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白眉野草螟属鳞翅目草螟科野草螟属,是为害小麦的一种新害虫,为害严重时可导致小麦绝产绝收。目前虽仅知该虫在山东、山西有分布,但其为害不可轻视。1.为害特点幼虫在小麦返青期开始为害,昼伏夜出,白天吐丝结网藏于根茎处或土缝隙,夜晚出来取食,咬食小麦苗茎基部和叶片,形成孔洞,受害严重的麦苗  相似文献   

2.
油菜虫害角野螟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开始,在互助县川水地区油菜田发现了主要为害油菜果荚及籽粒的新型害虫一角野螟,至2007年角野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受灾面积也越来越大,为害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绝收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介绍油菜角野螟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措施,以帮助农民朋友科学认识该虫害的发生规律,掌握防治技术,为夺取油菜优质高产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黄花菜生长期主要遭受三种害虫即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黄花菜花蕾害虫——蚜虫和黄花菜根部害虫——蛴螬的为害,它们分别为害黄花菜的三个关键部位,给其生长和高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生产中应引起重视。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技术,供参考。黄花菜叶部害虫——蓟马。(1)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大螟在江苏沿江稻区发生越来越普遍,为害也逐年加重,大螟发生数量回升迅速,已由一个次要的偶发性害虫逐渐成为水稻上一个比较重要的害虫,亟需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强化预测预报和选择高效药剂加以有效控制,力争把大螟的发生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一、大螟的发生规律、为害习性大螟属鳞翅目夜蛾科,多食性害虫。该虫在江苏省一年发  相似文献   

5.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3月下旬至4月初,正是南瓜、冬瓜、黄瓜、西瓜、葫芦瓜、丝瓜等瓜类蔬菜的播种季节。瓜类出苗后,在清晨日出前,瓜地里就会看到许多黄色甲虫群集在瓜炎的瓜苗上,大口大口地啮食叶片,人稍一走近或触动瓜叶,这些“小家伙”立即展翅飞逃了,这就是目前大量为害瓜类的重要害虫——黄守瓜,如不认真防治,为害很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辽东栎主要种实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研究进展,并对害虫鉴定手段、综合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提出了展望,以期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有读者朋友问:栝楼上的小青虫用什么药能防治?这种虫子长得与菜青虫差不多,特别难防治,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阿维菌素防效都不好。危害栝楼的害虫中,幼虫体色为绿色的可能是瓜绢螟。瓜绢螟是鳞翅目螟蛾科绢野螟属害虫,是危害栝楼的重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以二代和三代危害最重,危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瓜绢螟自二代后世代重叠严重,而且3龄后开始卷叶危害、耐药性增强;再加上条件适宜时虫量增长快,易暴发成灾,几天时间瓜园便可遭受毁灭性危害,给防治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8.
在津巴布韦的传统部落粮仓里进行实仓试验,用7种杀虫剂与贮藏玉米混合防治害虫。除虫菊酯和杀虫畏的效果和持久性要比杀螟硫磷,倍硫磷,碘硫磷和虫螨磷差,马拉硫磷的效果中等。玉米象是主要害虫,其虫口密度与为害程度是一致的。试验表明,杀螟硫磷、倍硫磷和虫螨磷不能有效地防治麦蛾,用倍硫磷防治粉斑螟的效果较差。在试  相似文献   

9.
<正>在北疆沿天山制种玉米区,为害比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5种,以下将它们的为害情况和防治技术分别进行介绍。一、地老虎1.为害情况地老虎是新疆农作物的主要地下害虫,也是玉米苗期重点防治的害虫。北疆沿天山制种玉米区以黄地老虎为主,其次是警纹地老虎、八字地老虎、小地老虎,同属鳞翅目、夜蛾  相似文献   

10.
1.常见种类及其为害对象 花卉常见的蝽类害虫主要有麻皮蝽、茶翅蝽、梨网蝽和绿盲蝽。麻皮蝽为害一串红、凤仙花、彩叶草、兰花、仙客来、瓜叶菊、八仙花和大丽花等;茶翅蝽为害一串红、菊花、矮牵牛、大丽花和彩叶草等;梨网蝽为害月季、杜鹃、樱花、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等;绿盲蝽为害碧桃、寿星桃和石榴等。  相似文献   

11.
枣树新害虫:皮暗斑螟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思政  黄桔 《华北农学报》1992,7(2):122-122
枣树丰产措施之一是枣树开花后于主干进行环剥。但在环剥后,常有昆虫在愈伤组织内潜蛀为害,影响枣树营养液的输导和伤口愈合,当年减产15~20%,如不及时防治,数年后可造成树体死亡。经过1990~1991年的观察研究,现已明确,这是中国枣树新害虫——皮暗斑螟(Europhera batanyensis Caradja)为害所致。该虫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斑螟亚科(Phycitinae)。 该种昆虫于1939年由Caradja定名,但其寄主一直不明。我们对该虫的研究,填补了为  相似文献   

12.
<正> 蔬菜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豆野螟(又叫豇豆荚螟)——大发生。主要危害夏、秋豇豆。一年发生5代,以7、8、9月为害最重。瓜野螟(又叫瓜绢螟)——大发生。主要危害夏秋黄瓜、苦瓜、丝瓜、冬瓜、秋西瓜。一年发生5代,以7、8月为害最重。甜菜夜蛾——大发生。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甘兰  相似文献   

13.
稻瘿蚊是山区晚造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低龄幼虫在田边杂草、再生稻等寄主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羽化繁代,全代历期25~30d。防治上,重点抓好主害代第四、第五代的预测预报和防治,采取"除、避、治"的综合防治措施。细坳镇地处粤东北山区,稻瘿蚊是为害我镇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查历史资料可知,20世纪90年代中期只发生2 000hm2,以后逐年上升,2006~2008年连续3年大发生,2008年发生面积达到500hm2,并造成一定损失。2008年后,在摸清此虫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将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  相似文献   

14.
荸荠俗称马蹄,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蔬菜之一。白禾螟是荸荠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毁灭性钻蛀害虫,别名荸荠白螟、纹白螟、荸荠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在荸荠各生产区均有分布,除为害荸荠外,还为害甘蔗、席草、茭白及莎草科、禾本科杂草或作物等。为害荸荠后,可使茎株大量枯死,造成果实畸形,品质下降,产量锐减,严重威胁着荸荠的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瓜绢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害虫,是瓜类作物上的重要害虫,以7~9月危害最重,主要危害葫芦科的西瓜、苦瓜、黄瓜及番茄、茄子等多种作物。瓜绢螟以幼虫啃食嫩梢、嫩叶,造成叶片穿孔或缺刻,还能取食瓜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及其纺织品是重要的出口原料和加工产品。我国有记载的棉花害虫有300多种,其中常发性害虫有30多种,为害重的主要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等。进入21世纪,转基因抗虫棉的问世和大面积种植,棉铃虫的发生为害有所缓解,但棉盲蝽等次要害虫却逐年上升并成为主要害虫,特别是受栽培制度的变革、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和棉农滥用化学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主要虫害持续严重。因此,了解棉花害虫的发生规律,加强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1棉铃虫棉铃虫是为害棉花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是幼虫咬食嫩叶、幼蕾、花和棉铃,成虫不为害,幼虫  相似文献   

17.
多虫复合为害对棉花产量产值影响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年田间试验结果,对所设计的6种害虫3种不同组合的棉花多虫复合为害系统,进行了害虫对棉花桃数、铃重、烂桃、僵瓣、皮棉绒长及品级、总产量和产值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复合为害系统害虫与棉花产量结构要素、品质要素、产量及产值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地描述了多虫复合为害系统中害虫对棉花产量和产值的为害损失,初步探讨了多虫复合为害规律,明确了复合为害系统中各类害虫对棉花产量、品质和产值的影响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和褐边螟等,多是水稻上为害很严重的害虫,发生范围广,随着水稻栽培制度和方式等的演变,此类害虫的为害也出现新特点,难以用单一或简单的方法防治,只有采用科学精准的综合措施才能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一、为害特点1.三化螟长江中下游及以南是三化螟广发、重发地区,黄淮等地也有发生,但为害不重。以老熟幼虫在稻蔸内越冬,下年春季气温升至15~16℃时化蛹并羽化。长江  相似文献   

19.
<正>使用农药不仅要看防治适期,还要看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那么,当一种害虫发生后,怎样衡量是否达到了防治标准呢?这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应从多种因素全面考虑,如植物的品种及其对病虫害的耐受能力、药剂种类、防治方法、防治效果及经济收益等。所以,正确制定防治标准,应掌握几个基本原则。(1)经济上要合算。也就是使用较小的防治费用能大大地挽回害虫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正>B型烟粉虱是近年侵入我国、为害许多作物的暴发性害虫,应用针对性强的高效农药,是一项控制其危害的必要手段。浙江省温州、台州、杭州等地农技部门,采用高含量吡虫啉和农用矿物油防治B型烟粉虱,对控制其发生、为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鉴于农用矿物油不仅对烟粉虱致死效果明显,而且比一些广谱性化学杀虫剂副作用小,在今后B型烟粉虱药剂防治中可广泛应用。现将农用矿物油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