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玩游戏 “咱们玩动物园的游戏吧!”六岁的卡尔对小妹妹说。 “怎么玩啊?”  相似文献   

2.
平台资本主义中出现了休闲劳动化的趋势,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资本与传媒资本的融合将玩劳动纳入了资本的剥削体系,出现了大批被雇佣或作为休闲玩家的玩工。玩劳动具备生产性劳动的特征,其价值量也仍然可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衡量。两种形式的玩劳动使得玩工一方面可以在休闲活动中创造娱乐产品的附加产品,另一方面可以使休闲活动本身成为产品,由此产生了资本对玩工进行价值剥削的两种方式。玩劳动进入剥削体系将导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和更为普遍的异化现象。为此,必须重视玩工智力成果的保护和公共维权意识的普遍提高,探索新型的斗争模式。  相似文献   

3.
1996年2月29日,苏北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对故意杀人犯张海妹判处有期徒刑15年。张海妹望着高墙外的初春绿枝,心中一片茫然,一切恍若梦中。 匿名女人的骚扰电话 张海妹的噩梦是从一个匿名电话开始的。 那是1993年2月的一个黄昏,某粮店会计王海萍正吃晚饭,家中的电话响了。一个陌生女人先是问:“张海妹在你家吗?”,继而又连珠炮般地说:“张海妹跟你丈  相似文献   

4.
刘同舫 《江苏社会科学》2023,(1):15-21+241-2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著名论断:“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原始积累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又是“资本来到世间”的真实写照,马克思形象地描摹出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面目和充满罪恶的掠夺史。“资本来到世间”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中,现代性的生成与资本的历史出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资本来到世间”的过程就是现代性的生成过程,资本现代性有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突破“资本原罪”的理论局限,科学认识资本的二重性,在社会历史视域中展开对资本的理性解构,在认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过程中超越资本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小爱 《家庭科技》2010,(11):11-11
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母亲因为牙龈发炎肿痛,在楼下的牙科诊所打点滴消炎。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放学回家,见姥姥不在,便问道:“姥姥到哪去了?是不是一个人上公园玩去了?”我忍不住责备她:“你就知道玩!姥姥到公园玩还能不带你去呀?”  相似文献   

6.
一、资本经营中的“资本”的含义为了深入理解资本经营的内涵,首先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资本”的含义。资本,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表述:“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表明资本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资本成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颜岩 《江汉论坛》2023,(5):38-44
“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是马克思分析资本问题的基本立场。“消灭资本”不仅是因为资本无序扩张将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也表明资本的内在矛盾(绝对界限)必然令其走向自我毁灭。梅扎罗斯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们面对资本并非“别无选择”,而是应超越资本,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的新陈代谢生产秩序。具体说来,资本的绝对界限表现为:跨国资本与民族国家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新陈代谢再生产物质条件的破坏、女性解放与实质平等的挑战、长期失业与人口危机的宿命。梅扎罗斯“超越资本论”强调资本作为新陈代谢生产秩序只能在总体上被超越,对我们认清资本的逐利本性和内在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这一理论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二元对立出发认定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彻底超越(否定)资本,则忽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资本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性和历史多样性,未能意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克服“资本的消极面”,并在利用资本的同时实现劳动解放。  相似文献   

8.
论辛亥革命前的江苏咨议局张海林进入本世纪以后,清王朝的政治权威在西方列强的打击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从各个方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广泛内容的“新政”活动。成立各省咨议局正是“新政...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57岁的陈克正老师,早年坚持用“玩”的形式引导3个天资并不出色的女儿学习,使她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后来,大女儿成了德国耶拿大学的博士生,二女儿成了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博士生,三女儿则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硕博连读生。陈克正把这些写成了书,书卖火了,他的“玩学习高效学习法报告会”也场场爆满。 休闲时光“玩学习”,值得提倡。如今国人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充裕:八小时之外、双休日、  相似文献   

10.
1992年根据邓小平理论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后,沉没几十年的资本范畴又在我国社会主义地平线上悄悄升起。如“发育资本市场”、“降低资本系数”、“以资本为纽带”、“国有资本营运”、“调整资本与债务的比例”等等。重新起用资本范畴,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中长期孕育的结果,是自然的必然会有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然而,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也可以而且必须使用资本范畴,至今论证尚为贫乏无力。一般以“中性”搭桥,“特性”落户。这无疑是一种便捷的研究方法。可是中性化的方法容易让人怀疑公式化…  相似文献   

11.
“资本”现代性是马克思关注现代社会的最基本视角,通过它来观察社会发展,特别是转型社会的发展,尤为确切。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资本”现代性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它也让人类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代价。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引入“资本”现代性并发挥其积极作用,也需要辩证的看待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资本”现代性,控制其代价。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忙忙碌碌的星期日晚上,我5岁的女儿叹息道:“明天不上幼儿园就好了,我还没有玩够!” 我感到震惊,她整个周末都在玩,她参加了一个小朋友的生日宴会,和几个小朋友玩了好一阵子,星期六还到她奶奶家玩了一晚上,然而,我们全家三口却没有一起做任  相似文献   

13.
交易成本的资本化——人际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易成本到哪里去了?一些“无形资本”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经济学界尚未解决的这两个难题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第三种形式的资本,即人际资本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存在于人际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对未来生产或交换有所助益的价值存量。人际资本是资本化了的交易成本,或者说,交易成本资本化,便形成了人际资本。人际资本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交易的达成和实现,节约交易成本。文中讨论了人际资本的内涵和性质,利用图形分析了交易成本随交易次数递减以及人际资本积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主体性资本的理论弱化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政治结论,不是对《资本论》的科学解读。说资本是主体,并不意味着人(无产阶级)不是主体,资本不可战胜。资本的主体性既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的客体性”,也不是被设想出来的“虚假的主体性”。资本寄生于人,并把具体的工人个体“整合”为无产阶级来剥削。资本的主体性始终源于人对主体性的让渡,但人的主体性并没有就此退场,反倒一次次被赋予又一次次被抽离。“工人是自由人”、资本的人格化具有必然性。资本要不断增殖,工人就必须始终作为主体,以更大规模的产业后备军,即阶级主体的形式被再生产出来,“自由”地出卖劳动力。作为主体的人以去主体性的主体活动,始终实现自身和外部环境的更新。在这一过程中,“自由”作为变革的目的和条件得以清晰,变革的心理基础得以奠定,理性精神的启蒙和历史性实践的启蒙得以会盟,它们将一同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统治的革命性实践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与资本经营研究□尹继东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范畴存在的客观性“资本”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的经济范畴。由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写作《资本论》的特定目的所决定,马克思着重考察了资本的社会属性,揭示了资本的社会本质。并且马克思以“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一个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来研究地区资本形成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研究表明:在初始经济结构对称的条件下,“偶然因素”导致的消费需求转移会使得均衡时的地区资本份额发生变化,并可能产生“中心——外围”极端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地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削弱资本的集聚效应,然而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受“偶然因素”使地区资本形成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出现“路径依赖”。因此,要使地区转向均衡发展,需要打破“偶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工商资本下乡研究:文献梳理与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工商资本大举进入农村经营农业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领域。学界主要从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渠道与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意义和负面影响与潜在风险以及政府规制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工商资本下乡的积极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流观点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但强调需要加强监管,防止过度“非粮化”“非农化”以及大量圈地和排挤农民等现象发生。此外,城市工商资本与农村工商资本的划分、差别化监管的依据以及“非粮化”控制的区域范围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浅谈资本、资金、资本金的关系李晓农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少不了资金和资本。前者为主,后者为补充,“资本”和“资金”原本不易搞混。但在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又有了“资本金”这一概念之后,三者便经常搞混。究其原因,一是对资本与资金之间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饭圈”文化的兴起,“饭圈”暴露出诸多负面问题。“饭圈”生产乱象产生的内在逻辑在于“饭圈”生产受以资本增值为价值导向的资本的生产逻辑控制。资本对“饭圈”生产逻辑的控制具体以两条逻辑主线展开,一是以“饭圈”生产目的唯流量化、生产内容庸俗化、生产方式数字剥削化为主要特征的显性逻辑,二是以“饭圈”数据崇拜和物化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拜物教隐性逻辑。破解“饭圈”的生产乱象,需打破资本对“饭圈”生产逻辑的控制,消除数据崇拜,构建合理关系,促进“饭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小鱼何以翻大浪———锦州市沥青厂厂长田德营的三本“经”张言张海臣年初以来,从辽西传来一条令人惊奇的信息:锦州市沥青厂,一个多年亏损的小型企业,一跃而成为北宁市创利首户,成为全锦州地区千余大中小企业人均利税排行榜第2名。厂长田德营靠了什么招法使一个濒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