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和人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初步阐释黄芪甲苷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β-catenin慢病毒载体转染正常人滑膜细胞,激活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的人滑膜细胞与正常人软骨细胞置于Transwell小室中共培养.黄芪甲苷混悬液干预共培养体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黄芪甲苷对滑膜细胞、软骨细胞培养上清液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Ⅱ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Ⅱ)、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表达的影响.结果 黄芪甲苷干预后,ELISA法检测发现滑膜与软骨细胞上清液中MMP-7、CTX-Ⅱ、COMP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升高(P<0.01).结论 黄芪甲苷可以抑制滑膜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调MMP-7、CTX-Ⅱ、COMP的表达.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骨关节炎滑膜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滑膜炎症、调控滑膜-软骨共同体系微环境、达到抑制软骨降解,促进软骨细胞功能恢复而治疗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和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配伍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 【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分组,连续给药3 d,末次给药1 h后,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20 min,再灌注24 h。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脑组织中ATP、ADP、AMP含量,计算总腺嘌呤核苷酸(TAN)、能荷(EC)值; RT-PCR法测定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脑组织磷酸化的单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α1/2 (p-AMPK α1/2)、GLUT3蛋白表达。 【结果】 (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可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ATP、ADP、AMP含量,提高TAN值;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及四种有效成分配伍均可显著提高脑组织ATP、ADP、AMP含量及TAN、EC值,且两种有效成分配伍的效应强于各有效成分单用,四种有效成分配伍的效应强于各有效成分单用及大部分两有效成分配伍。(2)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四种有效成分配伍组、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g1及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能显著增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AMPK α1/2蛋白表达,且四种有效成分配伍,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配伍升高p-AMPK α1/2的效应分别高于各有效成分单用,四种有效成分配伍组的效应高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组。(3)脑缺血再灌注后,各药物均能提高脑组织GLUT3基因和蛋白表达,且黄芪甲苷与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两药或四种有效成分配伍增强GLUT3表达的效应大于各有效成分单用;四种有效成分配伍上调GLUT3 mRNA表达的效应大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配伍,上调GLUT3蛋白表达的效应大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b1及黄芪甲苷+三七皂苷R1。 【结论】 黄芪和三七的四种主要有效成分配伍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能量代谢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组织AMPK磷酸化水平,增强脑组织GLUT3蛋白表达,从而介导葡萄糖进入神经细胞,增加神经细胞的葡萄糖供应和摄取,改善缺血后脑组织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甲苷、β-榄香烯对小鼠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黄芪甲苷、β-榄香烯是否能够通过增强小鼠DC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为阐明黄芪、莪术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DC细胞株D2SC细胞分5组:空白对照组、脂多糖(LPS)组、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LPS组及中药组药物终浓度为10μg·ml-1.采用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DC细胞株D2SC细胞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0、CD86)及细胞因子(IL-6、 IL-12)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细胞表面分子MHCⅡ、MHCⅠ、CD40、CD80、CD86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LPS组,其中黄芪甲苷组MHC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β-榄香烯组CD80、CD86表达明显高于LPS组(P <0.05);黄芪甲苷组+β-榄香烯组MHCⅡ和CD40表达明显高于LPS组(P <0.05),MHCⅠ和CD86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 P <0.05).黄芪甲苷、β-榄香烯处理D2SC细胞后,其上清IL-12和IL-6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及LPS组,其中黄芪甲苷组和β-榄香烯组IL-12、IL-6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 <0.05);黄芪甲苷+β-榄香烯组IL-12和IL-6表达均明显高于LPS组(P<0.05).结论:黄芪甲苷、β-榄香烯及其联合应用可以增强DC细胞表面MHC分子和免疫共刺激因子表达,并促进IL-12、IL-6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发挥抗原提呈及诱导T细胞应答的功能,这为临床黄芪和莪术配伍的益气活血法治疗消化道肿瘤提供了免疫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IV)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低剂量组及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各10只。予链脲佐菌素造模,治疗8 w后处死大鼠取材及采血,取肾皮质行电镜观察,并检测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黄芪甲苷组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增加。结论:AS-IV对DN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量,改善低蛋白血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老龄大鼠心肌细胞自噬蛋白及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雄性SD老龄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运动预处理+缺血预适应组(EP+IPC组)、运动预处理+缺血预适应+生理盐水组(EP+IPC+saline组)、运动预处理+缺血预适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组(Model)、黄芪甲苷组(AS-IV)、溶剂对照组(DMSO)。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在缺氧缺糖6 h后进行复氧复糖。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LDH法检测细胞损伤情况,Bax、Bcl-2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Control组细胞呈两极或多极,突起明显,突起之间相互交织成网状,胞体折光性强;Model组细胞胞体突触减少,细胞皱缩、变圆,胞质凝聚,细胞间连接大量减少;AS-IV组细胞损伤情况较Model组显著缓解。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LDH漏出率、Bax/Bcl-2值及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AS-IV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LDH漏出率、Bax/Bcl-2及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DMSO组无差异(P 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发挥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格列齐特对糖尿病GK大鼠离体心脏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GK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分为Wistar大鼠缺血预处理对照组(CON组)、GK大鼠缺血预适应保护组(GK组)、缺血预适应+格列齐特组(10μmol/L)(IPC+Glc组),每组8只。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灌流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灌流30min时,与CON组相比,IPC+Glc组左心室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IPC+Glc组和GK组心肌梗死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格列齐特未影响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保护肺缺血再灌注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8、6、3 mg/ml浓度的溶液,灌胃剂量按1 ml·100g-1体质量给药,肺缺血再灌注1 h后取肺组织测肺湿干比值(W/D)和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肺(W/D)和MPO最大,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甲苷各组肺W/D及MPO均较模型组低(P<0.01,P<0.05).黄芪甲苷中剂量组的肺W/D及MPO最低.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肺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漏出,肺泡腔含大量水肿液,肺Ⅰ型和肺Ⅱ型上皮细胞均有显著的病理改变.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中,肺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肺泡腔内无水肿液及漏出的红细胞,肺Ⅱ型上皮细胞脱颗粒减少.结论 黄芪甲苷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哮喘模型小鼠呼吸道重塑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BALB/c小鼠按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黄芪甲苷组,布地奈德组,每组12只.卵蛋白致敏、激发8周,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溶液(50 mg/kg)灌胃,1次/d,共8周.检测小鼠呼吸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检查观察呼吸道炎症、杯状细胞增生、胶原染色面积;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自细胞介素(IL)-4和IL-13表达,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和TSLP的表达.结果 小鼠呼吸道阻力结果显示,乙酰胆碱浓度30 μg/kg时,黄芪甲苷和布地奈德能显著抑制哮喘小鼠的呼吸道阻力(均P<0.05).哮喘组PAS+上皮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胶原染色面积和α-SMA染色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黄芪甲苷组和布地奈德组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5).哮喘组BALF中IL-4和IL-13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黄芪甲苷组和布地奈德组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5).哮喘组TGF-β1和TSLP的mRNA相对表达量(5.23±1.44和5.70±1.65)明显高于对照组(1.02±0.21和1.02±0.25)(均P<0.01),黄芪甲苷(2.27±0.65和2.97±1.03)和布地奈德组(2.10±0.57和3.32±1.11)明显低于哮喘组(均P<0.05);哮喘组TGF-β1和TSLP蛋白水平(0.89±0.11和0.74±0.10)明显高于对照组(0.39±0.04和0.44±0.05)、黄芪甲苷(0.51±0.08和0.59±0.12)和布地奈德组(0.55±0.08和0.60±0.08)(均P<0.05).结论 黄芪甲苷能够抑制哮喘小鼠模型的呼吸道炎症和呼吸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和TSLP的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黄芪甲苷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3、q-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延缓肾脏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作为对照组,20只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以高脂饮食至14周,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和黄芪甲苷组,每组10只,黄芪甲苷组给予黄芪甲苷40 mg·kg-·d-1,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自由饮食、饮水.血糖仪测量16、20、24周龄时各组小鼠的血糖水平.24周时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肾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结果 (1)血糖: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的KKAy小鼠血糖明显升高,模型组血糖在16、20、24周时血糖明显升高(P<0.05),黄芪甲苷组与其相比,血糖下降(P<0.05).(2)肾组织形态学:对照组肾小球及肾小管结构清晰,未出现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宽,系膜细胞增多,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空泡样变性,肾间质炎性细胞增多,黄芪甲苷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较少,未呈现明显的纤维化.(3)肾组织TGF-β1、SMAD2/3、α-SMA的表达:对照组TGF-β1表达微弱,而模型组TGF-β1显著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质(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TGF-β1、α-SMA表达明显下调(P<0.05);对照组肾小管与肾小球细胞核有少量磷酸化的SMAD2/3表达,模型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表达减少(P<0.05).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影响TGF-β/SMADS信号通路,下调TGF-β1、α-SMA表达,改善糖尿病小鼠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人膝骨关节炎退变关节软骨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膝骨关节炎患者手术后的退变膝关节软骨,进行细胞培养,将培养的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取第三代细胞,通过HE、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并进行IL-1 β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软骨细胞退变情况后分为6组(A组:软骨细胞+DMEM对照组;B组:软骨细胞+25 mmol/ L黄芪甲苷;C组:软骨细胞+50 mmol/L黄芪甲苷;D组:软骨细胞+75 mmol/L黄芪甲苷;E组:软骨细胞+100 mmol/L黄芪甲苷;F组:软骨细胞+500 mmol/L黄芪甲苷),取4、8、24、48、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各组退变软骨细胞内IL-1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形态观察.原代细胞中梭形细胞和多角形细胞并存,细胞核偏于细胞的一侧而贴近细胞膜,细胞纤丝较长.HE染色细胞质为红色,胞膜呈蓝色;甲苯胺蓝染色细胞质和胞膜均呈深蓝色;Ⅱ型胶原染色阳性为绿色荧光,细胞核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复染,在不同波段荧光激发下,胞浆和胞膜可见清晰绿色荧光,细胞核区域未见明显绿色荧光,证明培养细胞表达特征性基因Ⅱ型胶原,主要分布在胞浆和细胞膜上,证明所培养的细胞为软骨细胞.IL-1 β免疫荧光染色可见清晰绿色荧光,软骨细胞以多角形多见.②IL-1 βmRNA表达.不同时间点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13.236,P<0.01);不同组间软骨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有差异(F=98.762,P<0.01),A组高于B组、C组、D组、E组(P<0.05~0.01),F组高于A组、B组、C组、D组、E组(P<0.05~0.01);时间因素和组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7.262,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黄芪甲苷能通过抑制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 β,延缓软骨细胞退变;浓度过高则会促进退变软骨细胞合成IL-1 β,加速软骨细胞退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与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6);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c reperfusion,I/R,n=6); IPC组(n=6);IPC+OMT组(n=6).测定各组开胸后0 min,缺血后40 min,再灌注后80 min、120 min、160 min各时点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湿干重比(W/D)、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热休克蛋白90α(heat shock protein 90α, Hsp90α)表达及160 min时肺病理改变.结果 各组开胸后0 min 、缺血后40 min时 SOD、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 80 min后,I/R组W/D、AI值高于IPC、IPC+OMT组(P<0.05,P<0.01),SOD、Hsp90α表达低于IPC、IPC+OMT组(P<0.05,P<0.01).IPC+OMT组与IPC 组比较,MDA、W/D、AI低于IPC组(P<0.05);SOD、Hsp90α表达持续上调(P<0.05).IPC组和IPC+OMT组肺病理改变较I/R组明显减轻.结论 IPC与OMT诱导肺组织SOD和Hsp90α的高表达,减少MDA的生成,抗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对减轻LIRI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长波紫外线(ultraviolet A,UVA)辐射导致的人成纤维细胞衰老的抑制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等老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将亚融合状态的培养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组、UVA组和UVA+黄芪甲苷组,以10J/cm2UVA进行照射,并加入20μg/mL黄芪甲苷干预处理。采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表达,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MMP-1和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及黄芪甲苷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均较低,UVA组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数则显著升高,加入黄芪甲苷处理可使β半乳糖苷酶阳性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黄芪甲苷处理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分泌TGF-β1;UVA照射成纤维细胞后TGF-β1分泌量明显降低,UVA照射前加入黄芪甲苷可增加TGF-β1分泌量(P〈0.05)。此外,UVA能够诱导MMP-1和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黄芪甲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MMP-1mRNA表达,并诱导TIMP-1mRNA表达(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有效延缓人成纤维细胞光老化进程,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GF分泌和抑制胶原降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预处理对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 MSCs,通过药物细胞毒性试验检测黄芪甲苷对 MSCs 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以40、80、160μg / mL 的黄芪甲苷预处理 MSCs 24 h,后进行无血清及缺氧培养24 h,RT-PCR 法检测细胞中 TNF-α、TGF-β1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可有效分离大鼠MSCs;各浓度黄芪甲苷对 MSCs 细胞活力均无影响;无血清及缺氧诱导可下调 TGF-β1的基因表达;160μg / mL黄芪甲苷组可上调 TGF-β1的基因表达。结论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 MSCs 凋亡可能是由于缺氧及生长因子匮乏的刺激所引起的,黄芪甲苷抑制无血清及缺氧诱导的 MSCs 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 MSCs 在缺血缺氧环境下合成生长因子的能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适应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适应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家兔24只分为心肌缺血组(IR)、缺血预适应组(IPC)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适应组(DS-201+IPC)。应用心外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探针记录技术检测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复极50%时程(MAPD50)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IR组相比,IPC组缺血5min时的MAPD50迅速缩短(P<0.05),缺血20min时的MAPD50缩短明显减小(P<0.05),复灌30min后MAPD50的过度延长程度明显减小(P<0.05)。同时,缺血-再灌注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在DS-201+IPC组,缺血5min时未见MAPD50迅速缩短(P>0.05),缺血20min及复灌30min后MAPD50及缺血-再灌注中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IPC组无差异(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IPC组心肌梗死面积及组织损伤程度均明显小于IR组。DS-201+IPC组心肌梗死面积及组织损伤程度均小于IPC组。结论:①DS-201联合IPC取消了缺血早期IPC显著缩短MAPD50的效应,但对IPC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作用无显著影响;②DS-201能增强IPC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和减轻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U251细胞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 OGD/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OGD/R后的U251细胞模型来模拟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将U251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中剂量组、二甲双胍高剂量组、激动剂组(Wnt3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动剂)、抑制剂组(二甲双胍+XAV939,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予以氧糖剥夺/复糖复氧2h后再灌注24h处理,建立OGD/R模型,造模前24h动物均予以二甲双胍、Wnt3a和XAV939处理。采用CCK-8法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毒性,DHE染色检测细胞ROS形成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 ELISA)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10 mL/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为正常饲养的小鼠,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博来霉素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黄芪甲苷组(博来霉素造模+黄芪甲苷灌胃)和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博来霉素造模+地塞米松灌胃),分别于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碱性水解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COL1、COL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纤维化分级较高,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内的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肺组织内α-SMA、COL1、COL3的表达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的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和抑制胶原蛋白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何东元  陈建国  陈宜方  郑志贵 《浙江医学》2018,40(14):1532-1535,1539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通过调节p-130Cas表达缓解糖尿病肾病(DN)的作用机制,以期为DN的治疗开辟新途径。方法将条件永生化的小鼠足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低剂量AS-IV组、高糖+高剂量AS-IV组,采用Realtime-PCR、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足细胞p-130Cas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低剂量AS-IV组、糖尿病+高剂量AS-IV组,每组各10只。链脲霉素65mg/kg单次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高糖+低剂量AS-IV组、高糖+高剂量AS-IV组AS-IV干预8周,检测干预第4周末、第8周末各组大鼠24h尿白蛋白水平,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第8周末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足细胞p-130C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足细胞p-130Cas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上调,AS-IV剂量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p-130Cas蛋白与mRNA表达上调。糖尿病大鼠24h尿白蛋白水平明显上升,肾小球系膜增生,足细胞足突融合,足细胞p-130Cas蛋白表达明显上调。AS-IV剂量依赖性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足细胞p-130Cas蛋白表达上调,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缓解足细胞足突融合,降低24h尿白蛋白水平,缓解DN。结论AS-IV可能通过抑制p-130Cas表达上调,抑制高糖诱导的足细胞足突融合,缓解DN。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血清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衰老、增殖、存活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年轻(8~12周)及老年(64~72周)SD大鼠血清,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年轻血清(Young rat serum,YRS)组,YRS+Wnt 3a组、老年血清(Old rat serum,ORS)组和ORS+DKK1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胞核β-catenin的表达。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O/EB染色法检测MSCs存活和凋亡。为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MSCs衰老的作用机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γ-H2A.X和p5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p53、p21 mRNA表达。结果:ORS组β-catenin表达较YRS组明显增强,尤其是胞核,出现β-catenin聚集现象,而ORS+DKK1组β-catenin表达减弱。与YRS组相比,YRS+Wnt 3a组细胞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血清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水平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衰老、增殖、存活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年轻(8 ~12周)及老年(64—72周)SD大鼠血清,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年轻血清(Young rat serum,YRS)组,YRS+ Wnt 3a组、老年血清(Old rat serum,ORS)组和ORS+ DKK1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胞核β-catenin的表达.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O/EB染色法检测MSCs存活和凋亡.为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MSCs衰老的作用机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γ-H2A.X和p5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p53、p21 mRNA表达.结果:ORS组β-catenin表达较YRS组明显增强,尤其是胞核,出现β -catenin聚集现象,而ORS+ DKK1组β-catenin表达减弱.与YRS组相比,YRS+ Wnt 3a组细胞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减弱.而ORS+ DKK1组与ORS组相比,SA-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增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ORS组内γ-H2A.X、p53、p21表达较YRS组明显增强,而在ORS内加入DKK1后,γ-H12A.X、p53、p21表达较ORS组明显减弱.结论:ORS培养可以激活MSCs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MSCs衰老发挥重要调控作用.DNA损伤反应和p53/p21途径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导致MSCs衰老的重要介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