、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腈(AN)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酪素接枝丙烯酸酯表面施胶剂,考察了酪素用量对乳液稳定性和纸张施胶度的影响,软硬单体比例和交联单体DAAM的加入量对纸张施胶度和表面物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酪素为单体总量30%,软硬单体...  相似文献   

13.
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乳液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OP-10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HM)为含氟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和已二酰肼(ADH)为交联单体,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自交联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研究了氟单体对酮肼交联的影响以及交联反应对乳胶膜的表面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FTIR、TEM、接触角测量仪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酮羰基和酰肼的交联反应在室温下可以顺利进行;氟碳基团的引入,使一部分酮羰基被屏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联反应的进行;通过引入氟碳基团可以极大地提高涂膜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涂膜的吸水率,提高涂膜接触角;通过交联反应可以有效地提高氟碳乳液的综合性能,当DFHM为7.5%,DAAM为4%时,交联膜的接触角和吸水率分别达到96.8°和8.5%,拉伸强度为24.8MPa。  相似文献   

14.
水性室温自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和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水性室温自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AACPA)。作为对比,合成了相应的常规聚丙烯酸酯乳液(CPA)。对两种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形态结构,两种乳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对比。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室温下交联剂与功能单体双丙酮丙烯酰胺发生了交联反应;透射电镜(TEM)和动态激光光散射(DLS)表明,两种乳胶粒子均呈球状,但AACPA乳胶粒子的粒径更小,分布更窄。此外,相比于未交联的CPA膜,AACPA乳胶膜具有更高的Tg及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水性室温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流变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种加料方法合成了含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功能单体的聚丙烯酸酯乳液,添加己二酰肼,获得单组分室温可固化乳液,并对两种乳液的流变性作了研究。研究发现,乳液的表观黏度(aη)、稠度系数(K)、零剪切黏度(0η)随DAA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流动指数(n)则减小;两段均预乳化法的aη、K、0η均大于仅一段预乳化法。  相似文献   

16.
分子印迹膜是一种兼具分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双重优点的新兴技术,但由于有机膜的力学强度较小,在分离过程中容易使印迹孔穴的空间变形和互补官能团位置的失稳,使得其分离效率大大降低。文中使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的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支撑膜,将无机纳米材料和铸膜液共混制备了含有无机纳米材料的阿魏酸分子印迹复合膜。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测试了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发现纳米粒子是以纯物理方式共混的,且都分散在孔的周围,有利于维持膜的孔穴结构。通过平板超滤装置对改性膜的分离性能、水通量和承压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0.5%18 nm TiO_2的改性膜性能最好,承压能力在0.4 MPa以上,分离因子在3.4左右,水通量为6696 L/(m~2·h)。  相似文献   

17.
PEMA/PEA自交联乳胶IPN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和双丙酮丙烯酰胺与己二酰肼的交联反应合成了PEM A/PEA乳胶IPN。DM S结果表明,组成比对L IPN的相容性和阻尼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组成比为35/65的L IPN具有较优异的阻尼性能;界面自交联能改善组分相容性,但使材料的阻尼性能有所下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增加硬组分和交联剂的含量,拉伸强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利用种子乳液聚合以及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与己二酰肼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醚(GMA)与乙二胺的交联反应合成了系列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PS/PBA)室温界面自交联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拉伸实验结果表明,自交联可提高LIPN的拉伸强度,减少永久形变,并且拉伸强度随DAAM和GMA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自交联使LIPN的玻璃化温度升高以及阻尼性能下降,并且随DAAM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降低;随GMA用量的增加,阻尼性能先增后降。GMA为5%时,LIPN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highly selective core-shell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IPs) of tadalafil on the surface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were prepared. Three widely used functional monomers 2-(trifluoromethyl) acrylic acid (TFMAA), acrylic acid (AA), and methacrylic acid (MAA) were compared theoretically as the candidates for MIP preparation. MIP-coat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IP-coated MNPs) showed large adsorption capacity, high recognition ability, and fast binding kinetics for tadalafil. Furthermore, because of the good magnetic properties, MIP-coated MNPs can achieve rapid and efficient separation with an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simply. The resulting MIP-coated MNPs were used as dispersive solid-phase extraction (DSPE) materials coupled with HPLC-UV for the selective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of tadalafil from medicines (herbal sexual health products). Encourag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The amounts of tadalafil that were detected from the herbal sexual health product was 43.46 nmol g(-1), and the recoveries were in the range of 87.36-90.93% with the RSD < 6.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