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本文分析国内外磨削温度的计算法,提出了用有限元法及有限差分法在时间递推上的优势来处理二维不稳定磨削温度场,得出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磨削温度计算公式,拟定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磨削用量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大量的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相当吻合,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强力砂带平面磨削温度分布的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磨削温度的计算法,提出了用有限元法及有限差分法在时间递推上的优势来处理二维不稳态磨削温度场,得出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磨削温度计算公式,拟定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磨削用量下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大量的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理论汁异值与试验值相当吻合,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用有限元法进行低温磨削钛合金温度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钛合金的加工性能很差,磨削温度对其磨削性能有重要影响,为了改善钛合金的磨削加工性,分析磨削区温度场分布情况并研究如何有效降低磨削区温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平面磨削时工件的传热学模型,并基于有限元原理,利用工程数值模拟软件ANSYS对钛合金(TC4)工件在常温和使用液氮冷却的低温条件下的磨削情况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磨削钛合金时的磨削温度场分布情况,表明采用液氮冷却的低温磨削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磨削区的温度,从而有利于钛合金的磨削,文章最后在常温及低温条件下对钛合金进行了磨削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严勇  郭力  张国华 《机床与液压》2012,40(5):27-31,63
在用热电偶进行磨削温度实验的基础上,分别运用解析法和有限元仿真法研究了金属材料超高速磨削的温度场,得出了其磨削温度场的分布;并分析了不同热源模型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Peclet数L值增大,磨削区热流分布从三角形变为均匀分布,且不同热源模型最高磨削温度相近,但出现的位置不同.  相似文献   

5.
磨削过程中低温磨削液及供液装置的开发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磨削过程中的过高的磨削温度问题,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低温供液装置,解决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本文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采用低温供液装置的进行冷却润滑的磨削温度场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及实验验证了这种低温供液装置可以大大降低磨削区的温度,有效减少磨削烧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有限元法对工程陶瓷氧化铝及部分稳定氧化锆进行了高效深磨磨削温度场的仿真研究。基于磨削温度的实验和传热学理论,得出了工程陶瓷工件的磨削热分配比;得出了干磨及湿磨两种状态下工程陶瓷磨削温度场的分布。分析了磨削温度梯度对工程陶瓷热裂纹的影响。表明随着砂轮线速度增加,磨削温度场温度梯度增大;随着磨削深度增大,不同材料的磨削温度梯度变化不同。磨削温度梯度与磨削热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硬质合金磨削温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半人工和人工热电偶法,对硬质合金YG6和YT30平面磨削的磨削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磨削参数与磨削温度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增加,磨削温度升高,但工作台速度的改变,对磨削温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高速磨削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高速磨削下磨削加工表面质量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磨削参数对其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实现磨削能数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高速磨削弧区集中热量分布模型,并推导出高温合金高速磨削时磨削弧区工件表层温度分布的理论解析式,进而利用理论计算公式实现了对单层钎焊有序排布CBN砂轮磨削高温合金磨削温度场的数值仿真计算,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确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磨削温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要介绍了磨削温度理论的研究现状,叙述了热源模型的发展与现状,简述了其计算方法以及温度测量技术,并对磨削温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强力砂带平面磨削加工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强力砂带平面磨削工艺的实现,对加工精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决定磨削尺寸精度的双工位强力砂带平面磨床精磨头的磨削残留量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Δ的工艺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还提出了提高平面度的主要措施。这些理论、试验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硬质合金磨削温度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人工热电偶法和人工热电偶法对硬质合金YG6和YT30平面磨削的温度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距磨削表面越远,其磨削的温度的峰值越来越远高热源。YG6的导热性要优于YT30。YG6在磨削区的温度分布梯度较小,而YT30的高温层只集中在磨削表层附近。  相似文献   

13.
磨削力的灰色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仇君  梁式 《磨床与磨削》1998,(2):50-52,73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与传统的回归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灰色预测可比回归分析法获得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与外圆磨削、平面磨削相比,内圆磨削条件恶劣,存在许多困难,而许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在滚动轴承工业中广泛应用,因此,内圆磨削的磨削质量和效益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本文对内圆切入磨削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所得结论相符,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朱鹏飞  刘娟 《机床与液压》2017,45(5):155-159
通过试验得到成形磨齿切向磨削力,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采用矩形移动热源模型对成形磨齿温度场进行了瞬态分析,得到了某种工况下的温度分布图和温度梯度分布图。研究表明:成形磨齿加工过程中,齿面末端靠近齿根处温度最高,非常容易出现烧伤情况。对齿面最高温度进行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得到了不同磨削深度下的温度曲线图,通过对比磨削温度的理论值与仿真值,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磨削中的尺寸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分析了磨削中的尺寸效应,从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尺寸效应产生机理,提出了单位磨削力随切深变化的理论关系式:F=K(1/ap)^δ讨论了尺寸效应对磨削力方程中系数K和ε的影响,对磨削力方程进行了修正,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断续磨削烧伤机理和声发射在线监测方法,避免产品磨削加工烧伤现象.方法 基于平面磨削温度场理论和镜像热源方法,建立一种断续磨削工件边缘的温度场模型,基于该模型可对断续磨削烧伤机理进行研究.为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不同断续磨削工况实验,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和声发射信号对断续磨削区温度进行在线监测,使用酸洗法和巴克豪森噪声检测仪对磨削后工件表面进行烧伤检测验证,通过对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包能量求解,建立其与磨削区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该模型可有效反映断续磨削时工件边缘处磨削区温度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断续磨削工件断口边缘比其他位置磨削区温度更高,且更容易引起烧伤.实验表明,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包变换总能量与磨削区呈一定相关性,基于声发射信号可对断续磨削烧伤实施在线监测.结论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对断续磨削烧伤机理分析的有效性,以及利用声发射信号对断续磨削烧伤在线监测的可行性.最后针对某一转向螺母产品实际断续磨削加工烧伤进行在线监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酸洗烧伤检测更加高效环保,对实现磨削加工烧伤检测自动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工程陶瓷缓进给磨削磨削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深入研究了氧化铝陶瓷缓进给磨削过程,测量了磨削力、磨削能、磨头功率;利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了磨削力和磨削能的经验公式;分析了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磨削能、磨头功率的影响规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工程陶瓷在缓进给磨削方式下的高效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工程陶瓷磨削力和磨削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海  孙月明 《磨床与磨削》1993,(4):35-38,F003
本文研究了陶瓷磨削的磨屑形成机理,建立了以裂纹的产生与发展与基础的工程陶瓷材料的磨削模型。指出:材料的横向裂纹是材料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推导了陶瓷磨削的磨削力与材料去除率的关系式和磨削温度表达式,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比较得出:金刚石砂轮对陶瓷材料的磨削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工程结构陶瓷磨削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对工程结构陶瓷在金刚石砂轮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力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磨削力及磨削效果的影响,建立了陶瓷磨削力的经验公式,探讨了适合于陶瓷特点的高效磨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