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在当前飞机的设计和研究开发的过程之中,针对损伤容限进行详细的设计并且提升整个结构的耐久性,是工作的核心环节,所以应当加以重视和详细的分析。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详细的分析了飞机设计过程之中损伤容限设计的重难点以及提升耐久性的核心环节,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促进实践工作的发展,为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航天飞机薄壁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航天飞机结构常用的蒙皮骨架组成的薄壁结构,提出一种考虑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设计要求的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以此为航天结构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对加劲板进行可靠性分析,分析了3种主要破坏模式,得出了损伤容限设计要求下,失效模式表达式及失效概率;同时给出耐久性要求下的主要失效模式和失效概率;最后通过加劲板的损伤容限和耐久性分析及失效模式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加劲板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失效模式相关性对系统可靠度影响很大,因而航天飞机薄壁结构的可靠度计算的关键是损伤容限和耐久性失效模式及相关性分析,另外桁架的载荷集中系数对可靠性影响也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简要介绍了抗疲劳断裂设计思想的发展以及无限寿命设计、安全寿命设计、耐久性及损伤容限设计、结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等设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并对与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飞机结构EDR/ADR评定专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专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分析了飞机结构EDR/ADR评定和初期检查大纲制定的相关方法和知识表述形式,描述了EDR/ADR评定专家系统设计原理以及EDR/ADR评定专家知识库的设计和实现。研制了飞机结构EDR/ADR评定及初期检查大纲制定专家系统,为飞机结构损伤容限设计与评定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5.
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区划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对混凝土结构寿命的影响程度,对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环境因素进行区域等级划分,并提出给定分区耐久性设计指标规定的基本方法.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给出与耐久性有关的标准内部参照条件的确定原则及相应参数的基准参考值.针对碳化作用,结合环境温度、湿度和混凝土强度对混凝土碳化深度影响的试验研究,建立适合于区划的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和耐久可靠指标及相应的预测模型,确定了结构耐久性寿命预测的概率方法.以预测的耐久寿命为主导标志,根据损伤梯度等分原则确定区域划分边界值,建立了全国版图范围内碳化侵蚀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环境区域划分,给出了与现行规范相结合的利用区划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机身和垂尾连接设计是飞机结构设计最为艰难的,连接设计将会直接决定着结构设计重量与零部件加工难易度等.本文重点研究:当前飞机机身和垂尾连接接头较为常用的结构和连接形式,还有各类形式的优劣势和选取这些形式时需要注重的事情,并对日后发展趋势给出适当的预估.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民机复合材料结构实际修理过程中判断要不要修、能不能修的修理容限问题,根据已有成果和不足,提出了2种复合材料结构修理容限的完整求解方案和流程(基于波音公司修理验收要求的修理容限,满足设计许用应变值的修理容限),重点解决如何在同时考虑维修经济性和结构安全性情况下合理确定复合材料结构的修理上限;然后以受压复材加筋壁板为例,考虑穿孔损伤形式,结合有限元分析,分别应用2种求解方案计算了加筋壁板的修理容限。结果表明:2种修理容限求解方案得到的同一复材加筋壁板修理容限结果比较接近且合理,证明了2种修理容限确定方法的可行性,为民机复材结构损伤的工程化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全机静力/疲劳试验是考核和验证飞机结构设计、静强度和刚度是否可靠,疲劳寿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手段。试验通过预定方案向飞机结构施加设定的载荷,然后测量飞机的响应,以确定其结构特性。本文根据飞机结构强度技术的发展,对全机静力/疲劳试验的设备配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与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首件飞机复合材料平尾完成设计 (张峰秋 贺高) 我国首件飞机复合材料水平尾翼在航空 603所完成设计。这一部件与金属件相比,减重率达到 24%。它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结构设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复合材料是最理想的飞机制造材料,受到世界飞机制造业高度青睐。 603所在国内率先采用复合材料运用于飞机平尾设计中。 在飞机结构设计中采用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飞机重量,大幅度改善飞机飞行品质,并可以收到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对飞机结构设计却增加了难度。结构设计既要满足静强度的要求,又要考虑飞行中的动强度问题,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0.
飞机起落架疲劳损伤估算及其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战斗类飞机和运输类飞机主起落架为例,通过飞行实测获得起落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载荷-时间历程(即实测载荷谱),并利用M iner准则对其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战斗类飞机和运输类飞机起落架在着陆滑行段所造成的损伤分别占各自总损伤的75%以上和60%以上,运输类飞机在着陆瞬间撞击对起落架所造成的损伤约占总损伤的40%。通过分析战斗类飞机和运输类飞机的起落架疲劳损伤特点,为其可靠性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砼结构耐久性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在结构设计中提高检耐久性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刚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现行规范对于上覆沥青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思路对其并不适用,其轴载换算公式由于没有考虑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依据普通混凝土及贫混凝土的疲劳方程,结合耐久性沥青路面混凝土基层在标准轴载和不同轴-轮型荷载作用下回归得出的荷载应力计算公式,按照混凝土基层等效疲劳损伤原则,推求得出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荷载换算为标准轴载的公式。结果表明:得出的轴载换算公式可充分考虑混凝土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基层厚度、基层模量、地基模量结构设计参数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可为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飞机耳片接头是传递载荷的关键部位,为了提高耳片接头的安全性,在保证满足静强度、疲劳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不同金属材料复合连接耳片结构设计技术.对耳片结构从破损安全设计和寿命可靠性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针对某飞机接头耳片,基于破损安全设计理念及变形协调设计原则,提出了复合连接耳片的设计方法,并依据所提方法确定了“铝-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轮胎式起重机转台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找出其易产生疲劳裂纹危险部位.根据断裂力学理论,利用损伤容限法对转台进行疲劳分析,得出转台的理论计算寿命以及相关的分析结论,为相应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声振疲劳是飞机结构提前破坏、影响飞机舒适性的影响之一.尽管声疲劳引起的结构破坏一般只发生在发动机等高噪声源附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从结构安全角度来讲,它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美国相关规范对此作了严格要求.我国飞机也不同程度地发生声振疲劳故障,实践表明,要提高飞机结构的疲劳寿命,须从材料、设计、工艺、维修等方面同时入手,文章给出了抗声振疲劳的结构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飞机寿命问题上,有按疲劳处理的,也有按断裂力学处理的,办法不一。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通知的精神,抓紧搞好规划的时刻,弄清疲劳和断裂的关系以及安全寿命和损伤容限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在本文中提出用断裂控制设计来代替疲劳寿命的设想,是否适合我国当前情况,能否“多快好省”,请同志们讨论指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本人飞机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介绍分析了飞机结构细节的抗疲劳性主要的影响因素,叙述了飞机结构的抗疲劳细节设计方法,期望对各位飞机结构设计同仁起到一定的参考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物理、化学因素等各方面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受损伤的原因,着重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机理,提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业主对可靠度的不同选择,现行耐久性设计方法在灵活性、通用性和可靠度控制精度上越来越表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根据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碳化深度模型,选用最新统计数据,考虑保护层厚度,抗压强度以及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计算模型的不定性系数三个基本随机变量,提出结构关于时间的功能函数.依据设计值法和结构可靠度的基本理论,考虑基本变量的概率特性、结构设计的目标可靠指标以及其设计使用年限对设计结果的直接影响,用基本变量的基准值与分项系数的乘积来表达其设计值,在分项系数中全面反映了目标可靠指标的影响,建立了基于碳化寿命准则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概率设计表达式.该耐久性设计方法适用于一般大气环境下任意设计使用年限的不允许出现钢筋锈蚀的混凝土结构,根据表达式可直接确定新材料、新工艺在满足不同可靠指标和设计使用年限的耐久性要求下的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提升,航空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动飞机技术是航空领域中的新兴技术,其有着绿色、节能与安全等特点.想要推动电动飞机的进步,应当全面分析与探索电动飞机的设计方案与制造工艺.电动飞机搭配电动力系统,使用电力当做飞机的助推能量,有着高效率、生态保护等特征.能够完成高稳定性与具备非常规飞行特点,从理论上能够完成飞机性能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延伸了其使用范围与功能.文章对电动飞机的发展情况与技术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相关的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