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体治疗为复发和难治性造血系统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目前被批准治疗造血系统肿瘤的抗体有5个.本文介绍了这5种抗体的特点、用法和毒副作用.Rituximab是人/鼠嵌合抗体,Gemtuzumab和Alemtuzumab为人源化抗体,而Ibritumomab和Tositumomab是小鼠抗体与放射性毒素连接物.这些治疗性抗体的毒副作用为可逆性,病人大多可耐受,主要包括输液反应、肿瘤溶解综合征、骨髓抑制等.  相似文献   

2.
单链抗体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链抗体是由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可变区(V_H)和轻链可变区(V_L)通过一段连接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它是具有完全抗原结合位点的最小抗体片段。它分子小,容易进入肿瘤内部,免疫原性低,可用基因工程大量生产,克服了单克隆抗体在人体内应用的许多不足。在单链抗体C末端引入毒素、细胞因子、前体药物降解酶等构建双功能单链抗体,或者构建双特异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国外的一些抗肿瘤单链抗体已进入临床Ⅰ期试验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单链抗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免疫球蛋白是体液中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蛋白质,即以往所说的抗体。近十多年来,由于蛋白质分离提纯方法和免疫化学的进展,已基本搞清了免疫球蛋自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作用机制。抗体过去统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自从应用电泳分析以来,就更清楚地知道抗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取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抗体.方法: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将TRAIL基因构建于原核表达载体pPreTMH-Tb中,经酶切、测序鉴定证实构建完全正确后,通过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表达,并将TRAIL蛋白免疫家兔,通过Dot blot及Western blot检测抗TRAIL抗体的产生.结果:成功构建TRAI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获得表达,TRAIL蛋白表达量占菌体蛋白质总量的11.8%,Dot blot及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获得了抗TRAIL抗体.结论:成功制备抗TRAIL抗体,这为TRAIL在真核细胞水平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石俊英  王慧  张斯佳  李铭 《实用癌症杂志》2023,(10):1634-1637+1653
目的 研究低剂量CT(LDCT)、肿瘤相关自身抗体、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9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LDCT检查,以术后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LDCT检出率以及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肿瘤相关自身抗体、TFPI-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分析LDCT联合肿瘤相关自身抗体[P5、RNA解螺旋酶自身抗体4-5(GBU4-5)、黑色素瘤抗原A1(MAGE A1)、肿瘤相关基因(CAGE)、性别决定基因家族2(SOX2)、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G抗原7(GAGE7)]和TFPI-2基因甲基化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09例疑似肺患者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101例,LDCT诊断肺癌阳性85例,检出率为84.15%;与阴性组患者相比,阴性组患者肿瘤相关自身抗体SOX2、PGP9.5和GAGE7水平显著更高(P<0.05);与阴性组患者TFPI-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12.50%(1/8)]相比,阳性组患者[48.51%(49/101)]显著更高(P<0.05);经过ROC曲线分析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FLI-1、p63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中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52例肺癌(鳞癌24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10例)及20例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plus法)进行FLI-1、p63抗体标记.结果 FLI-1抗体阳性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在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1%、5.9%和90.0%,肺小细胞癌分别与肺鳞癌及腺癌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FLI-1抗体诊断小细胞癌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92.8%;p63抗体阳性细胞定位在细胞核,在正常支气管黏膜、肺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阳性率分别为20.0%、91.7%、16.7%和80.0%,肺鳞癌与正常支气管上皮及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小细胞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FLI-1为诊断小细胞肺癌有用的抗体,p63在肺鳞状细胞癌及小细胞癌中表达上调,两者联合运用可以对肺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联邦德国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三联疫苗免疫的一项研究报道,接种过疫苗的30名9~12月龄孩子全部产生了足量的抗体。美国1975年的一项研究也指出,15月龄孩子经接种疫苗后也都产生了保护性抗体。故德国联邦卫生部免疫接种常务委员会推荐从15月龄起进行首次免疫接种。1980年在德国施行三联疫苗接种时,大多数新生儿已获得  相似文献   

8.
抗体已经成为生物制药产业的重要支柱。针对肿瘤生物治疗抗体,介绍了基于抗体工程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抗体人源化改造、人源抗体制备、抗体效应功能提高等技术研发情况。基于此,展望抗体研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单纯依靠常规病理检查,要鉴别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肿瘤、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或横纹肌肉瘤,有时有困难。近年来应用多种抗体标志对纤维组织细胞肿瘤、横纹肌肉瘤的免疫组化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氧化石墨纳米颗粒(Graphene Oxide)吸附的化疗药物、抗体和免疫因子体外是否有生物活性。方法 使用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分别吸附5-氟尿嘧啶、干扰素γ和抗白介素10受体抗体,并经光学显微镜、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在体外验证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吸附的5-氟尿嘧啶、干扰素γ和抗白介素10受体抗体生物学活性。结果 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吸附的5-氟尿嘧啶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并且杀伤效应与剂量呈正相关;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吸附的5-氟尿嘧啶比游离的5-氟尿嘧啶在体外更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浓度达60 μg/ml氧化石墨纳米颗粒本身不杀死肿瘤细胞,不促进CD11c+树突状细胞表达CD86;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吸附的干扰素γ和抗白介素10受体抗体,可以使LPS刺激的CD11c+树突状细胞分泌更多的白介素12。结论 氧化石墨纳米颗粒吸附的化疗药物和免疫刺激因子体外有生物活性, 有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11.
人源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源抗体对人的异源免疫原性问题直接导致了人源抗体技术的出现,经过十几年的研究,该技术日臻成熟.嵌合和人源化抗体的研究巳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巳有产品应用于临床,但在实践中有其局限性.噬菌体抗体库体系的创建,用细菌克隆代替B细胞克隆,是人源抗体技术又一次突破性进展.噬菌体抗体操作简便,可以从中筛选出包括中和抗体、毒素抗体、多糖抗体、自身抗体、抗全细胞抗体在内的各种高亲和力抗体.转基因动物抗体技术于叨年代初出现,技术还不大成熟,目前人们只能将一部分人的Ig全套胚系基因转移到动物体内,但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2.
小分子抗体在肿瘤诊治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逊  肖冰  张振书 《实用肿瘤杂志》2003,18(1):71-74,F003
基因工程抗体是继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之后出现的第三代抗体。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初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飞速发展 ,人们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的各种手段在基因水平上按照事先的设计改造抗体基因结构 ,并使其在原核、真核的各种不同表达系统中表达 ,得到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类型抗体 ,包括各种类型的小分子抗体 ,以人源化为目的进行改造的人 -鼠嵌合抗体 ,重组全分子抗体等。人们还可以对这些抗体进行表达的调控以提高表达效率 ;对表达后的抗体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其符合人们的要求。小分子抗体因其分子量小 ,穿透性强 ,抗原性低 ,可在原核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人诱导细胞死亡的DFF45样效应因子-3(CIDE-3)蛋白兔抗人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CIDE-3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CIDE-3蛋白,经Ni-NTA Agarose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人CIDE-3蛋白兔抗血清,并通过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表达、纯化了人CIDE-3蛋白,与弗氏佐剂乳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高效价的人CIDE-3蛋白兔抗血清,ELISA结果证实该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性,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证实该抗体能够与人CIDE-3蛋白特异性结合,是一种细胞质蛋白。结论: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较强的人CIDE-3蛋白兔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人CIDE-3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抗体片段——谱写抗体家族的新乐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和抗体基因结构的阐明,以小分子抗体为基础并经基因工程改建从而用于研究和临床诊治的大量基因工程抗体片段应运而生。其中,可将生物学活性效应桥连于治疗靶标的双特异性抗体、同时增强抗体效能及细胞毒靶向性的免疫结合物、以独特的单域结构在生物技术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倍受青睐的纳米抗体,以及在细胞内特定部位表达的细胞内抗体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几个领域。凭借免疫原性弱、组织渗透性强、低毒性及制备简便等优势,基因工程抗体片段较之单克隆抗体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与认可。尽管大多数处于临床开发的抗体片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确定,但基因工程抗体片段的研发必将大大提高人类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分析鼻咽癌高发区中的鼻咽癌患者、非鼻咽癌头颈部相似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中EB病毒VCA/IgA、Rta/IgG及EBNA1/IgA的抗体水平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3例头颈部相似症状患者和21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采用免疫酶法检测VCA/Ig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ta/IgG和EBNA1/IgA。应用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鼻咽癌组的VCA/IgA、Rta/IgG及EBNA1/IgA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头颈部相似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1)。头颈部相似疾病组的Rta/IgG及VCA/IgA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以头颈部相似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为分析人群,分别作相关抗体的ROC曲线,VCA/IgA 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65,Rta/IgG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年龄、性别和3种EB病毒抗体等因素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咽癌、头颈部相似疾病和健康体检者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5.3%、70.9%和55.2%。结论 在鼻咽癌高发区EB病毒VCA/IgA及Rta/IgG抗体水平在头颈部相似疾病人群和健康人群中存在一定差异,在鼻咽癌的人群筛查和临床诊断中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不同的抗体阳性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CD20、CD33、CD45及MDR表达和靶抗原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CD20、CD33、CD45及MDR表达及抗原强度的变化,筛选特异的靶抗原,探讨抗体靶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血病细胞CD20、CD33、CD45及MDR表达和抗原强度变化。结果CD20、CD33、MDR阳性率分别为38.1%、81.5%、13.3%;髓性白血病中CD33抗原表达比CD45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CD33与MD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CD20与CD45、MDR在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上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D33特异性强,抗原性强,适合作靶抗原,MDR也是耐药白血病治疗的较好靶抗原。抗体靶向治疗将是白血病治疗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集广州、中山县等鼻咽癌高发区的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样本,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标技术检测EB病毒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的IgA或IgG型抗体以及核抗原(EBNA)抗体水平。 VCA与EA两者无论是IgA或IgG型抗体都有高度相关关系,而EBNA抗体与VCA或EA抗体的出现无相关性。VCA与EA的相关系数(γ)在0.265~0.731之间,表示两者有作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值<0.01或0.001)。相反地,当EBNA抗体显著升高时,VCA和EA抗体可以不出现或抗体水平很低,EBNA抗体滴度与VCA或EA抗体滴度的增加无平行关系,二者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 上述检测结果表明:多种抗EB病毒抗体的检测方法的综合应用,不仅提高了鼻咽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而且可以降低由单一种EBV抗体检测方法所造成的假阴性。 本文还讨论了淋巴细胞亚型(B或T)与EBNA、VCA和EA三种抗体的相互关系,特别是T细胞功能与EBNA抗体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自身抗体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线粒体抗体(AMA)、类风湿性因子(RF)、红斑性狼疮(LE)因子、抗微粒体抗体(AMC)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作者在65份肝细胞癌(HCC)、50份肝硬化(LC)、50份慢性肝炎(CH)、30份消化道癌和100份正常血清标本中,检侧了这些抗体。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使用免疫荧光法,类风湿因子、红斑性狼疮因子使用乳胶凝集法,抗微粒体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采用血凝法。 检测发现:抗核抗体在肝细胞癌(30.8%)和消化道癌(33.3%)病人中,检出率显著升高:抗线粒体抗体和红斑性狼疮因子各组均未检测到;抗微粒体  相似文献   

19.
《肿瘤防治研究》1978,6(1):30-34
 应用血清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证实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十分密切。Henle等报告鼻咽癌病人的EB病毒EA(早期抗原)IgA抗体阳性率为80%,VGA(壳抗原)IgA抗体阳性率为93%,Ⅲ、Ⅳ期病人IgA抗体滴度较Ⅰ、Ⅱ期高,放射治疗2-3年后,抗体滴度下降,其它恶性肿瘤病人和正常人的VGA-IgA抗体低于5%。  相似文献   

20.
抗体分子的可变区,不仅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且由于它们都有一定氨基酸序列及空间构型,可起到抗原的作用。这种能诱发异种、同种异体及自身产生相应抗体的决定簇称为抗体的独特型(Idiotype,Id)决定簇。带有Id的抗体称为独特型抗体(Idiotypeantibody,Id或Ab-1)。Id能被带相应抗原受体的另一淋巴细胞识别,进而产生抗独特型抗体(Anti-ldiotype antibody Anti-Id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