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较接受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的患者出现不适应症状的情况较少,磨牙位移明显减少,上中切牙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较大,两者比较,差异比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种植体支抗方法相比,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大规模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非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2.22%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磨牙前移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突距差、上中切牙轴倾角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临床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成功率高,患者不适症状少,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4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2例接受非种植强支抗治疗,观察组22例接受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治疗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抗,故而治疗效果显著,加之这一治疗方式的稳定性高,操作简便,故而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72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取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组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可提供稳定可靠的骨性支抗,减少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与传统的口腔正畸作对比,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4月至9月之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86例,将其中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正畸治疗方法;另外的43例患者为研究组,在基础的治疗中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在口腔正畸治疗上的治疗效果,并回收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反映。结果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来治疗口腔正畸的患者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对于治疗的好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有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更容易接受,带来的治疗效果也会更好,在临床使用上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董杰 《当代医学》2022,(5):23-25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正畸治疗效果、口腔健康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80例正畸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非种植体强支抗疗法;观察组40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口腔正畸后,观察组微型种植体保持稳定状态。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0%。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操作简便,安全性、可靠性好,可显著提高正畸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6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后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正畸支抗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比较种植支抗与常规支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磨牙前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唇倾角及凸距的减少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支抗相比,支抗效果更好,且操作简便、损伤小、可即刻加力,应用于口腔正畸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侯玉 《中外医疗》2013,(28):80-80,82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架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口腔正畸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都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专用的微型种植体进行支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适感,而对照组患者4例出现水肿现象,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磨牙位移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具有操作简单以及可靠性好等优点,可以提供比较稳定的骨性正畸支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62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与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相对照的方法,与对照组(58.06%)相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10%)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45.16%)相比较,观察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12.9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法治疗口腔正畸患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此种疗法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濮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36例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可提供可靠稳定的骨性支抗,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口腔正畸的治疗效果及稳定性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接受正畸治疗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观察组正畸成功率为96.88%,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磨牙前移小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大于对照组,上中切牙凸切斜度差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上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稳定性显著,应加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微型种植体支抗为例,探寻口腔正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分别接受传统正畸方法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方式,观察两组中切牙凸距差、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倾角差等临床疗效指标,同时统计分析两组术后不良情况。结果经过不同临床方案治疗后,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正畸方法,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大家健康》2016,(4):166-166
目的:分析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对患者进行横腭杆治疗,观察组15例,对患者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上,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正畸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对患者进行横腭杆治疗,观察组15例,对患者进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上中切牙倾角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上,微型种植体支抗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正畸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义仁  周小勤  张敏 《当代医学》2021,27(10):43-45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正畸过程中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强支抗措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倾角、上中切牙凸距差以及尖牙间宽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磨牙移位则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对口腔结构及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口腔正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型种植体行支抗治疗,对照组行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上下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和磨牙位移值等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上中切牙倾角差、凸距差和磨牙位移值等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型种植体行支抗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是口腔正畸治疗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韩磊  刘宾  金祥  刘东菲 《吉林医学》2015,(6):1155-1156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行口腔正畸术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非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满意度为65%,观察组满意度为9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口腔正畸术中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微型种植体支抗和非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2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者2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4.1±1.3)mm,对照组上中切牙凸距差为(2.2±0.9)mm,观察组的磨牙位移(3.7±0.3)mm,观察组的磨牙位移(6.1±0.6)mm,两组结果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错牙合畸形正畸治疗术后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效果显著好于非种植体支抗,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作以评价。方法将2013至2015年来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所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运用非种植体支抗治疗的对照组与选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适应症总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获得理想疗效,大大降低患者不适应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