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飞 《化工设计》2015,(3):33-34,1
分析同样条件下刚性管支架和柔性管支架设计的区别,介绍判断独立式管架是刚性管支架还是柔性管支架的方法,科学地进行独立式管架设计。  相似文献   

2.
麦瑶娣 《化工设计》2009,19(4):20-22
介绍管道专业提管架结构条件的步骤:先确定包括管架走向、管架宽度、层数、各层标高及管架柱距等管架形式和基本参数,然后再计算管道垂直荷载及水平推力。  相似文献   

3.
就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厚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 k值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连接结构形式的分析,尤其是对其中的胀焊结构深入的讨论,选择最适合CO2冷却器的换热管与管板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设计标准,分析了管板热应力产生机理,寻求减小管板热应力的有效途径,对指导管板设计、优化管板结构及改善换热器性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造热收缩管用的扩管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时炜 《上海化工》1991,16(4):24-25,46
本文介绍了辐照交联聚乙烯热收缩管的“记忆”原理及其制备工艺。扩管设备是制备热收缩管的重要装置,作者就连续式扩管设备的结构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验证明:该扩管设备技术上是可行的;产品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收缩管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倪婉芬  赵惠 《化工机械》2002,29(4):224-227,244
从材料性能、管孔的结构及加工要求、管与管板的连接形式等影响换热器管与管板连接接头强度的因素出发 ,结合乙烯大型换热器E EA12 3F的制造提出了管与管板连接接头的可靠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蒸馏塔塔底换热器的换热管需要经常清洗和更换,本文介绍了采用O型密封圈配合圆形螺母来密封换热管和管板的一种螺纹连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要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进行应力分析,获得了该结构的应力强度分布图,可知该结构的最大应力强度发生在筒体与管板的连接处,最大应力强度为160.133 MPa。然后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中的蒙特卡罗法对该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经过分析获得了其在置信度为95%且初值极限状态Z〈0(Z=σs-σmax),其中σs为材料的屈服强度,σmax为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最大应力)的情形下的概率平均值为3.264 8%,即说明容器的可靠度为96.735 2%,并绘制了Z在置信度为95%的情形下的分布图和输出结果参数的灵敏度图,通过此次分析证明了该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结构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组合氨冷器”这类特殊结构的换热器,如何解决换热管和管板的拉脱力及密封性能,成为该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关键.本文介绍一种新的连接结构,以“O”形密封圈配合螺纹堵头来密封换热管和管板,通过实验验证及设备的开车运行,证明该结构完全能够满足设备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热管锅炉原理,介绍了热管热交换过程.从热管相容性、烟气腐蚀、烟气冲刷磨损、汽蚀和运行工况等方面分析了热管锅炉热管爆管及失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管间支撑物的结构对横纹槽管管束传热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体阻力实验,比较了横纹槽管管束在折流杆支撑和空心环支撑两种情况下的传热强化特性,发现空心环管间支撑物比拆流杯管间支撑物有较好的性能.此外,还报道了用激光测速测量壳程流体在管间支撑物条件下的流速分布,分析了管间支撑物结构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GB 151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强度焊、强度胀、胀焊并用等几种。主要讨论了另外一种连接方式,即采用O形橡胶圈的连接方式,并对这种连接方式的结构设计以及管板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改进换热管与管板节点结构,经解剖试件,进行宏观金相分析,提出合理的焊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林  郑秀芳  曹凤玲 《辽宁化工》2010,39(9):993-995
换热器中管子与管板的焊接直接影响换热器的制造和使用。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又直接关系到使用时间和是否泄漏。对常用的强度胀接、强度焊接和胀焊并用等3种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杨玉欢  邱朝啟 《广东化工》2008,35(4):104-106
文章介绍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其中机械胀接由于优点多,操作简单,因此应用广泛。为了检查胀管的质量、管材的胀接性能,确定最佳的胀度,检验胀接部位的外观质量及接头的密封性能,测试胀接接头的抗拉脱力,在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通过试胀,检验合格,选定最佳胀度,待正式胀接时采用。  相似文献   

17.
阐述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流致振动的机理,基于HTRI软件的Xist和Xvib模块,进行管壳式换热器管束流致振动实例的分析与研究,并比较了HTRI-Xist与HTRI-Xvib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波节管换热器的热应力和阻力特性,对具有相同管长和传热面积的波节管换热器和直管换热器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了不同温差下的轴向应力和不同雷诺数下的管程、壳程的阻力损失。结果发现:与直管换热器相比,波节管换热器具有很好的轴向热补偿性能,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其轴向作用力和轴向热应力均比较小,适合应用于大传热温差场合;波节管换热器的阻力损失高于直管换热器,但在低雷诺数时阻力损失相差不大,且具有较高的传热系数。  相似文献   

19.
详细论述了U形管束的弯曲半径确定方法。探讨了加工工艺、弯管段热处理、试压等环节处理办法。对更好地理解标准和拓展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三种情况建立了管壳式换热器自动布管模型,并编制了计算机求解程序,能自动完成已知换热管根数的布管任务。模型能给出换热器中心线排管数、六边形最外边的排管数、弓形区域内的排管数、布管限定圆直径。较之以往的自动布管模型,本模型考虑了弓形区域内的布管,计算结果更加精确。运算了多个算例,计算结果表明布管正确,模型建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