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16,(2)
黄梅戏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要想进一步促进黄梅戏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就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传播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动画等新的传播形式。现在,动画传播等新的传播形式发展迅猛,这为黄梅戏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创作者可以在影视动画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入一些黄梅戏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影视作品的内容,还可以促进黄梅戏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以相关研究资料为基础,研究黄梅戏艺术的动画传播形式,特别是影视动画方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
大众传媒素有传承社会遗产的功能,本文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这7年来《安庆日报》有关"黄梅戏"的报道作为分析文本,从报道数量、报纸版面、新闻体裁和报道主题四个维度考察《安庆日报》如何对黄梅戏进行报道,并在此基础上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路径和传播模式这四个方面探讨黄梅戏的传播特点与相应的问题,以期对黄梅戏乃至其他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1)
通过分析湖北黄梅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指出文化旅游是黄梅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阐述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现有模式,提出了黄梅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载体层出不穷,黄梅戏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其中,代表性剧目推出力度不够、大众文化的挑战挤压、兄弟剧种的冲击、地方剧团发展举步维艰等问题是制约黄梅戏发展的瓶颈,亟需转变发展思路,提出新的举措,促进黄梅戏艺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5)
本文以黄梅戏为实例,探讨黄梅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藉此窥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思考,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1)
一个剧种区别于其它剧种的重要标志在于其独特的地域方言及由方言衍生的音乐唱腔。黄梅戏从孕育生成到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一百五十余年,由早期的黄梅采茶歌,发展为今天的黄梅戏,并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本文从黄梅戏故乡—安庆的地域文化对其音乐唱腔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探讨,以加深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288-289
根据当前我国安徽戏曲艺术的发展情况来看,黄梅戏作为安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的综合艺术,不断涌现的经典黄梅戏作品《天仙配》、《牛郎织女》等,使得黄梅戏这一戏曲艺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但是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有关黄梅戏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使其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本文主要以栏目《相约花戏楼》为例,分析研究了当前黄梅戏戏曲借助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对策,希望能对我国黄梅戏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黄梅戏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戏种,传播方式不断更新进化演变成现在一种方式兼容多方面传播的形态,不仅变成了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还一度出现了"梅开一度"和"梅开二度"的繁荣阶段。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梅戏自身的特点和其自身的问题局限,并由此展开讨论研究了黄梅戏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8)
本文结合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的创作实践,就如何结合剧情,即感性又理性地把握人物角色,形成对戏剧人物个性的美学认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5):171-172
本文通过对动漫设计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融合点、意义与价值、融合方式和发展趋势方面的分析,阐述动漫设计流程及传统文化主要形式、特征,尝试找到其密切融合发展的方式,并希望以此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弘扬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8)
目前动漫行业迅速发展,动漫产品广受青少年喜爱。文章从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下原创动漫衍生品的设计入手,提出将动漫衍生品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赋予动漫衍生品新的文化形式。这些新文化形式的衍生品可承载地域文化传播之使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5)
国产动漫要回归传统文化之路,设计动漫角色时要充分考虑中国风,从民族宝库中寻找素材,将民族文化融入角色,使其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元素。该文针对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8)
文章概括介绍了国内外动漫角色设计的现状,并对我国现阶段动漫角色设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提出了以受众为目标的动漫角色设计策略,以期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6)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我国最有潜力的创意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深入发掘传统地域文化内涵,强化地域文化的意义和重要性,重新审视动漫产业与传统地域文化的关系,将成为我国动漫业发展的依托和财富,是我国动漫业发展的一条现实之路。宜兴紫砂文化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紫砂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为动漫创作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和丰富的灵感来源。围绕紫砂有很多历史人物和典故,若与动漫创作结合起来完全可能结出新的果实。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15)
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由走马镇民间文化故事改编的动画短片《猫的来历》,阐述民族文化元素在动漫中的应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动漫的创作方向、风格以及制作技术产生的影响,阐述民族文化是中国动漫的精髓,它对中国动漫的发展影响深远。研究内容包括民族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民族文化传承的动漫化,以及怎样用动漫的方式表现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元素在动漫创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在动漫角色的造型设计中,色彩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应用元素之一,动漫作品的角色设计和场景设计都离不开色彩的运用,色彩直接影响形象的塑造、气氛的渲染以及主题的揭示。人类运用色彩的表现方式一共经历了五个阶段,依次为象征性色彩表现、固有色色彩表现、环境色彩表现、装饰性色彩表现、表现性色彩表现。这五种色彩表现方法在动漫角色设定的不同方面都有应用,不仅包括外在视觉造型,还包括角色内在性格的塑造,这五种色彩表现方式对于角色刻画的作用是多层次、全方位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
动漫作品最吸引人的方面在于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动漫造型在整个动漫作品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动漫造型包括场景造型、道具造型、角色造型三方面。动漫造型的创意有新、奇、趣、美的特点,即从创作出发,结合艺术与文化多个方面的因素,深入灵活地运用抽象的技法进行创作,运用结合现代造型设计和工业设计的新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动漫造型的设计,从而开拓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7)
动漫产业在我国并不陌生,我国的动漫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如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受到欧美以及日韩动漫的影响,我国的动漫设计一度缺乏自身的特点。如今却来越多的动漫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突出了动漫设计的特色和整体价值,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本文阐述了动漫设计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动漫设计的特点,说明了动漫设计中教学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战略实施的意义,并对动漫设计教学中民族文化元素品牌战略的实施进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0)
动漫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美术形式,更是"读图时代"被推广的美术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创新,教师可以将动漫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运用于美术教学。该文阐述动漫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动漫是学生喜爱的美术形式之一,是美术形式的拓展与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方式,为学生美术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蓝本。在教材方面,动漫体现了美术的本质;在时代发展方面,把动漫引入高中美术教学是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1)
随着动漫周边市场的不断发展,Q版动漫角色设计在动漫周边产品的衍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Q版动漫角色设计在市场化的不断检验中,由传统的纯绘画变得更加具有商业理念和思维,并且随着新的技术、新的材料以及动漫IP孵化等新的营销手段的融入,动漫周边产品开发对动漫Q版角色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动漫周边产品衍生开发的大背景入手,对动漫Q版角色设计的造型特点以及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