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中都多次提到了“风险”一词, 要求检验检测机构应策划应对风险的措施, 消除风险源, 改变风险的可能性或后果, 分担风险, 或通过信息充分的决策而保留风险。本文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点识别着手, 分别对抽样、检验检测物品的处置、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报告的编制与管理和其他等5方面分析了检验检测的全过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源, 并提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保留、消除、转移或降低)和风险监控的方式, 为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分析与管理提供了参考意义, 对有效地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借鉴作用, 有助于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和数据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检验检测实验室存在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风险因素,在检测服务全过程中,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制定、实施适当的应对措施,并监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以提高粮食质监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法律风险、技术运作风险、安全风险等方面系统识别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风险;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ob hazard analysis, JHA)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风险严重性、发生概率、发现几率计算出风险指数,确定风险级别,提出风险防范措施,预防或减少检测活动中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并对风险应对措施实施效果跟踪评价,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样品是检验检测工作的对象, 样品的抽取、包装、运输、确认、标识、制备、存储、清理都直接影响检验检测的结果, 规范样品的抽取和管理, 对提高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作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中对样品的处置、抽样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从样品的抽取和实验室管理2个环节着手, 综述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供检验检测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复检既是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的重要环节,也是法律法规赋予食品生产经营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的救济措施。食品复检结论作为最终结论,对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机构、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有很大影响。该文通过识别食品复检机构在合同评审、样品接收与保存、复检实施、复检观察、复检结果报告等环节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食品复检机构检验工作的合规性、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论的科学性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复检机构的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面识别、掌握实验室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是应对风险和机遇的基础, 准确识别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活动中的风险, 既可以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要素进行风险识别, 也可以按照检测过程的时间顺序识别整个过程中的风险。本文从实验室提高应对风险能力、确保实验室质量目标实现的角度出发, 根据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对实验室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新要求, 建立风险和机遇管理及控制机制, 对实验室活动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实现风险控制, 降低或消除食品微生物检验面临的风险, 并通过风险监控实现持续改进, 建立符合实验室运行情况的程序和措施, 提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确保实验室质量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取得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4.2万家。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实验室应如何识别和规避检测过程中的风险,以儿童玩具检测领域为例,通过分析当前玩具检测实验室面临的主要风险、玩具种类及标准化特点,提出了对检测实验室的管控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小企业产品质量检测将样品送至检测机构检测中存在的质量风险问题,文中提出了降低检测过程纺织品企业产品质量风险的措施,具体分析了送样环节、产品检测标准的选择、检测结果的分析。指出了,送样环节中需明确检验检测的目的,合理选择检测项目;明确产品的类型及送检样品的销售领域,选择合适的产品检测标准;最后审核检测项目报告否实现了检测目的和要求,降低纺织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风险。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检验检测机构样品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内容,针对日常样品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为样品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升检验检测机构的样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食品实验室的样品管理贯穿整个食品检测工作,待检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接收、保存、流转、识别、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保证样品的原始性,以保证检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采集样品食品样品的采集工作,需由食品监管部门与食品检验机构共同完成,检测机构为食品抽样工作提供技术支  相似文献   

11.
食品检验是了解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収现风险隐患的直接有效的措施,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食品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样品管理直接兲乎到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对提高检测机构的权威性也具有重要意义。相兲人员大多对抽样的觃范性和科学性、检验技术的兇迚性和准确性非常兲注,对样品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食品检验中样品管理还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影响食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对样品接收、样品保存、样品制备等环节实施严栺管理迚行总结分析,以期降低检验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升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同时结合本次能力验证实验,总结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过程中的关键控制要素,寻找操作中的问题,讨论控制措施。方法:依据我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下发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要求的检验方法对编号为CODE0477、CODE0884、CODE0861的3份巧克力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增菌、分离、生化、血清学鉴定。结果:CODE0477、CODE0884未检出沙门氏菌,CODE0861结果为检出沙门氏菌,3份检测样品的检测结果评价均为满意。结论:通过能力验证实验可提升检验检测水平,同时也为处理细菌性食物中毒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检验和检测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有效的控制。鉴于此,本文将以绕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成本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有重大影响。笔者从风险分类、风险识别两个方面对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进行分析,并针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希望本文不仅给风险研究者提供一个参考,也给施工企业建立成本风险管理系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检测工作流程入手,结合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识别了乳品企业检测实验室检测前、检测中与检测后各个阶段的主要风险。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对已识别的各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讨论各个风险的量化评价指标,以此来计算各项风险的风险值和各风险点的加权平均风险值,然后对照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来确定等级和可接受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品企业检测实验室的总体风险较低,风险水平控制较好,但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各检验机构(简称检验机构)食源性沙门菌的定性检测能力,并全面了解各级检验机构实验室沙门菌血清学分型能力概况,确保沙门菌检验结果准确可靠,提升监测质量。方法 批量制备菌球样品(含6种我国常见血清型沙门菌和阴性对照)和样品基质,经稳定性等测试后发放至435家检验机构进行考核,使用点分数法对上报结果进行评价,Pearson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431家检验机构上报检验结果,初测所有指标完全正确率为72.6%(313/431),总体满意率为92.6%(399/431),结果不满意的主要类别为阴性样品假阳性(7.4%,32/431),区县级检验机构满意率(80.0%,52/65)低于省级(100.0%,32/32)和地市级(94.3%,315/334)。血清学分型考核完全正确比例为80.7%(348/431),不同级别检验机构间血清群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市级检验机构血清型正确率低于省级甚至区县级。结论 本次考核提示各级检验机构的沙门菌定性检验能力基本能够满足监测任务需求,但部分实验室仍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以提升沙门菌检验水平,省级以下实验室血清型鉴定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本次质量控制考核为开展针对性的监测培训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农产品检验检测市场需求不断被释放,业务量的井喷给检测机构带来了效益也带来风险,送检客户需求与检测机构服务的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意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信息交互的重要作用的背景下,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输入和输出运行机制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工作流程中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风险点,提出通过有效控制合同评审和报告审核降低输入和输出风险。输入和输出风险的有效控制将更准确地表达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有益于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发展,也提供了有益的机构风险评估意识,为推动高质量风险评估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食品检测实验室如何对检测样品的接受、流转、储存、处置及样品的识别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困扰实验室的一个难题。大部分实验室目前只记录样品等检测资源的物理信息,并未对样品在实验室的流转信息进行记录。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检中心是深圳口岸唯一专业从事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测的大型综合性检测中心,该中心将样品管理系统与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RFID识别技术优势弥补条码管理的缺陷,实现了检测样品的实时监控与全程追溯,大幅提高了样品管理效率。 本文针对食品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信息化水平低、自动化程度低、信息采集和管理困难等问题,给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食品检测实验室样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立思路。实践表明,实验室利用RFID技术进行样品管理,满足了样品的流转监控与可追溯性的需要,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样品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食品检验机构通过不断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为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样品管理是食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提高食品检测工作质量的基础。流程管理是检验机构样品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就食品样品接收、样品标识、样品制备、样品流转、样品保存和处置各环节进行分析,优化管理流程,制定改善样品管理工作流程的方法,实现样品在实验室中安全、有序、准确、高效地流转。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食品检测机构的客户群体逐渐扩大,目前采用的食品样品检验流程已无法满足食品检验的效率要求。因此,本文对食品样品检验流程优化设计与管理技术展开了分析,为食品检测机构提升自身工作效率提供有效方法和途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食品检测机构的检测业务逐渐增多。但就目前来看,很多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