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选择好的培养基,以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的检出率.方法 用一定数量的大肠埃希氏菌与不同数量的金葡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增菌液的增菌效果.结果 从SCDLP增菌液中[1]中,金葡菌划分离到Baird-parker(以下简称B-P)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普通琼脂平板上不生长,5个血平板上仅有1个生长;从7.5%氯化钠增菌液[2]中,金葡菌划线分离道上述平板均生长.结论 自配的7.5%氯化钠增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选择好的培养基,以提高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萄)的检出率。方法用一定数量的大肠埃希氏菌与不同数量的金葡菌混合培养,观察不同增菌液的增菌效果。结果从SCDLP增菌液中中,金葡菌划分离到Baird-parker(以下简称B-P)平板、高盐甘露醇平板、普通琼脂平板上不生长,5个血平板上仅有1个生长;从7.5%氯化钠增菌液㈨中,金葡菌划线分离道上述平板均生长。结论自配的7.5%氯化钠增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改良TT增菌液在分离肠道致病中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常规接种麦康凯平板及SS平板,同时另外加种改良TT增菌液(硫代硫酸钠碳酸钙增菌液)两种不同方法筛查沙门志贺菌,并参考该院历年菌株分离情况进行血清凝聚。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比较两种不同粪便培养方法对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分离率之间差异。结果 2013~2015年纳入统计分析粪便培养标本790例,采用常规方法分离出沙门菌属30例,阳性率3.80%;志贺菌属5例,阳性率0.63%;而采用改良TT增菌培养方法分离出沙门菌属77例,阳性率9.75%,志贺菌属7例,阳性率0.89%;采用改良TT增菌液培养方法沙门菌检出率是常规培养方法2.57倍,志贺菌属是1.41倍,两种方法对沙门志贺菌属的分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TT增菌液能够显著地提高粪便培养沙门菌和志贺菌的阳性分离率,为临床医生正确诊治患者提供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简称耶(氏)菌]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重视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肠道感染病原菌,常见于不同年龄的婴幼儿腹泻和肠炎患者的粪便标本中,但不易从常规的肠道选择性培养基中直接分离。为此我们作了一些尝试。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 (1)标本:浙江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腹泻及肠炎患者粪便标本182份;(2 )增菌液:磷酸盐缓冲液(PBS)和磷酸盐胆盐阿拉伯糖蛋白胨增菌液(PAE)按文献[1]配制;(3)DYS[1] 和NYE[2 ] 耶(氏)菌培养基、SS培养基、克(氏)三糖铁琼脂、MIU半固体琼脂(自制) ,其他必需生化反应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标准方法构建多维组合流程,分析和评价沙门菌常规检测的技术关键点。方法构建沙门菌选择性增菌液和平板构成的检测流程,使用标准菌株检测4种选择性增菌液的回收率,验证3类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的典型特征。通过实样比较不同选择性增菌液和平板组合在沙门菌检测过程中疑似菌落甄别、筛检效率和敏感性差异。结果罗伯特增菌液(RV)、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和亚硒酸盐煌绿增菌液(SBG)回收效能与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相差1个稀释度,前3种增菌液适合非伤寒沙门菌的增殖,SC适合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的增殖。双糖管筛选法符合预期参比菌株表型。除沙门菌显色平板(CAS)外,其他选择性平板的菌株验证均可能产生菌落小和硫化氢(H_2S)阴性不典型菌落;84件肉制品和水产品样品中确认阳性25件(29.76%),检出42株沙门菌。RV、TTB、SBG、SC联合CAS和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平板(XLD)筛检沙门菌的敏感性分别为88%、84%、72%和0;RV和TTB、RV和SBG、TTB和SBG的组合敏感性分别为100%、92%和88%。3种增菌液与任一选择性平板组合的分离敏感性为48%~68%。双糖管筛检疑似菌落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42株沙门菌经系统生化、质谱和血清学鉴定确认。结论经验证的双增菌液和双平板的组合能有效提高食品沙门菌检测的敏感性。梯度增菌、菌落识别和初筛效率是沙门菌检测技术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控制沙门菌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评价监测效果。方法用库存菌株和粪便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比较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作为方法1在上海市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实验室用于沙门菌监测(GSS);8个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方法2和CDC实验室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使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2006-2009年GSS监测阳性率在2.6%~3.8%;阳性峰值在5%~7%。临床实验室检测敏感性达到CDC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有效增菌是沙门菌分离技术的关键点,强化实验室人员培训和使用统一的分离材料是控制沙门菌监测实施的关键点。方法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方法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模块化、可选择的分离组合能兼顾效率和成本。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有效增菌的优化检测方法强化腹泻患者的沙门菌型监测。方法评估CHROM agar沙门菌琼脂(CAS)、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XLD)和与改良亚硒酸磺绿(MSBG)、罗伯特(RVS)2种增菌液配伍应用在流行季节检测腹泻患者质控盲样并与亚硒酸盐(SF)增菌液-沙门-志贺菌琼脂(SS)常规分离法比较。结果870份肛拭经MSBG、RVS增菌后用CAS、XLD分离菌株和敏感性分别为39株、100%和28株、71.79%,显著高于用CAS、XLD直接分离的9株和SF-SS分离的14株(P<0.005);总阳性分离率4.48%,高峰值为10月份的6.11%;阿伯丁、肠炎、鼠伤寒沙门菌是主要的致泻血清型。结论MSBG增菌液和双平板联用的优化方法显著增加常规平板分离的敏感性,筛选特异性好,技术操作简便,在以临床实验室为基础的症状监测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8.
刘忠伦  鲍华 《实用医学杂志》1999,15(12):1026-1027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临床常见病原菌,有关文献对金葡菌的报道较多[1~3],而对L型金葡菌的报道较少。本文对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1993~1998年临床标本L型金葡球的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有关文献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来自1993~1998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各类送检标本。1.2标本处理分泌物、尿、前列腺液、胸腹水接种血平板及L型固体培养基各1个,放37℃孵箱培养;血液标本先以细菌增菌液及L型增菌液37℃增菌,发现混浊或管壁有颗粒状生长,再转种血平板及L型固体培养基;脑脊液标本种血…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5月中旬 ,在对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中 ,我们从一份肛拭标本检出 1株B群eh单相变种沙门菌 (血清型 ) ,该菌经形态观察、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及OI噬菌体裂解试验确证为沙门菌 ,现将检定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健康体检者以无菌棉签肛拭采集标本 ,置SF增菌液中作选择培养及S .S平板分离培养。2 .方法 按沙门菌检验常规进行菌种鉴定[1] ;H抗原诱导采用软琼脂平板法[2 ] 。3.诊断血清 沙门菌属诊断血清 (15 9种 )为卫生部成都生物物品研究所生产 ,在有效期内使用。4.肠杆菌科分属诊断噬菌体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有效增菌的优化检测方法强化腹泻患者的沙门菌型监测。方法评估CHROM agar沙门菌琼脂(CAS)、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XLD)和与改良亚硒酸磺绿(MSBG)、罗伯特(RVS)2种增菌液配伍应用在流行季节检测腹泻患者质控盲样并与亚硒酸盐(SF)增菌液-沙门-志贺菌琼脂(SS)常规分离法比较。结果870份肛拭经MSBG、RVS增菌后用CAS、XLD分离菌株和敏感性分别为39株、100%和28株、71.79%,显著高于用CAS、XLD直接分离的9株和SF-SS分离的14株(P〈0.005);总阳性分离率4.48%,高峰值为10月份的6.11%;阿伯丁、肠炎、鼠伤寒沙门菌是主要的致泻血清型。结论MSBG增菌液和双平板联用的优化方法显著增加常规平板分离的敏感性,筛选特异性好,技术操作简便,在以临床实验室为基础的症状监测中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11.
王红戟  陈娅 《疾病监测》2012,27(5):400-402
目的 确立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在增菌液中,对不同的细菌产生抑制和被完全抑制时的浓度。 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配制不同的菌液浓度,分别加到含1.0 mg/ml琼脂粉的普通营养肉汤增菌液中(副溶血性弧菌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代替普通营养肉汤),再加入不同量的10.0 mg/ml TTC储备液,记录TTC对各菌产生抑制和被完全抑制时的浓度。 结果 在菌量30~300 cfu/ml时,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志贺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开始被抑制和被完全抑制时的TTC浓度分别为 0.02、0.1、0.2、0.6、0.6、0.1 mg/ml 和0.1、0.7、0.5、2.0、2.0、0.2 mg/ml。 结论 检测样品时,在增菌液中加入1.0 mg/ml的琼脂粉和适量的TTC可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可直观样品中细菌数量。选择含不同TTC浓度的增菌液,可选择性地进行筛选增菌,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感染标本加用高渗L 型平板分离L 型菌可提高检出率。为了了解分离前的增菌液以等渗还是高渗为好,作者对31例感染患者血标本同时在高渗与等渗牛肉汤试管中培养,与常规疫苗瓶装肉膏汤进行比较。一、材料与方法1.培养基:(1)等渗牛肉汤培养液,按常法配制,分装试管,每管5ml。(2)高渗牛肉汤培养液,在等渗牛肉汤基础上另加4.5g/dl 氯化钠和1g/dl 蛋  相似文献   

13.
蔗糖肉浸液用作细菌L型增菌培养王均乐贡桂清(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210008)关键词蔗糖增菌液细菌L型培养细菌L型是细菌变异而产生的细胞壁缺陷型,其生长环境需要高渗。文献报道多用NaCl维持高渗。市售L型增菌液因包装、运输等原因,难以在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提高临床标本中血液培养的阳性率 ,研制系列血液增菌液。方法 :配制不同成分的系列血液增菌液 ,对2 48份标本进行同步培养 ,与普通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照。结果 :共检出 3 5份阳性 ,阳性检出率为 14 11%。其中 1号脑心浸液肉汤 :共检出 3 3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13 3 0 % ;2号胰酶大豆肉汤 :共检出 2 6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10 48% ;3号对氨基苯甲酸肉汤 (常规对照组 ) :共检出 18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7 2 6% ;4号葡萄糖肉汤 :共检出 2 9株各类细菌 ,阳性检出率为 11 70 % ;5号L型肉汤 :共检出 14株各类细菌 ,占 5 65 %。结论 :使用系列血液增菌液培养基 ,能提高阳性检出可靠性 ,缩短培养时间 ,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 培养基1.1 葡萄糖肉汤增菌液按常规方法制备.1.2 快速葡萄糖肉汤增菌液肉汤增菌液每100ml加吐温80 2ml,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法制备.2 培养结果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共44例菌血症患者的血液标本,在相同情况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快速生长的其他微生物以及酸碱前处理方法对诺卡菌分离培养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大肠埃希菌标准菌株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25923与大致等量的星形诺卡菌经研磨、振荡混匀后分别制成混合菌液;先直接接种血平板,然后分别经3%的HC1、4%的NaOH以及用N-乙酰-L-半胱氨酸-NaOH消化液(NALC-NaOH)前处理后再接种培养,观察记录结果.结果 混合菌液在血平板上培养24 h后,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大量生长,菌落可达0.5 mm;但培养48 h后,才可见到少量几个针尖样的诺卡菌菌落.混合菌液经3%的HCl或4%的NaOH前处理后,培养7d仍无菌生长;经NALC-NaOH法前处理再培养后,仅有诺卡菌生长.结论 标本中混有其他快速生长的微生物时,诺卡菌的培养会受到抑制、掩盖,不易检出.3%的HC1、4%的NaOH均可杀灭诺卡菌;而用NALC-NaOH消化液前处理杂菌污染的标本时,则有助于诺卡菌的选择检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B族链球菌(GBS)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和平板选择性能来评价GBS筛查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和GBS增菌肉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妊娠晚期35~37周孕妇阴道下端及肛周样本242例、中段尿样本15例,同时直接接种及经GBS增菌肉汤增菌后接种哥伦比亚血平板和GBS筛查平板,观察各培养基上GBS的生长情况。结果直接接种后分别培养24 h和48 h,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均为7.39%(19/257);而GBS筛查培养基的检出率为24 h 5.45%(14/257)、48 h 7.39%(19/257)。经GBS增菌肉汤增菌后,无论培养时间是24 h还是48 h,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均为9.73%(25/257);GBS筛查培养基的检出率均为8.95%(23/257)。与直接接种相比,选择性增菌后GBS的检出率明显升高;2种培养基GBS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样本先经GBS增菌肉汤18~24 h增菌后再接种至GBS筛查培养基或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24 h即可观察生长结果,GBS菌落易于辨认且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简称4S)是一种发生于婴幼儿严重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1],但在新生儿出生时发生极为少见,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噬菌体Ⅱ组金葡菌,此菌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造成大面积皮肤损伤[2].我科于2001年4月收治了1名新生儿4 S患儿,经诊断、治疗和精心护理,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优化从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培养志贺菌的方法。  方法  使用EC肉汤和志贺菌增菌液对129份粪便样本进行增菌培养,采用普通PCR方法检测ipaH基因,使用木糖赖氨酸去氧胆酸钠琼脂(XLD)培养基、麦康凯琼脂(MAC)以及沙门志贺菌培养基(SS)等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志贺菌。 使用志贺菌参考菌株,进行模拟增菌培养,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不同增菌液的增菌效果。  结果  利用志贺菌增菌液在厌氧条件下增菌后的样本,ipaH基因阳性率(55.81% vs. 38.76%,P<0.01)和菌株分离率(26.36% vs. 37.21%,P>0.05)均高于EC肉汤。 除了XLD培养基,使用MAC以及SS等选择性培养基,能够提高菌株分离率。 福氏志贺菌在厌氧条件下增菌,能提高菌的含量(Ct值降低),但对宋内志贺菌的影响不明显。  结论  对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选择性增菌,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使用2~3种不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可能是提高志贺菌分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金黄色葡萄球菌(下称金葡菌)可产生A、B、C、D 和F(TSST-1)型肠毒素。这些肠毒素在金葡菌感染性疾病,爆发性食物中毒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均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人群中约有25~50%是金葡菌的携带者;其中产生肠毒素的菌株占15~20%,其分离率取决于临床标本的采集部位,以皮肤和鼻咽部最易分离到。作者对从不同的临床材料中分离的210株金葡菌所产生的肠毒素进行了研究.菌株培养在含5%的羊血琼脂平板上,用玻片凝固酶试验和脱氧核糖核酸酶试验进行鉴定,并用不同型的肠毒素抗体致敏的胶乳进行鉴定。在210株金葡菌株中,有112株(53.3%)能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